碎碎念||成年人也需要心理营养

张小宁—心田耕种

<p class="ql-block">  心理营养主要涵盖五大核心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滋养心灵的宝贵养分。</p><p class="ql-block"><b> 第一部分是无条件的接纳。</b></p><p class="ql-block"> 这意味着我们要毫无保留、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地接纳真实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犯错时,这恰恰是为自己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时机。</p><p class="ql-block"> 首先,要有勇气坦诚地承认错误,不逃避、不推诿。例如,工作中因自己的疏忽导致项目出现失误,勇敢站出来承担责任,而非找借口开脱。</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全然接受犯错这一事实,同时接纳犯错的自己。但这绝非是放纵自己重复错误行为,而是在正视错误的基础上,给自己宽容与理解。</p><p class="ql-block"> 当没有达到自身期待的状态时,同样需要无条件接纳自己。我们必须明白,每个人都有不完美之处,失败也是成长的一部分。比如考试失利、求职被拒,都不应成为自我否定的理由,而是要接纳这个暂时失败的自己,从中吸取经验教训。</p><p class="ql-block"> 再者,面对所谓的不良情绪,我们也要学会接纳。情绪本无好坏之分,那些让我们感觉不舒服的情绪,如愤怒、悲伤、焦虑等,都是内心的信号。</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因工作压力产生焦虑情绪时,不要一味抗拒,而是要接纳当下的情绪状态,去探寻情绪背后的根源,才能更好地化解。</p><p class="ql-block"> 总之,无条件接纳自己,就是要拥抱自己的全部,包括不完美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b>第二部分是重视自己,努力成为自己的重要他人。</b></p><p class="ql-block"> 要深刻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价值。</p><p class="ql-block"> 我们需要重视自己的身体,合理饮食、规律作息、适度锻炼,让身体保持健康活力。</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要珍视自己的内心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当感到疲惫或委屈时,给自己足够的关怀与安慰。</p><p class="ql-block"> 还要重视自己的精神追求,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提升内在修养。</p><p class="ql-block"> 林文采老师提供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法——给自己专属的时间。比如,我是孩子的妈妈,在以往,我的世界里除了孩子就是家人,孩子入睡后,我还忙着打扫家务。但是自从学习了心理营养的知识后,我开始改变,为自己留出专属时间,用于听书、读书,在知识的海洋中充实自己;去做瑜伽,通过运动释放压力,关爱自己的身体。</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把最好的时间留给自己时,就是在向自己传递一个重要信号:我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此外,重视自己的生日也是重视自己的一种体现。生日是我们生命的起点,当我们用心对待生日,为自己庆祝时,就是在重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时间。</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随着年龄增长,渐渐忽视自己的生日,我以前认为过生日过一年老一年,不想过。而我的家人好像不觉得自己的生日重要。</p><p class="ql-block"> 但了解到心理营养的重要性后,我决定从今年开始用心为家人孩子过生日,为自己过生日。</p> <p class="ql-block"><b>第三部分是安全感。</b></p><p class="ql-block"><b> 安全感的建立首先需要我们保持情绪稳定。</b></p><p class="ql-block">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时,不轻易被情绪左右。例如,遇到突发状况,如突然失业,能够冷静分析现状,而非陷入过度的焦虑和恐慌。</p><p class="ql-block"> 其次,要用心经营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能为我们提供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和家人保持亲密的沟通,与朋友真诚相待,在遇到困难时,他们会成为我们坚实的后盾。</p><p class="ql-block"> 再者,要允许自己“一面怕一面做”。正如在《NLP自我转变的精神秘密》中所提到的,面对内心的恐惧和曾经的创伤事件,不要逃避,而是要勇敢正视。</p><p class="ql-block"> 比如有人曾在公开场合发言时遭遇尴尬,留下心理阴影,之后便害怕再次公开讲话。这时,就需要从源头扭转这种恐惧,一遍遍地回顾那次令自己恐惧的事件,甚至可以在脑海中倒放、放大,加入积极的想象,将其转化为轻松的场景,哪怕一开始是强颜欢笑,慢慢地,也能将害怕转化为坦然面对。</p><p class="ql-block"><b>第四部分是赞美和认同。</b></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学会每天进行自我肯定。准备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成就和进步,无论多么微小都值得记录。</p><p class="ql-block"> 比如,今天成功完成了一项繁琐的工作任务,或者坚持早起锻炼等。</p><p class="ql-block"> 一直以来,我都可能习惯了给孩子写鼓励日记,却忽略了自己同样需要鼓励。从现在开始,多给自己肯定、赞美和认同,通过这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感。</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和努力时,内心会充满自信,也更有动力去追求更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第五部分是做自己的重要他人,成为自己的认知行为模范。</b></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父母师长往往是我们模仿的榜样,但成年后,我们要学会以自己理想中的形象为参照。</p><p class="ql-block"> 就像樊登老师在做事时,常常会思考如果是孔子,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他将孔子作为自己重要他人的内核,从先哲的智慧中汲取力量。</p><p class="ql-block">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通过这种自我参照和模仿,不断优化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p> <p class="ql-block">  心理专家林文采老师为我们清晰地阐述了这五大心理营养,作为成年人,我们完全有能力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给自己补足心理营养。</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的内心被这些营养充分滋养,达到“爱满则溢”的状态时,我们对孩子和周围人的积极影响也会与日俱增。</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核心在于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当我们自身充满正能量,成为更好的自己时,自然而然就会吸引他人向我们学习,进而成为别人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和模范,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良性循环 。</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学会时时给自己心理营养,成为自己的榜样,成为孩子们的榜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