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05年,平鲁区政府举全区之力,携手社会各界人士,创办了首家儿童福利院。那些曾经失去亲人,如野草般独自生活的孩子,终于有了属于自已的家。福利院老师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师长,更是给予孩子们母爱的“妈妈”。在孩子们身体成长的关键时期,她们以满怀热情,将这些孩子们培养成人,圆了上学梦。后来有的还步入大学殿堂,学业有成。这是一段心与心的交融,情与爱的动人故事,生动地诠释了“人间有爱,大爱无疆”的真谛。此后,在当地政府的善举感召下,西易村坚持不懈20年资助贫困大学生,累计投入资金3600多万元。后安煤炭有限公司资助贫困大学生6506人,资助金额1800多万元。这些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如今这些孩子们有的仍在读书深造,有的已步入社会,在各自工作岗位发光发热。为深入持久推动这项工作,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爰下一代健康成长,区关工委特拟定相关工作方案。</p> 一、活动目的和意义。 <p class="ql-block">资助贫困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入学,是促进教育公平,落实国家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家庭学生平等接受教育,顺利完成学生学业基础性工程。是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亮点,可歌可泣。本次活动通过与受助大学生联系和互动,旨在认真回顾总结我区多年来助学帮困的经验和教训,畅谈家乡的发展变化和这些从家乡走出来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以及成长经历,加强家乡和在外游子的交流与互动,增进友谊团结,激发大学生热爱和建设家乡的情怀,影响和促进全区帮困助学工作的深入展开,形成全社会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p>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p class="ql-block">(1)、建立完善通讯录。含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地址、资助单位、毕业于何校、现工作单位、个人近况等情况,条件成熟可建档立卡,便于联系。</p> <p class="ql-block">(2)、建立爱心微信群。可按资助单位区儿童福利院、西易村、后安煤业划分3个或若干爱心微信群,与受资助学生联系。</p> <p class="ql-block">(3)、由区关工委致家乡受资助大学生一封公开信。对历年资助大学生学习工作成长表示祝贺;简要介绍家乡这几年发展变化;勉励家乡在外游子努力学习和工作,不辜负家乡人民的殷切期望;希望家乡在外游子勿忘家乡,积极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共建美好家园。</p> <p class="ql-block">(4)、区“”五老”代表、原区儿童福利院首任院长、“”爱心妈妈”刘梅撰写回忆录《爱心岁月》,介绍她和保育老师,寒来暑住与孩子们同吃、同住、同甘苦和形影不离的动人事迹;介绍她们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用自已的坚守与无私默默地书写独特而光彩人生的经历;讲述她们与孩子们建立的无比深厚情感故事。在她们眼里孩子们就是心头肉,在孩子们眼里她们就是和蔼可亲,遮风挡雨的“妈妈”。保育老师,不仅仅关心孩子们身体健康,更是重塑孩子们灵魂的老师,更像“妈妈”。</p> <p class="ql-block">(5)、受资助大学生代表向家乡发出“家乡为我帮困助学,我为家乡回馈报恩”倡议书,抒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6)、适当时间进行走访、互访、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加强互动交流,增进友谊团结,合作奋进共赢。进一步探讨实施“筑梦续航”计划,对困境大学生开展延伸关爱帮扶。</p> <p class="ql-block">(7)、积极鼓舞“五老”、受助学生及社会各界同仁撰写活动有关文章,必要时可出“活动专辑”。</p> (8)、其它。 朔州市平鲁区关工委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