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连云港继续沿海北上,出江苏不久,就到了山东的日照市。日照之名,源自日出初光先照。它位于山东半岛最南端,自然享受着初升旭日的最先光芒。据《山海经》记载,太阳母亲羲和,出生地就是日照,由此类推,这里还是太阳的姥姥家。为回报太阳神的亲睐,日照地区的先祖们,在远古时代就成了太阳的铁杆粉丝。他们在传说太阳最早升起的“汤谷”,一代一代地祭祀太阳神。至今,日照市郊的天台山上,仍旧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禹陵”、“老祖像”和“日晷”等太阳崇拜遗迹。日照地区也一直保留着民俗节日“太阳节”,每年农历六月十九,人们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用来供奉太阳神。作为太阳的发源地,日照也理所当然成了“东方太阳城”,在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占据了一个重要席位。我到了日照才知道,“后羿射日”故事中有十个太阳的国度,同样也是在日照地区。这倒是佐证了我在以前一篇文章中的“重要发现”,即江苏盐城的射阳该是后羿射日之地。你想想,射阳在苏北地区,与日照的距离刚好够一满弓。如果你将后羿老师的家搬到河姆渡去,你让人家怎么去勇射九日?够不着吗!</p><p class="ql-block"> 日照是临海城市,我们住的“山海天大酒店”,与海只隔一条公路,真正是出门见海。第二天凌晨,我们便跨过公路,来这日出初光先照之地的海边。极目远望,东方天际已开始泛红,波动着的海水闪着玫红一片。我们所处的这段海堤是弧形的,沿岸的公路及路后的楼宇,在连城一片的海天之间,硬生生地插入一块起伏的灰色影像。不远处有一座延伸出去的码头,突兀地泛着黑,和天与海构成红与黑的对峙。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对峙逐步走向妥协,直到整个红成一片。关于太阳火球一般从海平面喷薄而出的场景,读者你肯定看过许多类似的描写,我就此处省去262字了。只是想悄悄告诉你,初光先照之地的太阳,与其他地方也没有太多的不同。升起后一样光芒万丈,一样金光四射,一样朝气蓬勃,一样活力无限。在朝阳的呵护下,我们沿着海堤右行了大约100米,便来到免费的第三海滨浴场,大清早的,没人海水浴,整个浴场沐浴在阳光中,清亮而静逸。</p><p class="ql-block"> 离市区30多公里的五莲山,是山东名山之一。坊间有“山西五台,山东五莲”之说,足以见得它的影响之大。早在唐代,此山就常有佛事活动。及至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位蜀地和尚叫明开的,游历了不少名山大川后,选择定居于五莲山。这和尚颇有胆识,去京城请求皇上批准在这座山上建寺庙。那时恰逢太后患眼疾,太医治疗多日,仍未痊愈。明开和尚有悬壶功底,用偏方治好了太后。龙颜大悦,即刻同意他在五莲山建寺的报告,并御赐寺名为光明,一并赐山名为五莲。皇大爷亲自拨款,在五莲山的光明寺建起“大悲殿”和“藏经楼”等建筑。自此,光明寺闻名遐迩,敬香者络绎不绝,游学者慕名而至。今日之五莲山,旅游景点更是多。远看到莲花峰、玉柱峰、大悲峰、天竺峰、白鹤峰、挂月峰、吐日峰和碧鸡峰等,近观到白鹿洞、水帘洞、织女洞、太乙洞、葫芦洞、紫霞洞、碧云洞和观音洞等。加上亭台楼阁园,各类景点,数以百计。我们匆匆从东门上山,用三个多小时,才逛了一部分,已到午饭时间,双腿也已软软塌塌的,便弃山而去。听说西门上山难度更大,更为陡峭难攀。回酒店午餐,吃了几道据说正宗的鲁菜,除略咸,口味还好。餐桌上还有两道我从未尝过的美味,油炸蚕蛹和油炸知了。据说蛋白质高,谁知道呢,平生第一次开了虫荤,有些紧张,还好,味道并没像预想的那么不堪。</p><p class="ql-block"> 青岛这一地名来自于一个同名小岛。那小岛就位于青岛市区沿海一侧的海湾之中,岛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故得此名。青岛成长壮大后,相继出现青岛湾、青岛口、上青岛村和下青岛村等称谓。最先的那岛则被加上一“小”字,成了小青岛。与“小青岛”隔海相望的是著名景点栈桥。这栈桥,与其说是一座桥,不如说是一座堤坝。它原先是个码头,出生于清代光绪年间。当然,你称它为桥倒也没啥不妥,因为后来在伸向大海的末端建了一个“回澜阁”,阁的周围又建成半圆形防波堤。这段堤坝便将沿海的中山路和回澜阁连接起来,发挥了桥的功能。我们在回澜阁咔嚓了几下,便驻足防波堤观赏海景。碧绿的海面一望无际,傲娇地连接起遥远的天际,几艘海轮沉醉在轻柔的海浪中缓慢前行,一商船上隐约可见“MOL”的字样。防波堤的左前方,被绿树白塔覆盖的“小青岛”,默默伫立,任凭银灰色的海鸥在它上空自由翱翔。从防波堤转身凭栏回望,海关大楼等矗立岸边,楼群的两侧,是错落有致的红顶白墙住宅群。它们的倒影在碧绿的海水中熠熠生辉,吸人眼球。</p><p class="ql-block"> 栈桥旁是一名闻遐迩的海滨浴场。我们正赶上海水浴旺季,沙滩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穿着紧身泳衣的靓女、裸露着胸毛的猛男、背着鲜艳泳圈的孩子,加上我这套着背心短裤的中年男子,各式人等,应有尽有。我并不抢着下水,找上一块稍稍安静一些的区域,用海沙埋上自己,只留下一颗露着半截脖子的头颅,躯体享受着海沙的洗浴。偶有游客经过时,我们这些“沙浴客”缓缓地向他们眨眨眼,自在得有点渗人。几个孩子在一旁精心建造城堡,他们相信城堡中会走出王子和公主。一对情侣避开人流,来欣赏沙摊上间或一颗的活体头颅。见到张嘴眨眼的,女孩便“哇”的一声,扑进男孩的怀抱,男孩也夸张地搂紧女伴,很有仪式感。你在这里的沙滩上,会见到一种很小的红蟹,爬行速度极快。有人对它构成威胁时,它会摆出一副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神态,急急离去。如果你迎头拦下,断其后路,它也会张牙舞爪,虚张声势。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兜上一圈,逃进海中。你如果并不放弃,追它而去,它会不知不觉将你与海边的距离拉开。当然,你不必担心误入大海深处,浴场管理者用一道网隔开了深水区,以保证游客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从栈桥景区沿海东行约五公里,便到了八大关风景区。“八大关”可是青岛的又一重点打卡处。青岛人引以自豪的“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在这里“原形毕露”。“八大关”聚集着300多栋小别墅,这些别墅展现了欧美等地二十多个国家的多种建筑风格,被誉为“万国建筑博览会”。我国东部沿海的的主要城市,因特殊的历史背景,多有“八大关”这样的建筑群。广州有“沙面”,厦门有“鼓浪屿”,宁波有“老外滩”,上海有“外滩”,天津有“五大道”,大连有“中山广场”。这些建筑群大多有“万国建筑博物馆”或“博物院”之称。说“万国”当然夸张,但说它们有欧美等多国的建筑风格,是毫无疑问的。与其他兄弟方阵相比,“八大关”德国风格的别墅居多,这类建筑多为红色坡顶,坡顶大都陡峭且醒目。建筑群的整个结构是开放性的,依据海边的自然坡度,由下而上错位布局,精妙地将数百栋别墅散置在蓝天碧海下的绿树之中。其中中欧哥特式的“花石楼”和丹麦城堡风格的“公主楼”更为吸睛。</p><p class="ql-block"> 威海处于整个胶东半岛的最前端,是我国离韩国首尔市最近的城市,有“东方好望角”之称。据说秦始皇东巡时曾驾临此地。因为三面临海,威海的海岸线长达1000公里。在威海的海边随意一站,但见海水清澈澄明,海鸟集聚翱翔,岸边松林苍翠。你会惊呼大美威海。这里港湾、岛屿、海水浴场和温泉遍布。就说温泉,胶东半岛共有14处,威海就占了九个席位。朋友你如果觉得青岛游客多了些的话,相对宁静的威海欢迎你,美丽的刘公岛欢迎你。刘公岛是威海的第一打卡地。它既是我国唯一的“海上森林公园”,又是近代海军的诞生地。作为海上森林公园,一踏上刘公岛就仿佛走进了森林氧吧。空气清新洁净,令人神清气爽。据说岛上的森林覆盖面积达87%,植被覆盖率达95%。举着小旗的导游小姐姐告诉我们,刘公岛的植被以木本为主。不同海拔的坡地生长着不同的植物。我们在她的导引下,于岛上高地见到成片的黑松和赤松,很是壮观。在低矮的丘陵处,看到我们家乡常见的刺槐、泡桐和杨树,熟悉而亲切。作为中国近代海军的诞生地,刘公岛留有北洋海军提督暑、水师学堂和古炮台等遗址。海军提督暑原址是一座依山临海的三进大院,院门上方有李鸿章手书的“海军公所“。院内有提督厅、礼仪厅、各级军管办公厅和值班室等。现在的“提督暑”,已经作为“刘公岛文物管理所”办公展出场所。主要布展厅里看看到“甲午海战陈列”。离提督暑不远的丁汝昌寓所,也已改为“丁汝昌纪念馆”。当年,海军提督丁汝昌,曾在此寓所呆过六个年头。纪念馆西北向走上200多米,就来到“北洋水师学堂”遗址。这是北洋水师的第三座学堂,前两所分别在天津与北京。这座学堂曾饱受战火摧残,仅存西辕门、照壁和古戏台等遗迹。刘公岛上还有六座海防炮台,都是北洋海军时期建成的。这些炮台是德国人汉纳根设计,用岩石砌成,坚固适用,并配有地下通道和弹药库。有些今天还能使用。我们站在公所后炮台的坑道旁,目视前方的炮位,耳边仿佛响起了威海卫保卫战中的隆隆炮声。</p><p class="ql-block"> 烟台市是山东半岛的中心城市之一。它处于黄海与渤海的交界处,隔渤海湾与辽宁的大连相望。烟台市得名于附近的“烟台山”,明洪武年间,为防止倭寇侵扰,烟台一代在临海的北山上设立烽火台,用狼烟作为信号。后来将烽火台简称为“烟台”,北山称为烟台山。烟台市便因此山得名。烟台的旅游景点也很多,我们的目的地是蓬莱阁。去蓬莱阁路经戚继光的出生地古登州,我们乘小三轮顺道瞻仰了这位民族英雄的故居。当年,戚将军曾经在此率部抗击过入侵的倭寇,为卫国守边作出了贡献。参观戚将军故里的“止止堂”长了见识,威震八分的大将军原来还是诗人和书法家。他的《止止堂集》是一部洋溢着爱国主义激情的诗文集,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有趣的是,戚继光还是一有名的惧内将军。据说有一次他被部下所激,在军营里摆开阵势,于一片刀光剑影中,传唤夫人到场,想以此杀杀她的威风。哪知出身将门的虎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威风凛凛对戚将军大喝一声,“叫我甚事”,倒是戚将军腿一软,低首侧立,“请夫人阅兵”。至此怕老婆之名更給坐实。</p><p class="ql-block"> 告别了惧内的戚将军,我们赶到蓬莱景点。蓬莱是古代有名的海中三大仙山之一,另外两座分别为方丈和瀛洲。有不少人对三仙山做过考证。有说三山均在烟台沿海景区的,也有说瀛洲在东海崇明岛、方丈位于夏威夷群岛的。其实,三仙山具体在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关它的神话在一代代国人心中延续,影响了我们的集体意识构成。建于宋代嘉佑年间蓬莱阁,坐落于蓬莱海边的单崖峰顶。其上有三清殿、蓬莱阁等构成的建筑群,阁高十余米,三面临水,据说是观看海市蜃楼最佳处。海市蜃楼引来的,当是人们对仙境的憧憬和渴求。在徐福率童男童女东渡寻仙求药之前,就有齐王和燕王的东巡寻仙,后来的汉武帝也御驾光临。再加上神话传说中八仙过海的演绎,蓬莱阁成了求药访仙的圣地。我们只在阁上呆了一个小时,并没看到海市奇景。临海眺望,一片朦胧。浓雾中単见醉后的八仙,正以各自的方式,腾云驾雾地折腾,酒驾着远离蓬莱而去。留下的是我们这些目瞪口呆的凡夫俗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