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基础教育教研体系建设县(市、区)教研项目(江门蓬江)主题教研活动】发展小学承办省市工作室活动

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

<p class="ql-block">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育的发展亦需不断注入新的活力。4月11日,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多媒体室内气氛热烈,一场汇聚众多教育精英的跟岗研修活动在此精彩开启。江门市张哲名教师工作室联合广东省丁玉华名教师工作室、江门市谢峰彩名园长工作室、江门市廖冬玲名教师工作室共同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提升学员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水平,推动区域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p> <p class="ql-block">  上午的活动在课例展示中拉开帷幕。台山市新宁小学的邓苗苗老师带来一年级研讨课《分类与整理》,邓老师以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串联整节课,引导学生探索分类的奥秘,学生通过对水果、图形、各类生活用品的分类感知分类方法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随后,江门市蓬江区发展小学的周艳婷老师带来四年级研讨课《轴对称图形》,凭借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 “点—描—画—剪”四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中深刻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与特征。​</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周丝雅老师带来讲座《跨学科视角下课程的实践探索与教育价值研究》,深入剖析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运用专业的课程整合理论,为教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探寻如何在跨学科学习中做到课程内容的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随后,江门市张哲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张哲对早上的活动进行了点评,他着重强调了工作室的初心理念,鼓励工作室成员以本次问题提出主题研修为契机,多读书,多反思,多实践。</p> <p class="ql-block">  下午,广东省丁玉华名教师工作室的四位学员带来精彩讲座。陈晶老师分享报告《从“计算”走向“统计”——情智数学视角下“平均数”的教学实践和思考》,以情智型学习为核心,以问题提出为驱动,运用情境教学法等专业方法,引导学生从统计视角思考“平均数”的本质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  李柳清老师分享讲座《问题引领,情智共生——以“9 的乘法口诀”为例》,通过课前导航、课中启航、课后续航三步设计拓展任务促进知识迁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p> <p class="ql-block">  陆颖红老师的讲座《驱动视域下情智型作业设计与课堂实践研究——以&lt;圆柱的体积&gt;为例》,将问题提出与情智型作业相融,探讨驱动视域下情智型作业设计与课堂实践,推动课堂从知识传授向思维培养转变。</p> <p class="ql-block">  叶丽梅老师带来讲座《借助问题提出 促计算课情智共生——“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不连续进位)”教学实录与思考》,以湿地公园探究性学习情境设计探究性问题,促进学生计算技能与情智共生。​</p> <p class="ql-block">  最后,许天来博士、陈燕博士、丁玉华老师、张哲副校长、陈晶老师、柯燕老师分别对本次活动进行精彩点评与总结。各位专家充分肯定本次活动的意义,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与丰硕的研究成果,聚焦“问题提出的情智型教学”实践,围绕课堂情境设计、问题驱动与情智融合展开深入探讨。专家们一致认为,通过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情智型作业延伸课堂学习,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情感共鸣,推动数学教学从知识传授向思维培养转型,为教学创新提供重要启示。</p> <p class="ql-block">  此次跟岗研修活动,通过课例研讨与专家分享,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正所谓“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让教师们在学习中成长,在交流中进步,为江门市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相信在各工作室的引领下,江门市教师队伍将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推动教育教学质量迈向新台阶。</p> <p class="ql-block">撰稿:周丝雅</p><p class="ql-block">编辑:钟艳媚</p><p class="ql-block">摄影:工作室成员提供</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谢良军、余小兰</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张哲</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姚文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