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旅游威尼斯水城(下)

独行者

<p class="ql-block">  威尼斯总督府又称威尼斯公爵府,始建于9世纪,而我们现在所见的建筑始于14世纪,15世纪早期宫殿被装饰的金碧辉煌,绘画与雕像的精美令人叹为观止。16世纪,为了追求哥特式的直通天际的效果,工匠们打破了传统将主体建筑建于刻有浮雕的梁廊和拱门之上。这座建筑以其一楼敞开式的柱廊和二楼的阳台,成为了威尼斯风格的典范。属于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总督府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尖拱哥特式花式窗格,甚至席纹图案也显然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从圣马可湖盆上远眺,总督府的南门楼映入眼帘,右边是稻草桥,再往后是叹息桥。由于当时威尼斯与地中海东部的伊斯兰国家密切的文化贸易往来,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所以总督府立面的席纹图案明显受到了伊斯兰建筑的影响。这也是欧洲中世纪最美丽的建筑物之一,见证了威尼斯共和国的强盛与富裕。作为当时总督的住宅办公室及法院所在地,总督府不仅是政治中枢,也是艺术与历史的交汇点。</p> <p class="ql-block">  叹息桥是位于威尼斯总督府侧面的一座巴洛克风格的石桥。是威尼斯很出名的桥梁之一,这是座密封式拱桥建筑,由内向外望只能通过桥上的小窗子。桥的两端连接法院与监狱两处,死囚在行刑前通过此桥,在此感叹即将结束的人生,因而得名“叹息桥”。叹息桥的另一边也是石造的楼房,只是外表一片漆黑,窗口全围着粗粗的铁栅。据说这里是当年的监狱。在议事厅里被判刑的重犯被打进这个牢里,再也见不到外面的世界,只有一个机会,当犯人被定罪从总督府押过叹息桥的时候可以被允许在桥上稍稍驻足,从镂剖的花窗,看看外面的“人间”。</p> <p class="ql-block">  圣马可钟楼位于圣马可广场靠进圣马可教堂的前方,并建筑在古罗马的地基上,作为码头的辽望台。后来被包含在圣马可广场的范围内。它是由圣马可修道院的修士于1389年建造的。钟楼高约32米,钟楼最早建于14世纪,后来几经修葺,今天看到的是第四次重修后的面貌。钟楼从外表看很像是一座典型的威尼斯式建筑,由许多大小不一的石块砌成。它曾在14世纪,16世纪,17世纪和18世纪4次被大火焚烧过,其中最早被烧毁的那一次发生在中世纪时期。圣马可修道院曾遭受火灾威胁。直到1602年才最终被重建,圣马可钟楼于1923年毁火灾,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开始修复。钟楼分为上下两层。底层是一个回廊式钟楼。上面是一个长方形小楼,这就是著名的圣马可修道院钟楼,小楼只有4层高,顶层有个阳台,在这座建筑的顶部还有一个钟塔。钟楼底部是回廊的一部分,这个回廊是由圣索维诺于1549年建造完成的,1663年扩建。在当时被当成了威尼斯总督宫护卫队的营区,为威尼斯的地标之一。始建于9世纪,1496年重建,1902年倒塌后重建,现为威尼斯象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圣马可钟楼融合哥特式和文艺复兴风格,高98.6米,构造简单,下半部是由砖块构成的巨大柱状建筑,每边长12米,高50米。上方则为拱形钟楼,共放置了5座钟,钟楼的报时方式是通过钟楼内的钟声来实现的,钟楼内部设有钟,每当整点时,钟楼会敲响钟声来报时,此外,钟楼还会在特定的时间敲响不同的次数,以区分不同的时间,例如,每小时敲响一次,而半点时则敲响两次。拱形钟楼的上方是方形建筑,外墙分别由狮子与威尼斯的女性象征(正义女神)所装饰。主体为砖石结构,装饰有精美石雕和浮雕,顶端为金字塔型尖塔。象征威尼斯的守护天使。历史上的钟楼最上方则是金字塔状的尖顶,而尖端上则放置了一个金色的天使,加百利形状的风向标。现在看到的钟楼造型是在1514年建造的,不过圣马可钟楼后来在1902年突然倒塌,又于1912年3月6日重建完成,于1912年4月25日正式开放。</span></p> <p class="ql-block">钟楼的顶部</p> <p class="ql-block">钟楼的底部</p> <p class="ql-block">乘游艇在海上看圣马可钟楼</p> <p class="ql-block">乘游艇在海上看圣马可广场上的钟楼和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简称圣马可大教堂,矗立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至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4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是威尼斯的荣耀和威尼斯的富足,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大教堂建于14世纪。以后时有增修。</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圣马可大教堂几乎有1000年的历史了,它是天主教最富丽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大教堂内外拥有4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画。一方面它集合了拜占庭,哥特式的风格,另一方面也具有东方风格,向东方文化开放。这就是该圣殿的魅力所在。大教堂也是为纪念耶稣12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始建于公元9世纪,完工于1094年。其后遭遇大火,历经修复后成现今的规模。位于教堂右侧的珍宝馆收藏陈列有1204年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另外,教堂右侧洗礼堂的镶嵌画也非常美丽。教堂建筑寻拜占庭式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为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的和谐,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形罗马式大门,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雕像,浮雕与花形图案。大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陆续完成于17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5幅描述圣马可事迹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丁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神话礼赞,“圣马可进入圣马可教堂”等5个设计主题,金碧辉煌非常的耀眼,右边洗礼堂的镶嵌画也很美丽,是代表这座寺院的珍宝,制作于976年,其后经过修补,镶有宝石等非常漂亮。寺院右端有珍宝馆,教堂内殿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之下是圣马可的坟墓,祭坛后方有高1.4米,宽3.48米的金色围屏,屏面上有80多幅描绘耶稣,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在这个画面上共有2500多颗钻石,红绿宝石,珍珠,黄玉,珠母绿和紫水晶等珠宝来装饰。中央的圆顶是一副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13世纪完成的。这座伟大的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span><span style="color:rgb(1, 1, 1);">圣马可大教堂由于其中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捧为护城神。其坐骑是狮子,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圣马可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迪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大教堂中间大门的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入口处的上部有4座青铜马像(复制品)真品收藏在教堂内。这是公元前4世纪的青铜驷马,威尼斯人在1204年掠夺于君士坦丁堡,虽然曾被拿破仑带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在圣马可教堂博物馆内,可以见到它的踪迹。圆形的天花板上的镶嵌画是从圣经旧约全书中取提的。</span></p> <p class="ql-block">圣马可大教堂门上的精美镶嵌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