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老师与我的“人生棋缘”

老卡丁

<p class="ql-block"> 1987年,我被分配工作到搬经镇夏岱初中工作,与夏老师成为了同事。夏老师是一个宽厚、善良、慈爱的老教师,眼睛高度近视,名叫夏达道,同事们都亲切的喊他“道先生”。</p><p class="ql-block"> 夏岱初中两轨制6个班级,办学条件十分落后。平房教室、办公室,很破旧。教师,大部分是民办教师,就是既要种田,又要教书的教师,这些教师,在那个年代为社会的发展作了很大的贡献。夏老师是公办教师,不需要种田。他原来在南京念中师,毕业后在南京工作。60年代初,因父亲早逝,夏老师是家里老大,有六个妹妹和二个弟弟正在长大,他们要上学、要吃饭、要工作、要结婚成家。长兄如父,为了家庭,夏老师毅然辞职,从南京的回到老家如皋搬经做教师。</p><p class="ql-block"> 80年代末期,学校还没有进入应试教育模式。放中午学后,学生回家吃饭,下午14:00之前到校上课。下午,也早早的就放晚学了。于是,中午和放晚学后的时间,就是教师的业余时间,娱乐时刻。主要就是下棋,偶尔也会打扑克。夏老师家里不要种田,爱人在医院工作,三个孩子都在外上学,所以,夏老师的业余时间最为有闲。在办公室下棋,以夏老师为主。他时常与我、陈建忠、章振山、夏小平、丁吉富、朱丛琦、陈炳林、章建成、王俊杰等等下棋。</p><p class="ql-block"> 当然,二人下棋,五六人围观的情况也是常见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棋逢对手</p><p class="ql-block"> 参加工作那年,我20岁,业余时间也不要去种田,中午和放晚学后总是在办公室里和夏老师下象棋。参加工作前,我也不怎么会下棋。说起来,夏老师也是我的象棋老师。起先,我总是输家。后来,进步很快,不到一个学期,我与夏老师对弈,算是棋逢对手,互有胜负。那时候,我是第一批分配到的夏岱初中工作的大学生,来到办学条件如此落后的学校,感到很沮丧。所以,业余时间,能和夏老师下象棋,实在是难得的快乐。下棋的过程中,夏老师常常劝慰我、鼓励我,他说:“人生如同下棋,面对既定的棋局,你认真思考,谨慎出招,你就可能会赢得棋局;如果你总是抱怨甚至放弃,那就只有失败了。”</p><p class="ql-block"> 学校条件差,没有食堂,到了下雨天,很多老师出行和吃饭都有困难。夏老师就住在学校附近,他又乐于助人,他对同事们说:“走,到我家去吃中饭!”夏老师买菜烧饭,招待大家。饭后,常常铺开棋盘,大伙儿乐在棋中。</p><p class="ql-block"> 下雨天,免费管饭和乐在棋中,就成了夏老师善待同事、帮助同事的一种朴素的方式。好多年以后,很多同事在见面时还重复那句话:“那时候,我们喝了道先生家好多的酒!”</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办公室靠近西大门。西大门是一个圆门,圆门外耸立着高大的年近800岁的银杏树。银杏树下,就是学校的操场。放晚学后,因为常常停电,我们就把棋盘搬到圆门附近,有时就放到银杏树下。很简单,把两张椅子一拼,上边摆上棋盘,二人对弈,多人围观。那场景让我记忆深刻:夕阳西下,天色渐晚,银杏枝头婆娑,我们围着棋盘,七嘴八舌,时有争论,有的喊“跳马”,有的说“拱卒”,十分热闹!最有趣场景是,随着一声“将军!”——“啪啦……”一手拍下棋子,棋盘翻落地下,棋子散落一地,众人哈哈大笑。然后,大家再把棋盘拿起来,放到椅子上,重新恢复刚才的棋局,接着再干。</p><p class="ql-block"> 那时,在银杏树下,我们有不少的棋语。比如,有的人说“观棋不语真君子”;另外就有人不同意,说“观棋不语非君子,见死不救不丈夫”,你看,眼见他要出错棋,怎么能不救他呢!当然,争吵,也时有发生,只为了悔棋一事,甲方要悔一步棋,乙方抢着棋子,坚决不让悔棋,常常大声喧哗、争执不下。那场面,就是当年贫困学校教师业余生活的有趣缩影。</p><p class="ql-block"> 想起那时候一件有趣的事,夏老师和学生下棋,那也是夏老师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天中午,夏老师跟初二年级的一个名叫夏建明同学的下棋。这个学生很聪明,圆圆的脸蛋儿,大大的眼睛。一局下来,夏老师竟然输给了这个学生。夏老师哈哈大笑,十分开心,他与在场的夏茂和老师两个人摸着夏建明同学的脑袋,大声表扬:“你要好好学习,太聪明了!你是个人才!”第二年中考,这个学生考取了厦门集美水产学校,也就是考取了中专,跳出了农门,变成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国家人口”,国家包分配工作了!据了解,夏建明同学现在南京工作,从国企跳出来后,自主创业,是一个很大的老板。</p><p class="ql-block"> 现在想来,课余时间,老师和学生下棋,不就是很好的素质教育吗?</p><p class="ql-block"> 1990年秋季,搬经镇初中教育工会组织象棋比赛活动,夏岱初中、新芹初中、群岸初中3所学校的老师报名参加比赛,分组淘汰。运气眷顾于我,让我进入了决赛。在决赛中,我战胜了新芹初中朱福泉校长,得了个冠军。</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对我表示祝贺,我就问:“夏老师,你怎么不参加比赛的?”他笑笑,说:“我下棋,就是耍耍儿的,开心就好,比什么赛啊!”</p><p class="ql-block"> 是的,夏老师常说:“下棋嘛,两个人对弈,动动脑筋,一起耍耍儿,一起消磨时间而已。”</p><p class="ql-block"> 下棋,夏老师从不计较输赢,我从来没有看到他为棋局而急躁的样子,他总是端着茶杯,偶尔喝一口水,再用手推一下镜片有酒瓶底那么厚的近视眼镜,心平气和,看上去总是很快乐的样子。当棋局走到最后,眼见输局已定时,他就把手中棋子往棋盘上一放,轻轻地说:“算了,再来一盘。”于是,重新布子,重新开局。</p><p class="ql-block"> 下棋的过程,也反映了夏老师朴素的价值观。日常生活中,夏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管他啊!”就是随心,就是不计较。不计较得与失,不计较多与少。往深处说,就是不和自己过不去,也不和别人过不去。现在看来,良好的心态,是夏老师能够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p><p class="ql-block"> 下棋,是夏老师快乐人生的一部分。与夏老师下棋,也是我当年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工作时的快乐时刻。</p> <p class="ql-block"> 棋结良缘</p><p class="ql-block"> 在我参加工作后的第二年秋天,一个中午,在家里,我把衣服洗了、晾晒了。到校比往日迟了一会儿。</p><p class="ql-block"> 走进办公室,夏老师已经把棋盘摆好了,好像喝了酒,脸色有点红。我立即坐下,开始出棋。</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一边走棋一边问我:“佐林,今天怎么这么迟的啊?”</p><p class="ql-block"> 我说:“夏老师,今天我把衣服洗了一下,稍微迟了一刻儿,不好意思啊!”</p><p class="ql-block"> “噢,这样子的啊。以后把衣服带来,我让我家夏雨的妈妈帮你洗,省得你少年伢儿烦神。”</p><p class="ql-block"> 我说:“夏老师,我自己洗。这几天农忙,我妈妈也没得空洗衣服。”</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说:“噢……其实,你可以到我家来,我有两个女儿,随你选哪个……”</p><p class="ql-block"> 我立刻脸红了,抬头看着夏老师,夏老师也看着我,沉默了约半分钟。然后,什么也没有说,我们继续下棋。</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我就常到夏老师家里去,吃饭,下棋。章振山老校长打趣地说:“今天道先生又把女婿喊回家吃饭了,我们几个去作陪……”</p><p class="ql-block"> 说实话,当年,我家里兄弟五人,家庭条件不好,我是当教师的,工资又低,找对象是很难的。今天,夏老师主动和我说明白了,就是告诉我,他看中了我。我非常高兴!我喜出望外!</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夏老师的女儿还在上卫校,是那个年代令人羡慕的的“国家人口”,将来,在卫校毕业后,国家会给她分配工作的。经过努力,我真的成了夏老师的女婿;经过再努力,我和夏老师的女儿有了很幸福的家庭生活。到了晚年,夏老师又把他的生活起居交给我负责,我经过再努力,晚年的夏老师生活得幸福快乐。</p><p class="ql-block"> 当初,夏老师,选择了我,把女儿嫁给了我;晚年,夏老师又选择了,把生活依靠了我。我很认真对待,我很用心做事。我的努力没有辜负夏老师对我的信任和依靠,夏老师的幸福生活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智慧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当年我大学毕业后,没有能够被分配到城里学校或者完中工作,而是被分配到了条件落后的农村初中工作,我与夏老师成为了同事,这就是缘分吧;因为下棋,夏老师与我喜结翁婿之缘,这就是命运吧!感谢命运之神眷顾了我,感谢老天给我和夏老师安排了美好的“棋缘人生”。</p> <p class="ql-block"> 棋乐一生</p><p class="ql-block"> 娱乐,夏老师会玩儿很多方式。他既会摸细胡,也会打麻将,但是,他不去玩这些东西,从不赌博。业余时间的娱乐方式无非是打打扑克、下下棋。</p><p class="ql-block"> 在1993年以后,夏岱初中学校管理进一步规范,应试教育的氛围日渐浓烈。中午,学生要上练习课,然后再午睡;晚上,初三学生要上晚自修。这样一来,在校内,教师就没有了原先的那些业余时间了。在学校,不再下棋了。我与夏老师只能在家里对弈了。</p><p class="ql-block"> 也许是因为对弈多年了,双方对彼此的棋路都很了解,所以,棋局结果大多是和棋。走到最后,双方常常只剩一马一卒或者一炮一兵。到了这个时候,夏老师总是把推棋盘一推,说:“和了。”</p><p class="ql-block"> 与夏老师下棋,常常得到象棋以外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他对我说:“出棋不要操之过急啊!”“慢点儿啊,不要急功近利!”“呵呵,你就输在了我这个过河的小兵了,千万不能小看一个小兵啊!” 有一次,夏老师还跟我讲:“曾国藩说过,事缓则圆啊。”</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查了,曾国藩说过: “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夏老师,在下棋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教我如何做事、做人。</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有一个外甥叫孙彬彬,在夏岱初中念书3年,就住在夏老师家里。孙彬彬常常看我与夏老师下棋。这个孩子很聪明,学得快,很快就能和我们下棋了。有趣的是,孙彬彬这个孩子那时真正的“事缓”,出语慢,出棋慢,走路也不快。他自己总结了一句“事不宜着急”。时隔多年,“事不宜着急”仍然成为我们大家和孙彬彬调侃的一句玩笑话。其实,“事不宜着急”,也是一句很好的“棋语”。</p><p class="ql-block"> 2018年,我岳母去世了。我想让夏老师住到城里来。我就把我们家楼下的28平米的车库重新装修了。安装了席梦思、空调、冰箱、洗衣机、电热水器等等。并且专门订制了一张四仙桌,既可吃饭,又可以下棋。准备的象棋很大,棋子是石头刻的。</p><p class="ql-block"> 但是,夏老师没有住到城里来。他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夏老师说:“不要给儿女添麻烦。”他坚持住乡下,在自己家里,他觉得那样舒服、随意。</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找了男保姆陪护他。他时常步行到公路边的小商店,和店里的人打打扑克牌。回家,吃过饭后,他就坐在沙发上,用一只小小的支架托起ipad,下象棋。自娱自乐,乐在棋中。</p><p class="ql-block"> 我和夏老师下的最后一盘棋大概在5年前。那天下午,我们下一盘棋之后,夏老师说:“不下了,头吃不消。”其实,那时,夏老师是一个癌症病人,因肾脏癌症做手术已有两年了。当然,他的身体恢复得很好。我和他下棋,主要是想陪伴他,让他开心。但是,确实因年纪大了,可能脑筋转不动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再也没有和夏老师下过棋。</p><p class="ql-block"> 在晚年,夏老师用ipad下棋,这是他用来消磨时光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他生命的最后两年,每个月,我们都要接他来如皋市人民医院住院,做直肠癌症术后的“靶向”化疗,一般住院一个星期。我们常常把ipad和支架带到病房里来,在治疗结束后,夏老师总是靠在病床上,用ipad下棋。</p><p class="ql-block"> 用ipad下棋,这是夏老师晚年自娱自乐的方式,这个方式一直持续到他生命的最后阶段。</p><p class="ql-block"> 夏老师,是我的岳父,我一直叫他夏老师,这是对他最尊敬的称呼。我念初三的时候,夏老师做过我的音乐老师,后来,又做了我的象棋老师。其实,夏老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从夏老师与我的“人生棋缘”看,夏老师与我:亦父亦师亦友。</p><p class="ql-block"> 去年5月19日,夏老师离开了这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今天,谨以此篇作为夏老师去世一周年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