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不知谁说的,死亡不是终结,遗忘才是。</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两周年,过第二个清明节。但我没回去祭奠,老规矩是祭单不祭双。</p> <p class="ql-block">去过新疆,见过坟墓和村庄毗邻而居。</p> <p class="ql-block">视屏里见过德国的墓景房,据说还很抢手,因为那里安静。</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两周年了!年前,老人家忌日前,伤感,愧疚,无奈,绝望各种负面情绪纷至沓来,搞得我整个人都崩溃了!</p> <p class="ql-block">腊月二十一,同学约我去弘法寺进香(其实,退休前,在老家,我每个星期日都去做礼拜,是没受洗的基督徒。偶去寺庙,从不上香),亲历过痛失亲人的悲伤,见证过同学痛失爱人的悲恸,这次,我破了戒,给父亲上了三炷香,香雾缭绕,钟声悠扬,遥寄哀思,喃喃自语:您的孩子们很好,孩子们的孩子也很好……</p> <p class="ql-block">弘法寺的香客委实的多,有人跪拜三叩头上香,有人双手合实低首闭目坐在逝去亲人的牌位前,有人礼佛拜菩萨,其实,都在抚慰亲人走后自己动辄破碎的心。</p> <p class="ql-block">亲人,是我们前世今生的有缘人。生前的陪伴抑或争吵,死后的追忆抑或愧疚,是我们必须要经历的劫数,在劫难逃,只能交给时间去化解。</p> <p class="ql-block">我跟同学讲父亲生前的节俭,同学跟我讲她父母的节省。他们那辈人,亲历过饥寒交迫,时代的烙印太深了,而我们又想凭一己之力去改变他们日积月累的生活习惯,可不就纷争不断吗?</p> <p class="ql-block">父亲生前就不给子女添麻烦,那时,疫情刚放开,八十七岁的他自己背着我公交换乘地铁去买便宜块儿八毛的降压药因感染而溘然长逝的,仙逝后也从未给我托梦要这要那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很有责任感,甚至外溢。他在世曾嘱托我每年要给小姑(父亲兄妹四人,目前唯一健在的)寄两千元生活费,说我小姑很可怜,几岁就挎着篮子剜野菜,是唯一一直没有走出农村的亲戚。我依稀记得自己小时候在奶奶家,还未出嫁的小姑上山砍柴,每次回来给我带几枝山里红,现在想起来都泛酸水的味道,却成了我苦难童年的鲜红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后来我辗转到母亲的娘家,又跟母亲来到父亲的工作地大西北。在腾格里沙漠边缘井巷职工家属农场,在学工学农写大字报,在有成份一栏羞愧填写“地主”的岁月里上完了小学,也迎来了成份一栏改填“工人”文革结束而考上大学。</p> <p class="ql-block">父亲有一年到兰州出差,下了火车,正好碰到大学开学接新生,父亲说自己绕着接待处转了好几圈,那叫一个羡慕。回来之后,他便开始实施他的教育计划——不惜任何代价,把三个孩子都送进大学。</p> <p class="ql-block">不得不说,父亲很有远见卓识,在别人找关系走后门落城市户口,弄“满天飞”(<span style="font-size:18px;">招没有城市户口的孩子当工人)就</span>业指标时,父亲陆陆续续把我们三个孩子带进城里读书,至今记得农场别人家孩子割草喂猪养兔子时,父亲却给我们买来数理化自学丛书,辅导我们做课外题。我也是在这套丛书中第一次见到繁体字。</p> <p class="ql-block">至今想来,是父亲托举了我们三个孩子,供我们三个都上了大学。那时,父亲的工资九十多,我和弟弟上大学。他每月给我寄三十元,给弟弟寄五十元。剩下十几元,他和母亲妹妹还有奶奶以此度日,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至今记得,一次临上车去学校,父亲给了我五元钱说:“以后没事中途就别回来啦!”中途回来的原因是八十年代金川那年下了场百年不遇的大雨,我家那时住的是自建的小土房,房梁是钢管而不是木头,在兰州听说金昌倒塌了许多房子,那时电话都不普及,我只好坐了一个晚上的慢车回家察看,没想到父亲怕花路费却这样说,我一气之下,把那五元钱扔下了车。</p> <p class="ql-block">回头透过车窗看到父亲平静地弯腰捡起那张五元钱,望着启动的驶向河西堡的公交车目送我,我还怒气来消,连手都没给他挥一下。</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一辈子省吃俭用,给他的三个孩子留下了一笔不小的存款,每当妹妹给我转分到的父亲到期的存款时,扔钱的那一幕,父亲捡钱的那神态,都会浮现在眼前,愧疚到心都一抽一抽的疼。</p> <p class="ql-block">跟父亲最后生活的那段日子,也成了我退休生活最绚丽的一道晚霞。有时周末,弟弟一家过来看他之前,我下厨房做饭时,给厨房门边放把椅子,抽油烟机开着,他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过往,其实,我啥也听不到。父亲耳背,聊天声音很大,象是在跟抽油烟机吵架似的。</p> <p class="ql-block">那时,我还在一所私立学校上班,周一到周五上午有工作餐。父亲总把他认为好吃的留到周末跟我一起吃,这一留就是一周,我告诉他,学校的伙食很好,自己味蕾麻木,食欲减退,消化减弱,在这个物资繁盛的年代,自己也没啥爱吃的,可父亲依旧用物资匮乏年代的古老方式——省吃——表达他对我这个那时五十八岁女儿的心疼。</p> <p class="ql-block">南方的雨说下就下,有时降温,父亲就微我,要给我送衣服,其实,学校离我俩租住的公寓就几百米。就是他躺在医院里,还不忘嘱咐我穿上棉袄。而那件棉袄,又土又厚,也不知是他从那儿弄来的,我也是穿着这件棉袄给他送葬的。</p> <p class="ql-block">父亲走了,我保留了他和我的微信对话,想念他时我就看看,看到泪流满面……</p> <p class="ql-block">不知八十多岁的父亲何时会用微信的,始于2020年1月20日跟我用微信联系,因为那时封控,隔一条马路却无法走动。</p> <p class="ql-block">微信终于2022年12月25日,因为封控结束,他背着我外出感染发烧住院。</p> <p class="ql-block">这期间,不在一起居住的日子,我和父亲每天都有微信互报平安,有时早晨没醒来,没及时回复,他就打微信电话,生怕他这个独居的大女儿出啥事儿。</p> <p class="ql-block">原来很反感他这一惊一乍没来由的担心和惊慌,直到看到一句话“越爱你的人,才越臆想你的不测”,也就慢慢接受适应了。</p> <p class="ql-block">记得退休后的第一天——2020年1月1日,我去泰国旅游,落地第二天晚上手机就打不开啦,没办法和父亲联系,父亲就打电话找我远在深圳的女儿,我女儿又找航空公司,那叫一个折腾。</p> <p class="ql-block">还记得1997年7月,大学同学十年聚会,女儿不到四岁,聚会后我带她到同学家小住,那时座机不很普及,同学家在兰州郊区,没法跟父系联系。父亲猜测我把孩子弄丢了,不敢回去了,整天把担忧酿成火气发在我还没出嫁的妹妹身上。</p> <p class="ql-block">那时拐孩子时有发生,尤其是男孩。女儿小时候特象男孩,一旦楼下见不到女儿,父亲就发疯一般又吼又找。</p> <p class="ql-block">母亲早逝,女儿一岁一个月我离家,一岁三个月就离婚,感恩父亲帮我带大了女儿。女儿那时在幼儿园,又高又大的父亲总是跑在前面第一个冲进教室接到女儿,为此,我女儿很自豪,每晚回家都宣布“姥爷又是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带父亲旅居深圳,弟弟一家要是约好周末来看望父亲的话,父亲大清早就起来发面蒸一锅馒头让他们带上。</p> <p class="ql-block">如今父亲走了,走了两年,我变得跟父亲一样,每周蒸锅馒头,女儿和男朋友,弟弟一家,还有同学来的话,带几个回去……在都市里过着有烟火气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很伤感。因为在我的想象里,父亲应该能活成百岁老人。夕阳下,大海边,我们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父亲……</p> <p class="ql-block">有时,我又很欣慰,父亲躺倒两周就走了,至死都没排便,我也没给他擦过大便,这未必不是他和儿女们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父亲,以后您就活在我们的记忆中啦!只要怀念在,您就会绽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