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春天】(1)逛风娃古寨 品古建神韵 汉话讲述

王运明

<p class="ql-block">  凤娃古寨是我们协会的活动基地我克过N次,不过都是为工作匆匆忙忙而去,这次随美篇《江城驿站》采风,又一次来到勒里用心用情来感受哈风娃古寨的古建韵味。</p> <p class="ql-block">  你娘们晓不晓得,勒几年在新洲冒出了个4A景区——风娃古寨啊?问了一围圈人都冇听说过,冒克过。那告诉您嬢们,那里还真是麻将要胡了—听了头,蛮值得克玩哈。么样好玩?古韵风情,民俗风貌撩死个人唦。勒里离汉口城区不远,一路开着导航、哼着小曲儿个把小时车程就到了,还冇到景区门口,老远就能看能到那古色古香的大牌坊,那上面“凤娃古寨”赫么大的字,写得苍劲有力,透着老疙子的味道。进了景区,晃一圈您嬢们就像一哈子穿越到古代……</p> <p class="ql-block">  打建园起,勒里我是熟得不能再熟,八年前勒里只是一片田畈,一晃,冒出了勒么多古朴典雅、各具特色、韵味十足的老宅,有人喜欢充六个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么斯勒个景区叫“风娃古寨”?晓不晓得勒个地方叫么斯,凤凰镇唦!勒不能叫凤凰古寨,这名字虽好,可都别个老早注册了,冇得法挖空心思、想破脑壳就起了勒么个名字。</p> <p class="ql-block">  走。带着你囊们进克逛哈,看看是不是那个事,有冒得么尖板眼。让你值得一逛。走进古寨,脚下的石板路,走在上面,“嗒嗒”作响,像在弹奏一首独特的曲子。路两边的房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勒些房子上,木头雕花虽说颜色掉了不少,可那图案依旧栩栩如生,有龙凤呈祥,有梅兰竹菊,每一处都透着老祖宗的巧思。摸摸那些雕花,包浆的触感从指尖传来,倒像是能摸到岁月的纹路。勒些房子那都是货真价实的老古董哟,只不过是经过修旧如旧,让勒些宝贝更具有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一进园就会看到乡喜楼,勒栋老宅楼据记载,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见证过无数的悲欢离合和家族传承。整拣楼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格外气派,是一栋极具特色的明清徽派建筑民居。整体为木质结构,采用“天井院”布局,具有采光、通风、散热的功能。房屋古朴典雅,屋檐柱间雕刻着祥瑞图案和符号,隐喻平安吉祥,纳福纳喜。里头分为主楼和偏楼。主楼是举行重大仪式的场所,如婚礼、满月等;偏楼则是居民们生活的地方,温馨舒适,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勒里经常能看到传统的中式婚礼,游客可以参与抛绣球、下花轿、拜堂、闹洞房等环节,体验一把中式传统婚礼的乐趣。是那个事,热闹得很。特别是勒里的老板娘还亲自上阵来了个“余干姐说媒”把个婚事玩的飞转,您还莫说她不亚于那个开封的王婆呢!她跟别个说成媒的,承诺给别个三转一响(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作为嫁妆,厉害吧!扎实吧!确是那个调调。我克过多次就是冇得那个眼福能碰上一场婚礼……</p> <p class="ql-block">  来到郭府。你一咖进大门,就感觉走进了大户人家屋里。那叫一个气派,门楼用的是古代榫卯建筑里特有的斗拱结构,老远看过去,就像一顶官帽,蛮有特色。门额上的“蜂窝斗”和屋顶上的“藻井天花”,布局精巧,雕刻得那叫一个细致,一看就是花了嘿么大心思,艺术价值高得很。里面有八根大梁,四进三出,宅子里到处都是精美的木雕,人物、动物、花鸟、器物、天文啥图案都有,雕得栩栩如生,就像是四官殿的花灯活的活的,勒可都是古人智慧和精湛技艺的见证哟。中厅、后厅都设有天井,下雨天的时候,四面屋檐的雨水就会流到天井里,勒,就叫“四水归堂” 。在古人眼里,水代表着财富,这水还会通过管道排到自家农田里,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且还能在天井里养鱼,平常赏赏鱼,别提多舒服。深宅大院里亭台楼阁、假山池塘,布局精巧。气派!气派!在郭府的书房里,看到那些笔墨纸砚顿感到一沉书香气息……</p> <p class="ql-block">  勒个郭府不简单,是个蛮有故事的宅子,明朝那时候,凤凰镇三屋村出了个狠角,叫郭庆,自小就聪明伶俐,读书也叫一个厉害,脑壳转得飞快,一学就通。在明正德二年,郭庆克参加乡试,轻轻松松就搞定了举人,那是跟凤凰镇长了脸!四年后,当了县官,上任后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是个清官。任职期间,清爽得很做了不少的好事,有一回闹灾荒,百姓们冇得饭吃,他心急如焚,带头掏出自己的银子,组织大家生产自救,老百姓都把他当恩人。郭庆不光官当得好,还特有学问,他拜在王阳明门下,成了明代有名的儒师。经常到问津书院讲学,传播知识和思想。大家都被他的学问和人格魅力吸引,后来他辞官回乡,别个把他当成大英雄,为了敬重他,就把他的宅子叫做“郭府” 。郭府的故事在凤凰镇流传至今激励着后人要勤奋读书、正直做人做事。勒里的主人把郭府在勒里重新复原静静地立在那儿,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向人们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 。</p> <p class="ql-block">  在往里头走到了国学堂。国学堂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栋老宅,距今大约有400多年,房屋原建于福建,后从原地整体保护性搬迁至凤娃古寨。三进堂格局:建筑格局为三进堂,分上堂、中堂、后堂。三堂相连之处都有一步台阶,勒寓意你囊们步步高升。房屋四周雕刻的全是牡丹,寓意富贵吉祥,繁荣昌盛。中堂正面挂的是儒学先祖孔子画像,“道冠古今,德配天地”这幅对联是山东巡抚曾铣在嘉靖书写,镌刻在山东曲阜孔庙棂星门的门柱上,大意是孔子的“道”,古今影响深远,孔子的德与日月同辉。</p> <p class="ql-block">  国学堂内还原了昔日私塾的原味,正中为圣贤孔子画像,四周摆放着桌椅,墙上挂着一些古代的字画和经典名言,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的私塾课堂。江汉关的钟一一正点,勒时学堂里传来阵阵诵读声,原来是一群伢们在那里摇头晃脑,有模有样、知乎也者的在学国学。看到了个场景不由得让我也想起自己做小伢时候读书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逛着逛着,来到一座戏楼。勒戏楼原为江西一大户人家的祠堂,有着300多年历史。被发掘时大部分已倒塌倾毁,后由勒里的主人余红梅历经坎坷运回凤娃古寨,并经过抢救性修整复原而建。戏楼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精髓,高大的门楼、整齐划一的马头墙、雕刻精湛的木雕等,无不展现出徽派建筑的古朴、典雅之美。</p> <p class="ql-block">  戏楼为一进三出,分前后堂,前堂错落别致,格局分明。舞台上面翘角飞檐,瓦肆流苏,彻底还原了三百多年前的梨园面貌。正巧碰上有人在台上唱楚剧,那婉转的腔调,听得人浑身舒坦。听说还经常有些玻璃胯子:一一名角上台来助热、一眼望克楼上雅座座无虚席‘台下的爹爹婆婆们,眼睛瞪得溜圆,看得入迷。,听着那熟悉的唱词,“手扶栏杆观山景”,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回到了小时候,跟着老特去看戏的场景,儿时的回忆顿时涌来。</p> <p class="ql-block">  走出戏台它的侧面就是国医堂,勒是一座明清古建筑,其前身为御医陶睿的故居,陶睿是凤凰寨村人,他医术精湛,曾被招进皇宫为皇帝治病。后来,陶睿回到家乡,为老百姓治病,深受百姓的爱戴。</p> <p class="ql-block">  国医堂建筑风格为徽派建筑,白墙黑瓦,飞檐翘角,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内部装修也非常精美,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等传统工艺,展现了徽派建筑的独特魅力,陈列着古代的中医诊疗器具、中药标本等,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勒里的主人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医学文化对陶睿御医的故居进行了保护和修复,并将其改造成了国医堂。</p> <p class="ql-block">  我们慢慢的逛、慢慢的瞄。勒里还有油炸房、酿酒坊、陶艺馆、古街以及民俗陈列馆,每到一处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踏进勒凤娃古寨的复原古建区域,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鲜活的民俗史书,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往昔的烟火日常,饱含浓厚的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  勒些古建不是静止的物件,而是它的主人们赋予了新的活力,更多的表现在古建与人们的对话,在互动和体验中使这些古建鲜活起来,乡喜楼的婚礼、国学堂的讲座以及古装巡游,勒些都给风娃古寨古建注入了文化内涵,勒里不仅是一处风景旅游区,也是一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延伸和传承基地。 更是凤娃古寨的主人董事长余红梅和总经理周旺明这对黄金搭挡的家国情怀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传承,担当和责任的具体体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20px;">感谢美友们提供的图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