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

小灵

<p class="ql-block">  有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于孩子们来说,校园就是他们的“江湖”。校园生活中每天都会上演着各种故事和“事故”,如何看待这些故事和“事故”将是一件特别考验老师和家长的事。</p><p class="ql-block"> 就近些日子福娃身上发生的一些事,谈谈我的教育思考。</p><p class="ql-block"> 其一,A同学家长发现班上B同学(男)写给C同学(女)的“情信”,A家长就找班主任咨询此事。言语间可以感受到A家长对孩子在校的状况有所担忧的。这事儿我估计B家长和C家长是不知道的。(福友看了也不必去猜疑是不是自己家孩子)我先谈谈家长要如何去看待这事儿。显然,A家长之所以能看到这封“情信”,她是感觉到这孩子一定与自家孩子一起玩的,是担心与自家孩子扯上关系。或是担心自家孩子也“早恋”,或是担心自家孩子跟这个C同学玩在一起受影响。当下的孩子吃得好、营养好,接触信息的渠道也广泛,身体和心智发育都较早,他们对异性发生兴趣的时间就会相对提早。当孩子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了,这是他们开始探索人类情感的信号。家长完全不必为此担忧。家长需要做的是保护孩子的探索欲,掌控孩子的时间界限,比如晚上超过多少点一定要回到家,假期白天孩子是在哪儿、跟谁一起玩,适当的时候也要给孩子普及保护自己的知识。家长内心的从容指数会营造出一种能量场,孩子是从场域中感知自己的行事之度的,而不是从家长的唠叨中知道的。</p><p class="ql-block"> 其二,DEF三位同学(都是女生)以前一直是好朋友。近期,EF两位同学却慢慢地孤立了D同学,且还嘲笑D同学是某位男生的“宝贝”(一家之言,未经考证)。这让D同学心里特别难受,回到家里就向妈妈吐露了内心的难过。首先,我想表扬D同学,当她心里难过时,会找人倾诉,而不是选择内耗;其次,D同学会向妈妈吐露心声,说明她是信任妈妈的;再次,这位妈妈也能及时给予孩子情感支持,让孩子遇到困惑时内心有依靠。只要D同学能很快地调整自己的状态,依然投入跟其他同学的交往,那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一次成长的契机。校园里的同学交往,本质上就是孩子们进入社会之前进行的人际交往训练,当孩子遇到同学之间的矛盾了,他们就自然地经受着这份困顿的考验。这时,有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他们就会迅速地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从中成长。也有悟性高的孩子,他们无须从老师和家长那里得到支持,自己就能很好地调整状态。请相信孩子,他们有强大的内能,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是做他们求助时的支持者,做他们困顿时的接纳者。</p><p class="ql-block"> 其三,GH两个娃带手机来学校了(违反规定),且还随手拍女同学的照片放到网络上(侵犯别人的肖像权和不尊重他人)。我知道了此事。作为老师,我的责任是教育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没必要上纲上线非要把他们怎么样。我只是说,现在要上课了,先把手机放我这儿,别影响你上课的心思。下课后你们写一份对带手机到校的认识,来办公室换手机。没想到这两娃瞬间蔫了,有一个还嚎啕大哭。我去了解情况,孩子生气地说:“我要S了!给我爸知道肯定会打S我的,他已经砸了两个手机了!”可见孩子内心的恐惧!转念想想,既然爸爸都已砸了两个手机了,为啥孩子手上还有手机?为啥孩子还要冒险带手机来学校?说明孩子内心对手机有极度的渴望呀!没有解决心里的欲求和没有明确我们该如何对待使用手机问题,砸多少个手机都没用的。请福友们看完此文,向内反省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必去找孩子对证是不是你带手机到学校了。</p><p class="ql-block"> 其四,一节体育课后,好几个同学来我这儿投诉JK同学不经过主人同意偷偷喝他们水壶里的水。我把JK同学请到办公室,我看他们表情很紧张,以为会受到老师的责骂。我拿出两瓶矿泉水,告诉他们:以后忘记带水来了记得找老师,不要去喝别人的水,一不卫生,二不尊重他人。现在去找对应的同学道歉吧!这两娃放松地离开了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以上所述,表面看起来是校园里发生的问题,但一切问题皆有利于“我”。这个“我”可以是孩子,因为孩子经历了这些事就会成长一步,所有人的成长都是建立在经历的基础上的。这个“我”也可以是家长,大家可以想想,我的孩子遇到了这样的问题,我会如何对待?我是只会打骂孩子还是会从中思考如何跟孩子沟通?想通了就进步了,“人活到老学到老”的箴言就在你身上应验了!这个“我”还可以是我这个班主任,每天面对47个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灵魂,这需要我有强大的内心去帮助每个孩子解决内心的困顿,他们身上发生的每件事其实都是在给我增强内能。所以说,<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一切发生,皆有利于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