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7日,上午从阿克苏市出发,到阿克苏地区库车市,游览了库车王府,下午二点后离开库车王府,开始向下一个游览点进发。 14:46,我们行驶在G217国道,这一段也是“独库公路”,G217 国道是阿勒泰 — 塔什库尔干公路,简称阿塔线,起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终点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全程 1753 千米。<div>独库公路是 G217 线的南段,北起新疆石油之城独山子,终点为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库车市,全长 561 千米。</div><div>独库公路因横穿天山,又被称天山公路。它是一条在深山峡谷中穿行,沿途经过戈壁、草原、雪山等新疆各类景观的最美公路,也是一条 <b><font color="#ed2308">168 名官兵</font></b>用血肉之躯铺就、用忠魂守护的生命之路,被称为是中国公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div><div>我们是从库车市向独山子进发的。</div> 14:48,在这条公里上,见到了奇观,满山是棕红色的。 独库公路上的大地雕刻<div>独库公路,一条穿梭于天山脊梁的神奇之路,棕红色的岩壁层层叠叠,仿佛诉说着远古时代的故事。每一道纹理都是时光的印记,记录着风与水的千年侵蚀。</div> 行驶一段时间,15:34,看到一“红林染天”石碑。<div>起这样一个名,大约说:红色岩层连绵起伏如“森林”。山体因富含氧化铁呈深红色,受风蚀和水蚀作用形成密集的垂直沟壑、石柱和峰丛,远望如“红色森林”直插天际,尤其在低角度阳光下,岩壁泛红如火焰,与蓝天对比鲜明。</div><div>此处用“染天”:红色地貌与天空的色彩交融。</div> 15:34,见此,我们停车,大家下来打卡。 15:35:红褐色山峦似赤焰,山脚有植被,天空飘云,尽显大自然壮美。 15:53:我们的车到了:大峡谷。<div>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div><div>大峡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市(县级市)北部 72 公里处的天山山脉南麓。它地处库车市阿格乡境内,地理坐标约为东经 83°35′,北纬 42°01′。</div><div>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当地维吾尔语称其为 “克孜利亚”,意为 “红色的山崖”。</div> 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以其独特的地貌闻名。红褐色的山体如燃烧的火焰,笔直耸立,层层叠叠。公园的标志性石碑矗立在入口,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古老与神秘。这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处景观都震撼人心。 真有点好奇,这山体如何形成红色的呢?<div><font color="#167efb">物质基础:</font>库车大峡谷的岩石主要是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四纪沉积形成的红色砂砾岩,属于陆相沉积岩。这些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主要有石英、白云母、黏土岩、砂石等,为红色岩石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br><font color="#167efb">氧化作用:</font>岩石中含有较多的铁矿质,在长期的地质历史过程中,这些铁矿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红色的氧化铁,使得岩石呈现出红褐色。<br><font color="#167efb">地质构造运动:</font>区域地质构造控制了红层盆地的形成和展布,盆地内部的构造线控制了山块格局和基本形态。在漫长的地质时期,该地区经历了多次地壳运动,岩层发生了一系列波状弯曲、断裂和褶皱。这些构造运动使得岩石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同时也为岩石的风化和侵蚀创造了条件。<br><font color="#167efb">风化侵蚀作用:</font>在库车大峡谷形成后,亿万年的风雨剥蚀、山洪冲刷以及重力崩塌等外力作用对峡谷不断进行雕琢和塑造。在差异风化、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松软的岩石被逐渐带走,坚硬的部分则保留下来,形成了如今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等各种形态的红色岩石景观。</div> 16:02,说来也有意思,外面立的是:新疆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而,这里的名字为:天山神秘大峡谷<div>大门一联:</div><div>雾藏岳岳藏谷谷藏洞洞藏千佛</div><div>雲映山山映峡峡映泉泉誉九洲</div><div>这副对联运用了回文和顶针的修辞手法,生动描绘了天山神秘大峡谷的奇幻景观与文化底蕴,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div><div>以"<font color="#ed2308"><b>藏</b></font>"字为纽带,形成"雾→岳→谷→洞→佛"的递进式意象链。</div><div><font color="#167efb">雾藏岳</font>:云雾缭绕遮蔽山岳,暗示峡谷的朦胧神秘。<br><font color="#167efb">岳藏谷</font>:山岳之下隐匿深谷,凸显峡谷的地理奇观。<br><font color="#167efb">谷藏洞</font>:谷中洞穴幽深莫测,呼应喀斯特地貌特征。<br><font color="#167efb">洞藏千佛</font>:洞内或有佛教遗迹(附近的克孜尔千佛洞),点明丝路宗教文化底蕴。</div><div>以"<b><font color="#ed2308">映</font></b>"字串联"云→山→峡→泉→九州"的镜像式空间延展。</div><div><font color="#167efb">雲映山</font>:云霞辉映山峦,渲染峡谷的瑰丽光影。<br><font color="#167efb">山映峡</font>:山体倒映于峡谷水域(如库车河),强化天地一体的视觉震撼。<br><font color="#167efb">峡映泉</font>:峡谷间泉水清冽(如天山雪融水),赋予景观灵动生机。<br><font color="#167efb">泉誉九洲</font>:泉水象征峡谷的纯净灵秀,其美名传扬华夏大地。</div> 天山神秘大峡谷又称库车大峡谷,景区位于天山山脉南麓,库车县城以北 64 公里,国道 217 线 (独库公路) 1025 公里处<br>北侧,库车河畔,平均海拔 1600 米,最高峰 2048 米,峡谷<br>气候宜人,阳光普照,冬暖夏凉,风光无限。大峡谷是由<br>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维吾尔语 “克孜利亚”,意为 “红<br>色山崖”,峡谷呈南北走向,末端稍向东弯曲,全长 3700米,<br>为亿万年风雨剥蚀、山洪冲刷而成,是我国罕见的旱地自然奇观。天山神秘大峡谷景区集天下峡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长,融神、秘、奇、雄、古、幽、为一体,景观奇特,令人神往。峡谷最宽处 53 米,最窄处 0.4 米,仅容一人侧身通过。<br>大峡谷景区开发于 2000 年 3 月,目前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br>区、2005 年 8 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br>峡谷,2012 年 3 月被国土资源部命名 “库车大峡谷国家地质<br>公园”。 16:05:阿艾石窟,进景区不远,见到的第一个点。1999 年 4 月,由牧羊人阿布来提发现。<br>天山神秘大峡谷(克孜利亚峡谷)中一处重要的唐代佛教石窟遗址,其发现为研究丝绸之路佛教艺术、汉文化与龟兹文化的交融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开凿于公元8-9世纪(盛唐至中唐时期),属龟兹佛教艺术晚期遗存。填补了龟兹晚期佛教艺术的空白,为汉文化西传提供了直接证据。打破了“龟兹佛教完全独立于汉文化”的传统认知。<div>照片中的佛像可能是佛教中的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div> 16:09;漫步,见“天境”,在这里,何意?<div>天山神秘大峡谷由红褐色的巨大山体群组成,谷内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有南天门、幽灵谷、月牙峡等景观,峡谷蜿蜒曲折,峰回路转,移步易景,“天境” 一词生动地描绘出这里如天上仙境般的绝美自然景观。</div><div>峡谷内幽静深邃,人在其中宛如蝼蚁,会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谷内还有一些奇特的自然现象,如拂晓或黄昏时会升腾起浓重的白气,有时还会听到奇怪的声响,增添了神秘的氛围,“天境” 也体现了这种神秘幽静的环境特点,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充满神秘色彩的天地;</div><div>峡谷内有始建于盛唐时期的阿艾石窟,窟内的佛教壁画和汉文题记等,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迹赋予了大峡谷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不仅是自然的奇观,也是历史文化的宝藏,“天境” 也可理解为是对这一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特殊地域的一种赞誉,如同仙境般承载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div> 如此“天境”,必须打卡。 16:19:奇峡绝天下<div>峡谷如大地裂开的巨缝,红褐色的岩壁似火。</div><div>“奇峡绝天下” 名不虚传。<br></div> 16:19:天山神秘大峡谷,在独库公路上。 16:20:“峡谷一线天”<div>天山神秘大峡谷,红岩绝壁夹一线天。</div> 16:21:峡谷观景台<div>红色崖壁似火般蔓延,这里是眺望奇景的绝佳地点。</div> 16:22:峡谷奇观<div>红褐色的岩壁似巨兽对峙,</div><div>蓝天一线,这是自然镌刻的壮丽史诗。<br></div> 16:23:峡谷幽径<div>红褐色的峡谷如大地的裂痕,狭窄的路径上人们穿梭其中,头顶一线蓝天,如此自然与人类交织的奇妙画卷,在天山神秘大峡谷中,天天上演。</div> 16:28:到过一些大峡谷,但这里的峡谷:赭红的岩壁如燃烧的晚霞,恐怕国内独一份。亿万年的时光,在这峡谷中镌刻下岁月的篇章,每一道纹理都是历史的书签。 16:29:红岩夹道迎远客,峡谷无声诉岁长。 16:31:赤峡劈天地,旅人驼队行。 16:32:峡谷似大地裂缝,游人如蚁,穿梭在红褐色岩间 。 16:32:峡谷之魅<div>峡谷宛如大地敞开胸怀,红褐色的岩壁似巨人的臂膀,坚毅地挺立着。阳光像俏皮的精灵,从缝隙洒落下来,照亮了峡谷中行人的脸庞,仿佛是峡谷在温柔地抚摸着每一位来客。</div> 16:33:天山情韵<div>“天山情”,镌刻在天山大峡谷的石壁间,仿佛在诉说着对这片壮美山河的眷恋与深情。</div> 16:35:<div>红褐色的岩壁,纹理与孔洞交错,是岁月留下的印记。</div> 红褐色的峡谷似大地的裂痕,陡峭的岩壁层层叠叠。阳光洒下,照亮了谷中行人,自然之美震撼人心。 16:36:峡谷之静<div>峡谷似沉睡巨兽的裂隙,行人悄声走过,唯余寂静回响。</div> 16:38:峡谷深处的静谧<div>踏入这峡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两侧的岩壁如巨人般耸立,红褐色的纹理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阳光从上方的缝隙中挤进来,像舞台上的聚光灯,照亮了这条隐秘的通道。在这里,每一步都能听见历史的回响,每一眼都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人们在峡谷中穿行,如同在时光的长河中漫步,渺小却又充满探索的力量。</div> 16:39:峡谷之脸<div>峡谷两侧的岩壁,恰似两张相对的人脸,在时光中静静凝视。<br></div> 16:39:峡谷似岁月巨人,镌刻时光。 16:40:峡谷清流<div>在这雄浑壮阔的大峡谷中,一股清流宛如大地的血脉,蜿蜒流淌。它在红褐色的岩壁间穿梭,似灵动的银蛇,为这硬朗的峡谷增添了几分柔美与生机。游客们在这奇景中漫步,清流相伴,仿佛在聆听大自然谱写的和谐乐章。</div> 大峡谷中,一股清流蜿蜒,如银蛇穿梭于红褐色岩壁间,为峡谷添生机。 16:41:卧驼峰在大峡谷的右侧山峰,头东尾西,形象逼真,浑然天成,酷似巨大的骆驼。 16:41: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支骆驼商队在穿越这片区域时遭遇了沙暴。在沙暴肆虐之际,商队的领头骆驼带领着整个队伍艰难前行,寻找避风的地方。然而,沙暴越来越凶猛,为了保护商队成员和货物的安全,领头骆驼卧倒在峡谷之中,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狂风和飞沙。 商队最终得以平安度过沙暴,但领头骆驼却因劳累和伤痛永远地卧在了那里,渐渐地化为了一座山峰,形成了如今的卧驼峰。这座山峰仿佛是骆驼的化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峡谷,见证着岁月的变迁。 16:43:来到了阿艾石窟祈福地。 阿艾石窟简介<br>唐,垂拱元年(685),安西四镇沦陷于吐蕃,次年收复,永昌元年(689)吐蕃击斩安西都护阎温古,再破安西四镇,长寿元年(692),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并与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军讨伐吐蕃,十月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并屯汉兵 3 万人镇之。石窟应修造于此时。1999 年夏,封存于一千余年的石窟才重见天日。石窟现存壁画精美,色彩鲜艳,绚丽,人物形象端庄华贵。石窟正壁 “西方净土变” 保存完好,中央主题造像为阿弥陀佛,两侧为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和众多供养菩萨。左右两壁则绘:文殊菩萨、药师佛、卢舍那佛等。更为珍贵的是在众多佛菩萨造像的旁边还保留着清晰的榜题,书写着众多供养人的姓氏,如:申令光、寇俊、寇俊男、李光辉及杨、赵、宋、彭等中原姓氏,在古西域地区众多石窟中绝无仅有,实属罕见。<br> 16:45:阿艾石窟前的静谧<div>在天山大峡谷的怀抱中,阿艾石窟宛如时光的守望者。石窟前,石块堆积如山,那座小小的石像静坐其上,似在诉说千年的故事。红色的石板上,神秘的刻痕如同岁月的密码,等待着有缘人解读。两侧红褐色的岩壁如巨人耸立,阳光从缝隙中洒下,给这片古老的土地披上一层神圣的光辉,静谧中尽显历史的厚重与庄严。</div> 16:47:红褐色的岩壁如巨兽利齿般交错,缝隙间透出神秘气息。谷中绿意点缀,红绸飘动,仿佛诉说着古老的故事。<div>传说,唐朝时有 12 名中原汉僧到西域传经,历经艰辛来到龟兹,在寻找佛缘圣山时进入了大峡谷,从此化羽成仙升入天界。</div> 成吉思汗挥师西域时,古龟兹王携带财宝而逃,王氏贵族藏进大峡谷,并将财宝藏于洞中,还封闭了洞口,免遭元兵搜捕。这些传说为大峡谷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也让人们对这片土地的过去充满了遐想。 16:49:天山琼阁<div>是对新疆天山神秘大峡谷内独特地貌的赞誉,形容其景色如同仙天琼阁般壮美。</div> 16:49:天山神秘大峡谷的岩壁上,裂缝与折皱纵横交错,似岁月镌刻的沧桑印记,诉说着千万年的地质变迁。 16:54:盖世谷<div>天山大峡谷中的盖世谷是一处极具特色的景点。它是主谷旁的一条支线峡谷,传说是猴王出世的地方,增添了神秘色彩。</div> 16:55:进入盖世谷,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谷内狭窄幽深,两侧是陡峭的红褐色岩壁,岩石纹理独特,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迷人的光影效果。谷中多有曲折,峰回路转,步行其中,犹如在探索一个未知的神秘领域。走到山谷尽头,会看到被倒塌的巨石堵死,形成了独特的 “一线天” 景观,抬头仰望,天空仅成一线,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16:56:盖世谷<div>盖世谷中,浅浅水流如银带蜿蜒于红褐色岩壁间,在阳光照耀下闪烁微光,为这粗犷的峡谷增添了一丝灵动之美。</div> 盖世谷中,有泉潺潺。其流浅浅,若丝缕之柔,悄然而出,蜿蜒于赤岩之间。 16:58:盖世谷深处<div>据查,此佛像是唐代的石雕佛像。</div><div>盖世谷深处的佛像放在那里可能有以下原因:</div><div><font color="#167efb">宗教修行需要</font>:从宗教角度来看,深山幽谷往往被视为具有特殊的灵性和宁静氛围,适合作为宗教修行和供奉佛像的场所。盖世谷的深处幽静深远,人迹罕至,能为修行者提供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环境,便于他们专注于宗教冥想和修行,以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br><font color="#167efb">受佛教石窟影响</font>:龟兹地区佛教文化盛行,有众多佛教石窟。盖世谷佛像可能受当地佛教石窟文化传统影响,选择在谷深处营造佛像,以延续和表达对佛教的虔诚与尊崇。<br><font color="#167efb">躲避自然灾害</font>:峡谷深处相对隐蔽,能在一定程度上躲避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对佛像的侵蚀和破坏,有利于佛像的长期保存。此外,将佛像放置在深处,也可能是为了避免被战争、社会动荡等因素所波及,起到保护佛像的作用。<br><font color="#167efb">象征意义</font>:在佛教文化中,深处的位置可能象征着佛法的深奥和神秘,需要人们经过一番探寻和修行才能领悟。</div> 16:58:这里已经是大峡谷的“底”了,到这里,就回头了。 17:14:出大峡谷<div>大峡谷,是大地的裂痕,也是自然的奇迹。<br>穿梭其中,仿佛置身于时光隧道,红褐色的岩壁如历史书册,诉说着亿万年的故事。每一步都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每一眼都是对造化神奇的敬仰。离开时,满是对这壮美景观的留恋。</div> 17:17:<div>总要经历一些曲折,人生才会越走越宽。</div><div>上小红书,记录你的独库公路之旅。</div><div>哎,我还没有把我游天山神秘大峡谷的,上小红书呢!</div><div>噢,看看我们走的独库公路吧。</div> 18:02:出天山神秘大峡谷,行驶在独库公路上。 18:31:车行驶在库车独库公路,两旁是巍峨的山脉,岩石与绿植相映。公路如丝带蜿蜒,红白相间的路锥守护着旅途。蓝天白云下,独库之美,令人心醉。 18:44:大小龙池<div>西王母夏宫传说:</div><div>相传西王母经常在天山一带巡视云游。有一天,她巡游到天山南部,看到高山之间有两个一大一小的湖泊,碧波荡漾,形似天池,背靠铁力买提高峰,南临库车河大川,风光无限。西王母心情大好,将其视作外出巡视南天山的夏宫,此后每年都会带着大队人马来到这里休养游玩。据说每当旭日东升及夕晖照耀时,大小龙池湛蓝的湖水中便会出现一道形若游龙的金光,西王母遂将其命名为龙池,大的为大龙池,小的为小龙池。</div> 18:45:一池浓墨映天山<div>郭沫若曾在 1971 年 9 月 16 日随同柬埔寨宾努亲王登临天山天池时,赋诗一首。诗中 “一池浓墨盛砚底,万木长毫挺笔端” 一句与 “一池浓墨映天山” 有相似的意境,但并非同一表述。</div> “一池浓墨” 形象地写出了大龙池湖水的颜色和质感,大龙池的湖水由天山雪水融汇而成,水域宽阔,清澈见底,在不同的天气和光线下,湖水会呈现出深邃的蓝绿色,如同浓墨一般凝重、深沉,给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美感。<div>“映天山” 则描绘出湖水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将周围连绵的天山山脉、皑皑雪山、蓝天白云以及岸边的绿草、云杉等景物完美地倒映在水中,湖光山色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展现出大自然的壮美和神奇,让人们仿佛置身于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卷之中。</div> 18:48:大龙池<div>大龙池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县大龙池旅游风景区,在 217 国道南侧,处于库车北部 120 公里的天山深处,紧邻国道,海拔约 2390 米。</div><div>为什么是“英雄开路”?</div><div><font color="#ed2308">战略意义</font><br>独库公路的修建最初是出于国防战备的考虑。它连接了新疆南北,将原来从乌鲁木齐到库车需要绕经的 1000 多公里路程缩短了一半,大大提高了南北疆的交通机动性,对于巩固国防、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div><div><font color="#ed2308">地理挑战</font><br>这条公路穿越天山山脉,沿线地形极其复杂,有崇山峻岭、深川峡谷,还要跨越多个冰达坂(高山积雪地带)。例如,哈希勒达坂海拔 3400 多米,玉希莫勒盖达坂海拔 3200 多米,这些地方气候恶劣,常年积雪,施工难度极大。</div><div><font color="#ed2308">艰苦条件</font><br>当时的施工条件极为艰苦,机械设备匮乏,很多工作都要靠人力完成。筑路官兵们面临着高寒缺氧、物资匮乏等重重困难。在海拔高的地方,空气稀薄,施工人员往往要忍受强烈的高原反应,同时还要在低温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div><div><font color="#ed2308">牺牲奉献</font><br>1974 年开始修建,1983 年 9 月建成通车,在这近 10 年的建设过程中,有 168 名解放军战士因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龄最大的 31 岁,最小的 16 岁。这些年轻的战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这条公路,他们是真正的英雄。</div><div><br></div> 为什么是:此生必驾、不枉此生?<div>多样景观<br><div>独库公路纵贯天山南北,沿途可以欣赏到雪山、草原、森林、湖泊、峡谷等几乎所有的新疆自然景观类型。</div></div><div>四季之美<br>由于独库公路地形起伏大,不同路段海拔差异显著,在一天之内甚至可以体验到四季的变化。从绿意盎然的夏季草原,到白雪皑皑的冬季雪山,这种独特的体验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到。</div><div>驾驶乐趣<br>独库公路蜿蜒曲折,道路险峻,对于自驾爱好者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和驾驶乐趣。公路上有许多盘山公路和陡坡,驾驶过程中需要全神贯注,能够充分体验到操控车辆的快感。<br>同时,沿途设置了多个观景台和停车区,方便游客停车欣赏美景、拍照留念,让自驾过程既有刺激的驾驶体验,又有悠闲的观景享受。</div> 大龙池:水面面积约 2 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山上白雪皑皑,终年不化,雪线以上生长着名贵中药材雪莲。山下青杉翠柏,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牧民的毡房点缀其间,构成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大龙池的水主要靠天山融雪及山间降雨补给。<div>小龙池:距大龙池 4 公里,水域面积是大龙池的十分之一,湖水碧绿,池中水草茂盛,在阳光照射下,出水口附近的浅水区湖水会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奇幻色彩。</div> 18:50:大龙池静卧于天山深处,湖水如镜,倒映着巍峨群山,独库公路蜿蜒而过,尽显壮美。 18:51:在天山的怀抱中,大龙池宛如一颗遗落人间的蓝宝石。独库公路像一条丝带,轻绕过池边,连接着现实与梦幻。 <p class="ql-block">大龙池,视频</p> 18:53:独库公路蜿蜒于山水之间,一侧是峻峭山峦,一侧是宁静湖水,尽显壮美。 19:00:独库公路穿梭于崇山峻岭间,如巨龙蜿蜒,尽显磅礴气势。 19:14:独库公路上,中国地图的彩绘在山壁上熠熠生辉,彰显爱国情怀。 19:28:独库公路仿若被自然刁难的丝带,缠于嶙峋群山。S 弯似恶意死结,群山以陡坡、崎岖地势考验。 <p class="ql-block">行驶在独库公路</p> 19:58:行驶到巴音布鲁克景区的入口。<div>天鹅雕塑象征着巴音布鲁克地区丰富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当地的天鹅湖,那里是众多野生天鹅的栖息地。</div> 19:59:G217 国道,也就是独库公路,串联起巴音布鲁克、独山子等独特、美丽的地方。 20:19:行驶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境内。<div>区间测速是指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基于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div> 20:20: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公路上,时光仿佛被拉得很长。道路笔直地延伸向远方,如同一条通往天际的丝带。两旁是广袤无垠的大地,稀落的电线杆像是孤独的守望者,默默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辽阔与宁静。 20:37:今天八月半,中秋节。<div>和静公路,旷野无垠。明月高悬,清冷光辉洒落,公路似银带,宁静致远。</div> 20:39:巴音郭楞和静县的草原上,圆月高悬,几座蒙古包静立,草原的夜静谧而祥和。 20:39: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草原上,圆月当空,几座蒙古包点缀其间,草原的夜晚宁静而美好。<br> 20:40:草原之上,明月依旧高挂,清冷的月光洒在广袤的大地上,静谧的氛围愈发浓厚,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 20:44: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的公路上,月亮宛如一位羞涩的仙子,缓缓西沉。月光轻柔地洒在连绵的山脉和广袤的大地上,似一层银纱,营造出静谧而悠远的氛围。 21:00:独库公路是新疆的一条著名公路,从独山子到库车,纵贯天山南北,全长 561 公里。这条公路沿途有壮丽的山脉、深邃的峡谷、清澈的河流等自然景观,由于其地势险峻、风景绝美,被誉为 “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独库公路:大地的诗章<div>独库公路宛如一条巨龙,蜿蜒于雄伟的山脉之间。2024 年 9 月 17 日的阳光,为它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公路护栏的蓝与白,在这壮丽的自然景观中,如同跳跃的音符。远处的山峰似沉默的巨人,静静守护着这条传奇之路,每一处曲折都诉说着独库公路的壮美与坚毅。</div> 晚上,约九点半,我们抵达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城,在西部情酒店此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