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青树坪贞节牌坊位于湖南省双丰县青树坪镇经楚村,这座贞节牌坊建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是当旭人奉旨为故儒郭氏缵之妻李氏建造的贞节坊。</p><p class="ql-block"> 牌坊高7.3米,宽6.8米,采用四柱二门三楼式结构。四柱立于四个长约2米的须弥座上,以6个抱鼓石将立柱牢牢护往,鼓上倒柱垂兽,下镇石龟,用8根粗大横枋将四柱连接,每根横枋都有浮雕。楼盖为庑股式,以整块巨石雕凿,正中有葫芦型宝顶压脊,雨端有脊兽,楼盖四兽头翘嘴张,呈仰天长啸状。</p><p class="ql-block"> 该牌坊的建造工艺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座牌坊用107块青石,不用灰浆灌缝衔接,全靠集榫卬结合;二,是全坊雕刻的人员,动物,花草,祥云,器物等造型优美,动感强烈,技艺精湛。尽管在文革期间牌坊的石匾被掩盖,但牌坊仍较为完好地保留至今,展现了精湛的石雕艺术。</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 贞节牌坊在古代是用来表彰那些在丈夫去世后不改嫁或殉葬的女性。起初,女性在夫死后多自愿守寡,但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未期,理学兴盛,贞节牌坊逐渐成为压迫女性的工具。大户人家和官员都以拥有贞洁牌坊为荣,甚至有女性被逼守寡或饿死。青树坪贞节牌坊的建造背景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和道德观念。</p><p class="ql-block"> 贞节牌坊在清朝时期,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女性的贞节观念被推崇。政府的地方官员通过建立贞节来表彰那些守节的妇女,以此作为道德示范。林春娘的事迹被广泛传播,成为当地乃至全国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关于林春娘的传说中,林春娘在她丈夫去世后如何坚持照顾婆婆,生活虽然艰但她始终不离不弃,她的孝行感动了乡里,最终得到了朝廷的表彰和牌坊的建立。此外,还有传说称大甲城曾遭遇匪患,林春娘的孝行感动了天神,导致降雨解围,进一步提升了她的声关誉。</p><p class="ql-block">现状与保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青树坪的贞节牌坊至今仍屹力不倒,成为当地的历史文化标志。牌坊不仅仅是林春娘事迹的象征,也是当地村民对传统美德的一种纪念。牌坊的保存状况良好,反映了当地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保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