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耳鸣

太极者

<p class="ql-block">每个人均有生理性耳鸣的感受,超过生理限度者成为症状,作为耳鸣症状尚需排除幻听和头鸣,传导性耳聋患者耳鸣为低音调如机器轰鸣,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耳鸣多为高音调如蝉鸣,一些耳部相邻组织病变或全身病变均可引起耳鸣,尚有一些耳鸣目前查不出实质性病变的依据,常与休息、情绪有关, 其症状分析如下</p><p class="ql-block">他觉性耳鸣</p><p class="ql-block">1.血管性 如耳周围动、静脉瘘。</p><p class="ql-block">2.肌源性 如腭肌痉挛、镫骨肌痉挛,耳鸣为“格、格”样的痉挛声。</p><p class="ql-block">3.气流性 如咽鼓管异常 开放的呼吸气流声 。</p><p class="ql-block">4.其他 如颞下颌关节囊松弛的关节噪声。</p><p class="ql-block">主观性耳鸣</p><p class="ql-block">1.耳部疾病引起 如耵聍栓塞、非化脓性及化脓性中耳炎、咽鼓管阻塞、耳硬化症、梅尼埃病、听神经瘤、噪声性聋、中毒性聋、老年性聋等,梅尼埃病的耳鸣在眩晕发作期加重。</p><p class="ql-block">2.全身性疾病引起 如血压过高或过低、动脉硬化、贫血、白血病、肾病、糖尿病、毒血症、烟酒过度、中毒、更年期等。</p><p class="ql-block">3.心理因素引起 如工作压力、情绪等。</p><p class="ql-block">4.其他因素引起 如睡眠障碍等。</p><p class="ql-block">目前由于心理因素、睡眠障碍等非耳源性因素引起的耳鸣明显增多。</p><p class="ql-block">耳鸣患者的注意事项主要包括克服不良习惯、避免精神紧张、远离噪音等,饮食方面要减少脂肪摄入,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另外,耳鸣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p><p class="ql-block">一、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1、克服不良习惯:耳鸣患者需要避免饮酒、抽烟、经常饮用咖啡等不良习惯,以免使症状加重;</p><p class="ql-block">2、避免精神紧张:耳鸣患者还需注意避免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焦虑等,以免引起心理障碍,从而使耳鸣加重,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减轻耳鸣症状;</p><p class="ql-block">3、远离噪音:长时间暴露在噪音大的环境下会导致听力下降和耳鸣加重,因此,工作在高强度的噪声环境中的人群要注意防护,此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避免长时间大音量使用耳机;</p><p class="ql-block">4、保证良好的情绪和睡眠:耳鸣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情绪,尽量保证夜间11点至凌晨6点之间处于睡眠状态,并保证睡眠质量,避免熬夜、急躁情绪,不宜过于兴奋、悲伤,否则可能会加重耳鸣症状。</p><p class="ql-block">二、饮食</p><p class="ql-block">1、减少脂肪摄入:要减少脂肪的摄入,大量的脂肪会使血脂变高,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大,从而引起动脉硬化,还应该少吃各种动物内脏、肥肉、奶油、油炸食物等富含脂类的食物,保持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多喝水;</p><p class="ql-block">2、含铁的食物: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和延缓中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可选择紫菜、虾皮、黑木耳、黑芝麻等含铁丰富的进行食用。</p> <p class="ql-block">持续性耳鸣:</p><p class="ql-block">这种耳鸣的声音通常持续存在,不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消失或改变。</p><p class="ql-block">可能原因:持续性耳鸣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疾病(如梅尼埃病)、听神经瘤、噪声性听力损失、药物副作用(如某些抗生素或利尿剂)、高血压、动脉硬化等。此外,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和某些生活习惯(如过度使用耳机、长时间暴露于噪声环境)也可能导致持续性耳鸣。</p><p class="ql-block">治疗方法:治疗持续性耳鸣的方法因病因而异,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声治疗(如使用白噪声机)、针灸、按摩等。对于某些患者,改变生活习惯或工作环境也可能有助于减轻耳鸣症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节律性耳鸣:</p><p class="ql-block">节律性耳鸣的声音通常与患者的心跳或脉搏同步,表现为一种与心跳节律一致的搏动性声音。</p><p class="ql-block">可能原因:节律性耳鸣通常与血管性疾病有关,如颈静脉球体瘤、高血压、动脉硬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血流速度加快或血管壁异常振动,从而产生与心跳同步的耳鸣声。</p><p class="ql-block">治疗节律性耳鸣的关键在于针对其潜在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颈静脉球体瘤,可能需要手术切除;对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则需要通过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控制病情。</p> <p class="ql-block">脾胃虚弱耳鸣与痰湿耳鸣是中医理论中两种不同的耳鸣类型,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上。</p><p class="ql-block">脾胃虚弱耳鸣</p><p class="ql-block">1. 病因:脾胃虚弱耳鸣通常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清阳之气不能上升,耳窍失养所致。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从而导致耳鸣。</p><p class="ql-block">2. 症状:脾胃虚弱耳鸣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乏力、面色苍白等脾胃虚弱的症状。耳鸣声音可能较轻,但持续存在,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p><p class="ql-block">3. 治疗方法:治疗脾胃虚弱耳鸣,应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为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如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可以健脾益气,提升清阳之气,从而改善耳鸣症状。</p><p class="ql-block">痰湿耳鸣</p><p class="ql-block">1. 病因:痰湿耳鸣则是由于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畅,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所致。痰湿的形成与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脾失健运则水湿内停,聚而成痰,痰湿内阻则气机不畅,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引发耳鸣。</p><p class="ql-block">2. 症状:痰湿耳鸣常伴有头晕目眩、胸闷脘痞、痰多色白、肢体困重、舌苔白腻等痰湿内阻的症状。耳鸣声音可能较重,且伴有耳内闷胀感。</p><p class="ql-block">3. 治疗方法:治疗痰湿耳鸣,应以化痰祛湿、行气通窍为原则。常用的中药方剂如二陈汤、温胆汤等,可以化痰祛湿,行气通窍,从而改善耳鸣症状。</p><p class="ql-block">总结</p><p class="ql-block">脾胃虚弱耳鸣与痰湿耳鸣在病因、症状以及治疗方法上均有所不同。脾胃虚弱耳鸣主要是由于脾胃功能不足导致气血生化无源,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而痰湿耳鸣则是由于痰湿内阻导致气机不畅,清阳之气不能上达于耳。在治疗上,脾胃虚弱耳鸣应以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为原则;而痰湿耳鸣则应以化痰祛湿、行气通窍为原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