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巨紫荆还是南欧紫荆? <br> -2025.4.20日摄自镇江北路人行道树乔木-</h3> <h3>•巨紫荆(Cercis gigantea cheng & Keng f.)是豆科、紫荆属植物。落叶乔木,树冠伞型,因树形高大、花同紫荆而得名巨紫荆。胸径可达55厘米,高达20米。单叶互生、薄革质,叶心形或近圆形,全缘;幼叶紫红色,成叶绿色,叶柄红褐色。大树树皮呈灰黑色,有纵裂纹,新枝暗紫绿色。总状花序,花期3-4月,先叶开放,簇生于老枝上,花冠紫红色,形似彩蝶。果期10月,荚果条形,呈紫红色。种子深绿色,近圆形,5-11粒,扁平。<br>分布于中国浙江、安徽、湖北、河南、贵州、广东等地,南京、杭州、泰安等地有栽培。一般生长在海拔300-1200米的阳坡山麓、山沟。巨紫荆材质优良,质地致密,韧性好,抗腐性强,可供建筑及家具用材。<br>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有活血行气、消肿止痛、祛瘀解毒之功效。<br>巨紫荆享有“像法桐一样高大、似樱花一样灿烂”的美誉,适应在城市道路、河岸等环境下生长,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h3> <h3>•4.19崂山之巅观赏野杜鹃~<br> -@若风摄影2025.4.19日- </h3> <h3>•崂山 紫萁<br> -@蓝摄影2025.4.19日- </h3> <h3>•盆植玉竹<br> -@民子栽培摄影2025.4.19日-</h3> <h3>•农大校园的牡丹园<br> -@新梅摄影2025.4.18日- </h3> <h3>•东江路的双樱花<br> -2025.4.18@曹振华摄影 </h3> <h3>•@耐冬之花 摄影2025.4.17日 </h3> <h3>•@莹盈摄影2025.4.18日 </h3> <h3>•4月17日,最高气温33.3摄氏度,刺槐的花苞也绽露出来,再过十天差不多就能开花。而我历经十二年搞出来的新品种槐花,在去年五月终于开出满意的花朵,介于白花与紫花之间,有点粉,有点红,有点月白,真的还不错,等进一步繁育,性状没有大的变化,就可以定名推广。话说回来,第一次有这想法,是2012年去六汪镇,路过五道口时,见到了紫色的刺槐,就开始研究与白花的杂交,历尽多次挫折,直到2015年才得到了三粒种子。2016年满怀希望抪种,仅出苗一棵。万般呵护照顾,终成正果,至今原种树已长到胳膊粗,并分株成功,新的品种基本成型,为这个世界增添一丝美丽,也蒜不枉此生。<br> -@韩小千2025.4.17日朋圈- </h3> <h3>在“寻找大连1000种树”活动的推动下,我们与大连公园植物研究所及大连真人图书馆携手合作,进一步探索大连的树木世界。最近,我们惊喜地发现了两种新的刺槐品种,它们或是自然变异,或是杂交的产物。其中之一便是大连锯齿刺槐。这种独特的刺槐品种,其小枝呈现出强烈的锯齿状,与我们之前所知的曲枝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f. tortuosa)的弯曲枝条大相径庭。<br><br><br>若将大连锯齿刺槐的枝条进行嫁接试验,并经过三年的观察,若其性状稳定,便可培育出一种新的栽培品种。我们已为其构思好名字,即大连锯齿刺槐。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我们初夏时节再次前往查看时,却发现这一片的树木已被砍伐,我们的新品种梦想也因此破灭。<br>另一方面,今年5月,我们在大连的一个林木苗圃中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刺槐品种——大连粉花刺槐。与常见的开白花的刺槐不同,这种刺槐的旗瓣上带有淡淡的粉红色,宛如一位害羞的少女。我推测这株树可能是红花刺槐与刺槐的自然杂交产物。若对其进行大量繁殖,并在三年后其性状保持稳定,那么它便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品种,我们可以称之为大连粉花刺槐(Robinia × ambigua cv. Dalian Fen)。 </h3> <h3>•贮水山最后的百年樱花树<br> 在贮水山108蹬最上端北边,仅剩一棵日本人1915年栽种的樱花树,百年沧桑,仍绚丽绽放着。<br> 据资料,这株百年樱花为白妙樱,花重瓣,花蕾浅粉色,花白色,为樱花中上品。<br> -@一粟2025.4.17日朋圈-</h3> <h3>•八大湖海棠秋千|两株花开白牡丹·<br> 引自舒元舆《牡丹赋》:<br>赤者如日,白者如月。<br>淡者如赭,殷者如血。<br>向者如迎,背者如诀。<br>坼者如语,含者如咽。<br>俯者如愁,仰者如悦。<br>袅者如舞,侧者如跌。<br>亚者如醉,曲者如折。<br>密者如织,疏者如缺。<br>鲜者如濯,惨者如别。<br> -@柳已青2025.4.17日- </h3> <h3>•罕见!西海岸发现一棵白花紫荆·<br> 小区里的紫荆花开了!有开紫红色花儿的常见紫荆,也有开白色花的白花紫荆。<br> 白花紫荆是紫荆的变型,因为个别基因发生了变异,于是一些个体花的颜色由紫色变成了白色。白花紫荆比较罕见,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br> -摘自2025.4.16日@海边小屋的植物笔记 公众号-</h3> <h3>•石斛开花<br> -济南@常青藤栽培4.14日朋圈-</h3> <h3>•文冠开花<br> -@湿地芦苇摄影李村艺术学校2024年引进- </h3> <h3>•紫花地丁和白花地丁是两种不同的植物,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花色、药用价值、生长习性以及植株形态等方面,下面我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br>花色差异:<br>紫花地丁:花朵通常为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较淡并带有紫色条纹,花色较为鲜艳。<br>白花地丁:花朵主要为白色,带淡紫色脉纹,花色淡雅。<br>药用价值:<br>紫花地丁:在中药领域,紫花地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和抗感染的功效。它被广泛用于治疗黄疸、痢疾、乳腺炎、目赤肿痛、咽炎等症状,外敷还可治疗跌打损伤、痈肿和毒蛇咬伤。<br>白花地丁:同样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等症状。此外,它还有消瘀消肿的效果,可用于治疗疮毒红肿、狂犬咬伤等。<br>生长习性:<br>紫花地丁:适应性相对广泛,可以在多种环境下生长,包括温暖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并具有较好的耐旱能力。<br>白花地丁:更偏好湿润的气候条件,能够在半荫或阴湿的环境中生长,对土质要求不高。<br>植株形态:<br>紫花地丁: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高4~14cm,叶片下部呈三角状卵形或狭卵形,上部者较长,呈长圆形、狭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花中等大,蒴果长圆形。<br>白花地丁:同样是多年生草本,无地上茎,但植株高度可能达到20厘米,根状茎短而稍粗,垂直,深褐色或带黑色。叶基生,长圆形、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边缘生波状浅圆齿或有时近全缘。花中等大,白色,带淡紫色脉纹;蒴果长约1厘米。<br>综上所述,紫花地丁和白花地丁虽然同属一个大类,但在花色、药用价值、生长习性和植株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不同环境和需求下具有各自的独特价值和用途。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