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汉世祖陵记

了然居士

<p>谒汉世祖陵记</p><p><br></p><p>文/邳州刘志平</p><p><br></p><p> 唐代刘希夷谒《汉世祖庙》的诗文,其中:“运开朱旗后,道合赤符先,宛城剑鸣匣,昆阳镝应弦”,道出了世祖戎马倥偬,浩气冲天的匡扶汉室的雄心和壮志。全诗道岀了世祖一生的丰功伟绩,也道出了世祖的儒雅和豪迈。东汉王朝延续了前汉的“轻徭薄赋”而生养休息政策,重现了大汉雄风和威严。</p> <p>  “昆阳雷雨战犹酣,赤符魂归锁玉函,今日陵原回首处,看他烟树绿毵毵(古.无名氏)。在开创了“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光武中兴”盛世后,薨后葬于孟津县白鹤镇铁榭村,在导游的介绍下,使我略略地了解了原陵神奇的景象。</p> <p>  在中国传统的风水和所有的帝陵中,世祖原陵是仅有的,独树一帜的葬陵风格,违背了中国传统风水文化而采取的“枕河蹬山”的,一反常规的建陵方式。这一现象充满了神奇性,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色彩,令人百思不得其解。</p> <p>  “黄河渡口人,北邙山下路,但见冢累累,无地栽松树”(清.施闰章),邙山是秦岭山脉的肴山余脉,沿黄河南岸往东绵延百多公里,是中国最著名的墓葬文化的代表,“生在杭州死葬北𠨑”是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的最大愿望的风水宝地。</p> <p>  登上岗阜北眺黄河,犹如玉带神龙,头隐尾藏只现身,湿地绵绵,群鹤飞舞,雪白的羽毛,掠过蓝天緑树,鹤鸣阵阵,敲响了天赖之音,东望西观,远望茫茫邙山,绵延起伏似丘陵而比丘陵高的山脉中,松涛阵阵,翠绿荫荫,树立苍云,谷水潺潺,山清岭秀确实使人神清气爽,令人犹往神韵。</p> <p>  原陵就是在这神奇的环境下“枕河蹬山”,是指头枕黄河,脚蹬邙山陵墓殡葬现像,它是造就了原陵众多的神奇景观,还是自然的神秘力量所使然呢,陵园的种种神秘的现象,就连傲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也无法释解。</p> <p>  原陵内一千多棵的古柏,组成了世祖仰卧的姿态,头像躯体,形象逼真,在众多的古柏丛中,每当天蓝气清之时,霞蔚风息之际,在晨曦的衬托下,一股股紫烟冉冉升起,轻轻的笼照在陵园上空,使陵园紫烟缭绕并上下翻滚,黄瓦红墻,甬像碑冢犹如神境,当地的村民说,这一现象的岀现,必定是风调雨顺的丰收之年。</p> <p>  因导游限制的时间,只能略略的走马观花,无法领略这一美景,可遇不可及的心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等无暇之余,如果有缘的话,再观原陵的种种奇观和神秘现象。现在只有带着遗憾的心情离开了世祖陵园。</p> <p class="ql-block">原创作品,抄袭必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