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凌晨五点,窗玻璃被第一声雷劈开裂痕般的光。闪电窜过楼间缝隙时,我正对着手机屏幕调闹钟,青白的光映得人脸发蓝。</p><p class="ql-block">紧接着滚雷闷在云层里炸开,像有人攥着一把碎玻璃在天顶来回划动。楼下传来急促的收晾衣杆响动,大概是哪位早起的邻居被雷声惊到,匆匆收拾着阳台的物件。天气预报说北京今日有十级强风,此刻望着窗外淅沥的雨线,忽然想起那年在奥森跑步时遇到的沙尘暴,但愿这样的天气里,所有赶路的人都能寻得一处安稳。</p> <p class="ql-block">跑步群的消息在六点准时弹窗,二十几条未读语音里混着此起彼伏的“下雨偷懒”“雷劈暂停”,平时总在五点半打卡的“晨跑狂人”老黄发了张窝在沙发喝热茶的照片,配文“听雷比配速更养生”。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有人翻出去年光谷马拉松淋雨冲刺的视频,有人安利起防水跑鞋,话题从配速聊到宜昌马拉松的路线,又不知怎的拐到“被暴雨浇透的补给站香蕉有多滑”,七八个对话框同时跳动,像极了雨天里躲在屋檐下躲雨的雀群,叽叽喳喳地把潮湿的晨光啄出了暖意。</p> <p class="ql-block">我盯着手机屏幕笑了笑,转身走向客厅角落的瑜伽垫。最近迷上的室内原地跑总被妻子笑称“跑步机的平替”,可脚掌起落间能听见窗外的雨声渐密,倒比对着健身房的冷白灯光更有滋味。八公里跑到第六公里时,雷声已经远了,只剩雨点簌簌敲着防盗网,像谁在轻轻叩门。掐着时间停下运动,冲澡时忽然想起以往的晨跑总被雨天打乱计划,自从跟着周老师和田旭学会了室内原地跑以后,如今却能在方寸之地跑出自己的节奏,倒也算是岁月馈赠的从容。</p> <p class="ql-block">上午的课结束得刚好,接岳父出院时正值黑云压城。老人坐在副驾上望着翻涌的铅灰色云层,忽然说:“周老师小时候最怕打雷,总躲在被子里数闪电。”我握着方向盘笑,想起今早打坐站桩时,雷声穿窗而入,竟也能渐渐沉下心来——原来人真的会被岁月磨出铠甲,从前需要躲避的风雨,如今竟能化作窗边听雨的闲情。</p> <p class="ql-block">在医院楼下等电梯时,抽空在自己组建的宜昌马拉松的临时群里,快速敲下明天的行程:“12日晨各自出发去长城酒店报到,下午领物聚餐后统一参观镇江阁,晚餐安排在滨江路老馆子……”指尖在屏幕上飞舞时,忽然想起儿子去年在三峡大学门口等我们的样子,穿一件洗旧的篮球背心,脖子上挂着校园卡,说“你们跑你们的,我正好在图书馆复习”。嘴上应着“知道你忙”,心里却偷偷盼着赛道边能闪过他匆匆赶来的身影——父母对孩子的牵挂,大抵就像马拉松的终点,明知会在那里相遇,却还是忍不住在每一公里都多望两眼。</p> <p class="ql-block">明天陈总和张院长会从北京、武汉赶来,算起来自去年武汉马拉松一别,竟已有大半年未见。那时我们挤在酒店房间里研究路线图,张院长举着手机里的配速表笑说“这次谁先撞墙谁请热干面”,如今想起,竟比完赛奖牌更让人期待。跑友间的情谊总这般简单,不必日日联络,却在每一次赛道相聚时,能从彼此的喘息里读出重逢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雾气渐浓时,雨不知何时停了。阳台上的晾衣杆还滴着水,在渐暗的天光里划出细碎的银线。翻开笔记本准备备课,忽然听见窗外传来一两声清脆的鸟叫——原来雷雨过后,连风都带着新叶的清润。明天的行程表静静躺在备忘录里,像一段等待被踏响的起跑线,而此刻的案头,茶香混着雨后的潮气,倒比任何赛前准备都更让人安心。</p> <p class="ql-block">或许生活就该这样,在雷声与雨声里守住自己的节奏,在相聚与离别间藏好期待的温度。就像此刻的室内原地跑,方寸之间也能跑出风的轨迹;就像明日的宜昌马拉松,无论晴雨,总有人在终点等你,笑着递上一句:“好久不见,我们又一起跑完了一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