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苑漫步 (440班语文综合性学习2025.4.8)

一米阳光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历史和灵魂的结晶。通过古诗,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风貌与变迁,洞察人情世故,体味生活的真谛。古人在千百年前寄予诗词中的情感与思想,令人动容。 <p class="ql-block">老师提前布置,安排任务,四名大组长(王嘉诚,候思捷,刘洁颖,任宸萱)精心部署,组织协调,各组成员积极参与,互相配合,呈现出一堂精彩的“古诗苑漫步”的语文活动课。</p> <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优秀诗集作业展</p><p class="ql-block">每位同学根据作业要求,每一主题各选两首诗,图文并茂,自拟题目,自创诗集。</p> <p class="ql-block">闫儒萱的作业被评为“最佳诗集”!</p> <p class="ql-block">第二篇章:古诗艺术呈现</p><p class="ql-block">各小组从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表演</p><p class="ql-block">1.小组齐诵各组自选古诗</p><p class="ql-block">2.小组代表对古诗做品析</p><p class="ql-block">3.不同艺术形式表演古诗</p><p class="ql-block">4.小组代表再做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各组派出代表提前抽签,决定表演出场顺序。</p> <p class="ql-block">主持人:刘钰涵 郎怡萌</p><p class="ql-block">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岁月匆匆掠过,唯有诗词驻足人间。对故乡的思念,对国家的忠诚,多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五千年的浪漫!</p> <p class="ql-block">有一位将领,他在牢房中写下不朽诗篇,有一位英雄,他用不屈谱写坚韧,他多年来不分阴晴,为收复中原转战南北。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岳飞。</p><p class="ql-block"> 请欣赏第一组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一组齐诵《满江红》</p> <p class="ql-block">郎怡萌代表小组做赏析:</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走进岳飞,景仰岳飞,不仅仅是因为他身经百战,武艺高强,带领人民和国家收复中原。还因为他一心为国,在身陷囹圄之时,还以国家大局为重,用自己的践行实现了精忠报国的平生夙愿。今天我们重温这首气吞山河的史诗,就是希望能够再一次聆听这位民族英雄的伟大心声,感受那颗来自峥嵘岁月的赤子之心。</p> <p class="ql-block">赵梓君钢琴演绎《满江红》</p> <p class="ql-block">闫儒萱以绘画作品呈现</p><p class="ql-block">整幅画线条流畅且富予变化,以刚劲之势和生动的造型,传达出岳飞的威严和豪迈之气,足可见该学生绘画的功底和对诗文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李威翾代表小组做总结:</p><p class="ql-block">一组同学以绘画,钢琴曲的形式生动再现了岳飞的英勇。一抹抹的色彩,一曲曲的旋律,无不诉说着这位爱国将领的英雄之志,和那段峥嵘岁月的不朽过往。</p> <p class="ql-block">一组同学的精彩展示,让我们从不同形式中感受到了一位爱国将领的赤诚和忠良,令人回味良久,为之动容。有一首诗,它是音乐与情感的完美融合,它双向叙事,命运共鸣。让人在叹惋的缝隙为之动容。有请第二组为我们带来《琵琶行》。</p> <p class="ql-block">二组齐诵《琵琶行》</p> <p class="ql-block">刘纹侨代表二组做赏析</p><p class="ql-block">《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经典长篇叙事诗。诗作先绘琵琶女高超技艺与悲凉身世,“弦弦掩抑声声思”诉尽沧桑。再融入自身贬谪之苦,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深沉喟叹,借音乐与人生境遇的交织,触动千古读者的心弦,展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p> <p class="ql-block">侯思捷,祁麟雅用歌曲演绎《琵琶行》</p> <p class="ql-block">郝家锌代表小组做总结:</p><p class="ql-block"> 《琵琶行》不仅是白居易的代表作,更是中躺社会风貌与世人精神的缩影,其艺术成就与人文关怀使之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不朽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第二组同学引领我们踏入《琵琶行》的世界,白居易以如椽之笔,绘就琵琶女的半生悲欢。“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往昔盛景如在目前;“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如今的孤寂又令人黯然神伤。那一声声弦音,诉说着命运的无常,让我们沉浸于这无尽的沧桑与愁绪之中。</p> <p class="ql-block">然人生境遇千般不同,对待生活的态度亦各有千秋。此刻,让我们暂别浔阳江头的落寞,随着第三组同学步入李白的《将进酒》。“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于杯盏间倾泻出满腔豪情,即便仕途坎坷,仍高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以洒脱之姿,笑对世间困苦,将生命的热烈彰显得淋漓尽致。下面,有请第三组同学,为我们揭开《将进酒》的豪迈篇章。</p> <p class="ql-block">三组齐诵《将进酒》</p> <p class="ql-block">三组的朗诵,重注形式多样化,在抑扬顿挫之间能将作者的情感完美体现。</p> <p class="ql-block">梁予腾的书法作品让小组的表演锦上添花</p> <p class="ql-block">曹萱逸的硬笔书法</p> <p class="ql-block">刘洁颖的手工制作</p> <p class="ql-block">杨盛源代表三组做总结:</p><p class="ql-block"> 我们组以多元艺术形式诠释了《将进酒》。水墨丹青绘就黄河奔涌,翰墨飞白书写李白豪情,琴韵悠扬奏响人生乐章。通过画、书、乐的立体交融,再现了诗仙"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气概,让古典诗词在跨艺术对话中焕发新生。</p> <p class="ql-block">第三组同学的表演,让我们领略了李白的万丈豪情与不羁风骨,那是对自我的极致肯定,对生活的纵情高歌,令人心潮澎湃、热血翻涌。 </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从这激昂的情绪中渐次平复,第四组同学将带我们走进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苏轼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彼时,他仕途多舛,与胞弟苏辙亦久未谋面。在如水的月光下,他把对人生的深刻哲思、对亲人的深切思念,都融入这一阕词中。“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对命运弄人的叩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是对世间离人的美好祈愿,尽显旷达与温情。现在,就让我们静心聆听第四组同学的精彩展示,一同沉醉于这流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感受苏轼笔下那独特的中秋月色与人生况味。</p> <p class="ql-block">四组齐诵《水调歌头》</p> <p class="ql-block">  景映文用自己的理解完美诠释是诗的内涵:这首词以月为主题,既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展现出他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p> <p class="ql-block">任宸萱用古筝演奏“水调歌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熟练的演奏,流畅的旋律,</span> 手指于琴弦间灵活舞动,<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弹细腻,重奏有度。</span>《水调歌头》的空灵悠远的意境诠释的恰到好处,仿佛引领同学们步入明月清风的情景之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田羽馨</span>以自己的一幅画来呈现词人“举杯向天,邀明月共饮”的画面,惟妙惟肖间让人顿感天地间仿佛只剩这片刻的宁静与欢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画中的文人,便是这词中的意境化身,他以酒会友,以月寄情,以山水为伴,抒发着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哲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南敏林代表小组对《水调歌头》做最后总结:全文以水为比喻,把人生比作水,指出人生的短暂而又脆弱,接着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为人应该珍惜生命追求更高的境界,而不是被物质所束缚,应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快乐。</span></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端正的坐姿,专注的眼神,和一阵接一阵的掌声,就是对这堂最好的回赠!</p> <p class="ql-block">  在这场古诗苑的奇妙之旅中,我们品味了《满江红》的报国热忱 、《琵琶行》的人生感慨、《将进酒》的潇洒豪情、《水调歌头》的思念哲思。这些经典跨越千年,如熠熠星辰照亮历史长河,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高远的理想,是中华灿烂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各组派出的评委,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各组的表演正在打分。</p> <p class="ql-block">虽然结果有等级,但是同学们的精彩表现难分高下,在老师的眼里你们个个都很棒!</p> <p class="ql-block">古诗如同一方净土,在喧嚣世界中给予我们安慰。今天我们只是短暂漫步,但愿以一生时间去品悟古典文化的内涵,感受“风来雨从,气象万千”的诗意。让千年诗韵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诗中的力量,始终激励着华夏儿女砥砺前行。今天,时代的重任落在我们肩头。诚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身为新时代的我们,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使命。此刻,让我们跟随视频,齐声吟唱《少年中国说》,在激昂文字中凝聚力量,立宏图大志,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