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杰的美篇

毛杰

<p class="ql-block">包头城原点——东河区三官庙</p> <p class="ql-block">当我漫步在西口历史文化街区,那块灰色石墙上镌刻的“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几个大字映入眼帘。蓝天白云下,树木摇曳生姿,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这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每一步都仿佛能听见岁月的回响。穿过街巷,来到老包头城门楼子前,那上面赫然写着“走西口”三个大字。这不仅仅是一扇门,更是一段历史的象征,是无数人曾经踏上的旅程起点。站在这里,仿佛能感受到先辈们背井离乡时的那份坚定与不舍。</p> <p class="ql-block">走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大门楼,古色古香的建筑映入眼帘,红灯笼高高挂起,两座小塔静静相伴。远处树木点缀其间,为这幅画卷增添了几分生机。这里的一砖一瓦都透露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仿佛在向每一位来访者讲述着老包头的故事。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一座黄色屋顶的传统中国式建筑,门前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周围游客络绎不绝。这些建筑不仅展示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更让人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站在建筑前,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宏伟壮观的古建筑前,一位穿着黄色衣服的人正拍照留念。这座建筑不仅是包头的标志性景点,更是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象征。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故事,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包头与山西渊源颇深,辛亥革命前夕,受山西同盟会影响,经权、满泰、云亨等人成为内蒙古最早的一批同盟会会员。他们领导、参加了包头的辛亥革命,为这座城市的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此,这座塞外古城始终闪烁着红色光辉,王若飞、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浴血奋斗,绥远和平起义在这里举行,包头的新纪元从阴山脚下的热土启航。</p> <p class="ql-block">前言描述了包头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了解到这座城市的深厚底蕴。从古至今,包头经历了无数变迁,但始终保持着独特的魅力。这里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1905年,山西同盟会会员王建屏等人在包头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秘密发展经权、李茂林、王定圻等蒙汉青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在包头发生的“马号事件”,是顽固势力残杀革命党人的悲剧,也是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展览室的墙上,红色展板上展示着历史照片和文字,记录着那些为包头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们。展板旁的物品,如红色盒子和打开的书,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岁月的故事。历史照片墙上,王若飞与乌兰夫两位革命先烈的历史瞬间以及他们曾经工作过的秦安客栈旧址的照片拼贴画,让我们感受到他们为包头发展所付出的努力。这些照片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1949年12月23日晚,郑天翔率绥远省军政委员会包头工作团进入包头城,全面接管包头地区。1950年2月,包头市人民政府成立,包头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一历史时刻,标志着包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自古以来,包头便是各民族共同生息繁衍的沃土。晋、陕、蒙一带的农夫、商人、小手工业生产者,进入包头,与同时迁入的回族及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同胞携手并进,促使形成包头村、包头镇。这段历史展示了包头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历史脉络的表格详细记录了“走西口”历史的各个阶段,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到包头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与发展。“走西口”有河曲、保德—神木、府谷—包头线;偏关、右玉—杀虎口—归绥城(今呼和浩特市)、包头线;大同—得胜口或新平口—归绥城—包头线等线路。这些线路不仅连接了不同地区,更促进了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p> <p class="ql-block">包头是草原丝绸之路和万里茶道上的重要节点,因交通而兴,因商贸而盛。从包头出发的驼队可远至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扎布罕省首府)及科布多(今蒙古国科布多省首府)。从包头起运的舟船西抵宁夏、东下河曲,催生了包头这座繁华商埠。这段历史展示了包头在交通与商贸方面的重要地位。民国时期的包头南城门和老包头东城墙,见证了包头从镇到县、市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包头逐渐成为一座繁华商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