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情炬 春蚕心】,践行人民最满意的教育,耕耘生命的诗意原野

心境的颜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强调要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三大属性”,聚焦教育强国“六大特质”,全面构建固本铸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体系、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创新牵引的科技支撑体系、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体系和开放互鉴的国际合作体系,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全面系统部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动员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凸显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教育强国,建设什么样的教育强国,怎样建设教育强国”这个时代命题,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是播撒在时光里的种子,只有扎根于人民期盼的土壤中,才能绽放出个性独特的花朵。当教育的犁铧划过时代的原野,翻起的不仅是知识的沃土,更是每个生命对自我价值的追寻。践行人民最满意的教育,本质是一场让社会期盼与个体成长和谐共振的旅行,是让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完成的生命诗篇。教育工作者,也只有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嫁接在一起,才会灿烂出醉人的花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颁授勋章。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作为教育代表发言:“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张桂敏的人生逆袭,就是把自己的命运和边疆女童的命运紧密相连的结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感动中国美评她: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一、扎根:以人民需求为教育之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故,教育若要赢得民心,必先俯身倾听大地的心跳。在四川凉山的悬崖村,教师们用藤梯背起课本,将课堂架在云端;在浙江安吉,乡村学校以“自然教育”为特色,把竹林变成课堂、溪流化作教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更有一批退休和行将退休的教育人,依然青春着教育执念,用自己一生的教育积绽,继续在教育的沃土上深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他们,深入最偏远最基层最薄弱的学校,励学生未泯之朝气,扬勤勉奋发之热情,传绝地反击之宏道,予羸弱逆袭之法术。他们,在继续践行印证陶行知“教育为公”的理念——真正的教育公平,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而是让每个角落的嫩芽都能获得生长的阳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也就有了孟国泰、朱思启、刘实秋等倡导的‘“三湖教育”“三标课堂”“新五育”“新五乐”“玩教育”“高快育人”等教育体系。通过“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等具体措施激发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教育理念在全国50余所学校落地,并取得中、高考成绩提升的实证效果,寻求中、高考成绩与素质教育的平衡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教育成为社会流动的清泉,人民满意的答卷便写在孩子们澄澈的眼睛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20px;">二、唤醒:教育是一场唤醒生命本真的修行</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不是塑造标准件的模具厂,而是唤醒灵魂的钟声;不是填鸭知识的流水线,而是点燃火种的燧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人民最满意的教育"如同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既要有扎根大地的厚重,又要有翱翔九天的灵性。当我们将目光投向教育的本质,会发现其终极奥秘在于:让每个生命在时代的土壤里长成自己的模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三湖教育”、“三标课堂”就是在薄弱的学校唤醒未泯之灵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一个人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学生成为主角,学习成为快乐,高分成为结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个体不会对子帮,对子不会小组帮,小组不会全班帮,全班不会老师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靠墙墙会倒,靠娘娘会老,只有靠自己,万事能办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勇敢(主动、勤奋、自信……)的自己,一个懦弱(被动、懒惰、自卑……)的自己。勇敢的自己一旦战胜了懦弱的自己,你就做到了最好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一听就懂,一做就蒙;一看就会,一做就毁;一想就乐,一做就错;听过看过,不算学过;思过想过,才算学过;教过做过,才算真学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真正的教育是自教自育;真正的教学是自教自学;真正的管理是自管自理;真正的评价是自评自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高分是高快做学的副产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不同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成为快乐幸福的人;从个体出发,让不同的人共建一个大同世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即唤醒,唤醒学生的前提,是唤醒老师,唤醒老师悬壶济世的理念,战胜自我,自我救赎,杜绝躺平,寻道习术,当教育改革、教育强国之先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20px;">三、生长:个性舒展为教育之翼</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最美的姿态,是让每棵树都拥有自己的年轮,让每一片叶都伸展出自己的弧度。在摒弃应试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的同时,创新当代教育的维度,让教育符合教育强国之需要,符合更基层更广泛人民对教育的需求和期盼。</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代教育家孟国泰教授所率领的教育团队,就是通过张扬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个性、学习个性,激发其教育热情和学习新动能。认为,应试教育压抑个性,扼杀创造力,将“教育”异化为“教狱”,把“育人”异化为“愚人”,培养了一大批“有脾气无志气,有文凭无文化”的群体。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从个体出发新教育936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教育从“一刀切、填鸭式”转向“从个体出发”。实现了从理念理论(道)到方式方法(术)的全面革新,体现其不满足于空谈、追求实质性改变的行动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突出教育的个性化差异,才能实现国家倡导的《宏扬教育家精神 做新时代好老师》,让人人都是不同的教育家。倡导广大一线教师要努力学习与创新,学习,是逆天改命的唯一天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创新,才能让我们卓尔不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所以,要深入学习“三标课堂”“新五育”“新五乐”“玩教育”“高快育人”等教育体系。并在三湖教育团队引领下,不断创新发展该教育体系,结合山东德州睿聪高中的《整体建构 和谐教学》,实现从理念理论(道)到方式方法(术)的全面革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这,让人想起歌德所言:“一棵树若想触碰天空,必先扎根黑暗。”这亦如苏州园林的造景艺术——既有整体布局的章法,又给每块山石留足呼吸的缝隙。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教育摒弃“盆景修剪”的思维,转而构建“雨林生态”,那些曾被标准答案遮蔽的星辰,就会在自己的轨道上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20px;">四、跨界:缔造教育共生新样态</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站在文明长河的渡口回望,从岳麓书院的"实事求是"到西南联大的"刚毅坚卓",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到顾明远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真谛始终在传承与创新中生生不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正如费孝通所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当教育打破学科边界、校墙藩篱,就能孕育出故宫文创般的跨界生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孟国泰善用孟子的教育理论,创新发展了“新教育、性善论、三乐、仁义礼智创”的创新与发展,彰显其守正创新的视野与格局。其语言兼具哲理性与通俗性,创作了大量教育诗歌和教育金句。其创新发展的“三标课堂”作为全国课堂改革十大样本,更有着独特的生命力和发展优势,吸引着全国更多的基层、边远学校去追随,从而实现教育的翻盘与逆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我们以传统为根基,以个性为枝干,以创新为花叶,教育的参天大树必将结出人民满意的硕果。这棵大树的年轮里,既镌刻着《论语》的智慧,又生长着人工智能的算法,在年复一年的生长中,见证每个生命绽放的独特光芒。</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b><b style="font-size:20px;">五、绽放:以自我超越为教育之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者的修行,是一场永不停息的破茧成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三湖教育”、“三标课堂” 践行在全国五十多所学校,实现着破茧成蝶的不绝神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德州睿聪中学在2021年学校首次招生中,本科划线人数仅9人,2024年参加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112人,提升率为124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山西洪洞三中:孟国泰教授再一次来的我们学校,在此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中,我们有幸全程参与,近距离地领略了前沿教学理念与方法的璀璨碰撞。从高快英语学习法的生动实践,到政治课的深刻剖析,再到数学课的严谨推理,以及高快演讲课程的激情四溢,每一堂课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教育真谛的大门,这些宝贵的听课经历如同一把把钥匙,引领我们深入探索教育的奥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韩略小学校长孙爱丽:洪洞三中践行孟国泰教育思想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启动仪式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解答了我们在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困惑,更指明了深化改革的方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把个体发展理念融入学校发展基因,通过系统变革构建教育新生态,努力培养“眼中有光、脚下有路、心中有爱”的新时代少年,为洪洞县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基层智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原平市上封学校校长郭丽: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如何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的教育愿景,是教育工作者们持续探索的重要课题。孟国泰在《从个体出发,建高质量教育体系,让每一个生命都精彩》一文中,从理念、理论和实践层面,提出了从个体出发构建教育体系的创新观点,读罢令人深受启发,也引发了我对教育本质的深入思考。文中提出的从个体出发构建“五大体系”,即新文化建设体系、新课程建设体系、新课堂建设体系、新管理建设体系和新质量建设体系,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思路。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应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塑造,而应是尊重每个独特性,为其量身定制成长路径的个性化培育过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当邹城二中的老师在“守望麦田”,洪洞三中运用ai辅助教学在培养“未来的翻译官”;当睿聪中学践行“文明的摆渡人”,实达中学的学子正在体验“高快”的惊喜。这,恰如《庄子》中“庖丁解牛”的隐喻:当教育者以“道”驭“术”,教育的刀刃便能游走于个性与规律之间。而学生的自我超越,则像敦煌壁画中的飞天,既需脚踏实地描摹传统,又要以创新之翼冲破穹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教育的真谛,藏在一棵树的年轮中:向内,它铭记着人民期待的养分;向外,它舒展着个性成长的枝桠。从孔子的“有教无类”到蔡元培的“兼容并包”,从于漪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到孟国泰的“从个体出发,人人都是小老师,个个都是好老师”,中国教育的星空之所以璀璨,正是无数教育者以人民为尺、以个性为墨绘就的画卷。当教育成为社会进步的阶梯,又化作生命绽放的原野,我们便听到了文明拔节的声音——那是千万个“最好的自己”共同谱写的时代恋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惊呼:“朝闻道,夕死可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而今,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和《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为广大教师展教育报负,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广阔天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广大教师应“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出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于如此的盛世,唱教育大风,我们应该庆幸,作为教育人我们赶上了一展所为的时代。炬一枚红烛,尽一代蚕心,乐哉快哉。诗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红烛长摇星斗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冰心未许雪霜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千丝织得春蚕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一片裁就学子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已见桃夭垂硕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更将霞色染残云。</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忽闻林下雏声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始信微光可照君。</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图文:心境的颜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参考文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人民日报: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人民日报:从“惟此为大”看教育强国建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三湖教育论坛文件汇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孟子教育研究院文件汇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末流生源学校逆袭之道微信群</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音乐:我们走在大路上</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