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强盗眼中的圆明园 (之二)

历史长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八六零年十月七日上午九点,法军海军陆战队闯入圆明园将各处殿堂占领并派出岗哨警戒。法军统帅蒙托邦和英军巴特尔准将,率领一群军官先行进入参观。这群强盗完全被皇家园林里气势恢宏的宫殿和精美的园林景色震惊了。</p><p class="ql-block">一位叫朱以亚的法国军官在《中国战争纪行》一书中做出精彩概括:“眼前的这座宫殿,仿佛只有在《一千零一夜》中才会出现,任何一个醒着的人都无法相信他的真实存在。”另一位法国军官帕吕在自己的《远征中国纪行》中写道:"确切地说,法国所有的王室城堡都顶不上圆明园"。</p><p class="ql-block">自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后,圆明园内所有的宫殿都被清朝皇宫管理人员上锁并贴上了封条。但是当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后,看到的第一座宫殿正大光明殿的大门已经上锁,法军工兵便用斧头劈开大门进入了大殿。</p><p class="ql-block">法军杜潘少校化名瓦兰保罗在《远征中国》著作中曾描述道:“大殿深处放着一尊宽大无比的红木御座(应为紫檀木)...,台阶两边是一排景泰蓝的香炉和一排巨大的搪瓷花瓶,上面绘有各种动物。大殿左侧的墙壁被一副巨大的丝绸画卷完全遮盖住,画面描绘的是一些皇家宫殿。(应为圆明园全景图)。在殿内的四周格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花瓶(御窑瓷器)。那里还有一卷卷的轴画,画上的图案异常精美(皇家收藏的历代名家书画)。此外大殿里还藏有大量的书籍和历代中国皇帝的手迹,被装订成册放在一些精雕细琢的红漆盒子里。...这间宝殿的装饰非常大气,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在这里,天朝帝国亿万百姓的君主,接待外国前来进贡的使节在这里向皇帝磕头行礼。”(杜潘为什么化名瓦兰保罗出书,因为他本人在圆明园内盗走了非常多艺术珍品。杜潘少校是法军中负责侦查测量的高级军官,他书中的回忆和叙述虽然隐暪了很多事实,但基本情节还是可信并做为史料参考。)</p><p class="ql-block">正大光明殿旁边是勤正亲贤殿,杜潘是这样形容的:“配殿里摆满了装饰宝石的金器或银器,镶有金银丝图案的兵器。大量金质的神龛上面镶嵌着绿松石和珍珠里面装着纯金神像...这么多的宝物看的人眼花缭乱,贪欲也随之而来。”他接着写道“参观队伍一直按着蒙托邦将军的规定前行着,直到巴特尔准将再也无法克制自己,开始放肆的动起手来。我们之后把这种做法称为一次搬迁,坚冰就这样被打破了。总而言之在十点半结束的第一次参观中,我们只是带走了很少的东西。”(在巨大的利益诱感下,英法两国的强盗还讲什么绅士风度。何况又是身处战争中。只剩一个字“抢”!)</p><p class="ql-block">当时,十月六日。英国驻华公使额尔金和英军统帅格兰特率英军主力部队迷失了方向,与法军主力和英军巴特尔准将的骑兵失去了联系,当晚就驻扎在西直门一带。英军在天亮后奉命放二十一响炮作为信号,告诉法军英军所处的位置,法军也同样放炮为号。大概也就是中午时分,那位臭名远扬下令火烧圆明园的英国公使额尔金和英军司令格兰特,接到快马通报后,立即急匆匆赶到了圆明园。额尔金的父亲就是文物贩子,将盗窃的古希腊神庙里的石雕像卖给了大英博物馆。所以他对于文物艺术品有着特殊的敏感性,也绝不会错过发财的机会。</p><p class="ql-block">据法军司令蒙托邦自己回忆说:"先生们可以看到我们是遵守信用,他们所见到的一切都原封未动,井然有序。"这只能说明在十月七日上午大规模搶劫还未开始。但是,并不能说明在中午之前,他私下指使亲信杜潘少校和儿子小蒙托邦,已经将一些金银珠宝和艺术品装箱打包了。(这些在后来的史料和实物中都有事实根据。)</p><p class="ql-block">  英法联军的头目们决定将正大光明殿和亲政亲贤殿,以及九州清晏殿三处所有战利品由两只军队对半瓜分。为此,他们成立了一个分赃委员会,由双方各出一位上校和两位军官来组成战利品委员会的任务。(杜潘少校就是法军负责人之一)双方以挑选出最好的物品送给法国皇帝陛下和英国女王陛下为理由,先挑选了一批珍宝)。此外再把其他珍贵的物品保管起来,再由英法联军双方分赃。当然,这些并不是全部历史的真相。法军的有些军官说有一些贵重物品,其实早已不翼而飞了。</p><p class="ql-block">比如,有一位英国上尉军官叫哈特.邓恩,他在圆明园九洲清晏皇后寝宫内发现一只京巴狗,当他伸手去抓时,这只小狗钻到一个柜子下面,他猛然看见有一个抽屉,拉开以后全部装满了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和首饰,仅此他已经成为富翁。后来这只小狗还被他作为战利品被带回了英国献给英女皇。这只小狗被取名为"嬴逖"(lou、ti)意为战利品,后来居然在英国白金汉宫活了十年,1872才死去。这只狗当时肯定是咸丰皇帝的一位皇妃所豢养的宠物。</p><p class="ql-block">据法军一些军官的回忆录记载,法军司令蒙托邦的儿子夏尔上尉,后来雇用了十几辆大车,拉着各种珍宝艺术品运往了天津。所以他们说“最无耻的强盗就是小蒙托邦”。</p><p class="ql-block">法军统帅蒙托邦回到法国后,用其中一部份珍宝艺术品向法王拿破伦三世的皇后欧仁妮行贿,企图当上陆军元帅。但是其行为被媒体暴光,遭到国会多位议员反对,结果愿望落空,只是被封为了“八里桥伯爵”。</p><p class="ql-block">欧仁妮皇后只能将这些珍宝艺术品存展于法国枫丹白露宫。 但是,蒙托邦家族还是私下悄悄地留下一批数量可观的清宫珍宝。现存于法国巴黎图书馆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则是蒙托邦将军的亲信,杜潘少校从圆明园偷盗抢劫出来的。这也是我们今天在网上能看到的唯一可以复原的圆明园全景真实图像。</p><p class="ql-block">(敬请关注下集《英法强盗眼中圆明园之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