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美丽(拒加微)的美篇

好美丽(拒加微)

<h3>用60多年的时间,专注只做一件事,</h3></br><h3>支撑他的动力是什么?</h3></br><h3>一幅长25米的画作,</h3></br><h3>创作历时四年半,</h3></br><h3>过程中他遇到过哪些意料之外的困难?</h3></br><h3>因爱马而画马,</h3></br><h3>他跟马有着怎样的故事?</h3></br><h3><strong>天津生活广播《<strong>百姓故事</strong>》为您讲述:</strong><strong></strong></h3></br><h3> <br></br></h3></br>记者/郑瑾尧  讲述/谈心<h3>今天要带您去认识一位咱们天津的画家,他叫宫春虎,70岁,他从4、5岁拿起画笔就再也没能放下。</h3></br><h3> <h3>宫春虎</h3></br><h3>宫春虎的家里有一个房间,是他的画室,画室门口挂着一副字,上面就写着“每天要动笔”,这是宫春虎的老师韦江凡送给他的礼物。可能一些熟悉国画的朋友,对韦江凡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是徐悲鸿的弟子,有着“当代画马第一人”的美誉。作为韦江凡的学生,宫春虎一样以画马见长。“每天要动笔”是一种习惯,更是画家对自己的一种要求,笔耕不辍是这些年宫春虎生活的常态。</h3></br><h3>在几十年的绘画生涯里,宫春虎的画作无数,这其中创作时间最长,难度最高的,就要数《万马图》了。</h3></br><h3>宫春虎的《万马图》全长25米,宽0.46米,整幅作品布局宏伟,构图严谨。作品以白描为主,略加淡墨渲染,图中具有奔腾、仰卧、侧立、啃咬、亲昵等神态各异、生龙活现的马总计9999匹,是目前世界上绘马数量最多的长卷画。从1995年提笔创作,到1999年画作完成,整幅作品的创作历时四年半。</h3></br><h3> <h3>万马图</h3></br><h3>那时候宫春虎还在学校担任美术老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他几乎断绝了所有的社交活动,一心扑在《万马图》的创作上。他经常需要晚上画画,一画就是6、7个小时。</h3></br><h3>宫春虎开始创作《万马图》前,觉得自己的绘画风格已经比较稳定了,但是过程中,他逐渐发现,自己仍在成长和变化。</h3></br><h3> <h3> <h3> <h3> <h3>宫春虎部分作品</h3></br><h3>这种变化,旁人可能注意不到,但是在他看来却非常显眼。当时,他有过停下来的念头,但朋友和老师的一番劝导,让他重拾了信心。</h3></br><h3>1999年6月,历时4年半,宫春虎的《万马图》终于创作完成,2000年《万马图》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引起不小的轰动,多家媒体竞相报道,2001年画作被上海吉尼斯大世界认证为中国群马画之最。</h3></br><h3>当画作完成的那一天,宫春虎感觉自己无论在绘画技艺上,还是个人素养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他更能静下心来,为做好一件事默默努力,并且很多时候,这种努力是不求任何回报的。</h3></br><h3>比如,在中外绘画艺术交流方面,宫春虎做了不少工作。中法文化交流年期间,他跟法国画家共同创作的《玛骊神驹图》,被法国大使馆收藏。他还曾受邀赴德国参加中德文化艺术交流,在跟外国的画家和绘画爱好者交流的过程中,宫春虎觉得宣传国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h3></br><h3> <h3>宫春虎说,马只是一个载体,背后是文化的积淀,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绘画对他成长的帮助很大,所以他一直有意要对青少年进行公益授课。</h3></br><h3>2015年,在河北省遵化,宫春虎跟当地几所中小学校进行了对接,并成立了画马艺术基地。从那年开始,直到现在,宫春虎每年都要拿出时间到当地进行义务授课和教学指导。十年间,宫春虎在遵化开办公益课堂上百次,培养了2000多名学生。他觉得这是身为艺术工作者的使命,要以文化艺术滋润人心,推动画马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并且,这些年,宫春虎还编写了多部适用于青少年的画马教材。</h3></br><h3>宫春虎出版的这些教材,对于画马艺术基地的学生,都是免费赠送,他希望能给孩子们学画多提供一些帮助。因为不能长期待在遵化当地,这几年宫春虎还给遵化的青年美术教师进行业务指导,老师们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宫春虎,进行请教。</h3></br><h3> <h3>宫春虎说,自己是很幸运的,在很小的时候,就找到了一条能坚持走一生的路。他写过一首诗,“既选择了马,那就奔腾。纵有千难万阻,我只顾风雨兼程,遥遥的圣火是我希冀的明灯。”他觉得这短短几句便可以总结自己多年艺术实践的心路历程。现在,看到画马艺术后继有人,看到孩子们在艺术上有所成长,这是让他最欣慰的事。</h3></br><h3><strong>-END-<br></br></strong></h3></br><h3>记者 | 郑瑾尧</h3></br><h3>图文编排丨大非</h3></br>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mCkY14nGjOpMieCw5DKLHg"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