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基础教育蓬江区教研基地研修成果】大单元讲座搭理论支架,古诗课堂展实践新貌 ——贯溪小学语文教研

溪·韵

<p class="ql-block">为深化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4 月 8 日,贯溪小学开展了一场 “理论引领 + 课堂实践” 双驱动的语文教研活动。活动以 “大单元教学理论赋能课堂实践” 为核心,通过专题讲座与公开课相结合的形式,为教师搭建了 “理念学习 — 实践探索 — 素养培育” 的深度交流平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专题讲座:构建大单元教学理论支架</span></p> <p class="ql-block">叶秋艳老师以《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整体教学》为题,为全体语文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讲座。她以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系统阐释了大单元教学的核心理念 —— 以 “大概念、大任务、大情境” 为统领,通过结构化设计整合知识体系,实现从碎片化学习到素养导向的深度学习。</p> <p class="ql-block">叶老师强调,大单元教学需从课标分析、教材解读、学情调研三方面精准切入,结合 “合作探究”“任务支架” 等策略设计统整性教学内容,最终达成 “教 — 学 — 评” 一致性。她分享的具体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可复制、可迁移的操作路径,让抽象的核心素养培育有了清晰的理论支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8px;">公开课:古诗课堂绽放素养培育新貌</span></p> <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朱淑玲老师在一(2)班呈现了一节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 的《静夜思》公开课,生动演绎了核心素养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落地实践。课堂以 “感受古诗意境,体会思乡之情” 为主线,通过 “分层诵读悟韵律”“想象画面品意境”“创意绘画抒情感” 三大环节,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审美感知与文化认同。</p> <p class="ql-block">孩子们用童声吟诵 “床前明月光”,通过肢体动作模拟 “举头望明月” 的画面,更用彩笔勾勒出心中的 “故乡月光”。朱老师巧妙将古诗教学与艺术表达、情感体验相结合,既夯实了拼音、朗读等语言基础,又让千年古诗在现代课堂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为低年级语文教学如何 “趣学、深悟、厚积” 提供了鲜活范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37, 35, 8);">双线融合:深耕素养培育 “新沃土”</span></p> <p class="ql-block">本次活动是贯溪小学推进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叶秋艳老师的讲座如 “理论支架”,为教师打开了大单元教学的新视野;朱淑玲老师的公开课如 “实践样本”,展现了传统内容与创新教法的有机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让核心素养培育既有 “高屋建瓴” 的理念指引,又有 “脚踏实地” 的课堂落点。</p> <p class="ql-block">学校表示,将以此次教研为起点,继续深耕 “理论学习 — 课堂实践 — 反思改进” 的教研闭环,让语文教学真正成为培育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情趣与文化自信的 “新沃土”,推动每一节课都成为核心素养落地的生动现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撰 稿:叶秋艳</p><p class="ql-block">编 辑:邓晓莹</p><p class="ql-block">一审一校:黄月婵</p><p class="ql-block">二审二校:黄洁玲</p><p class="ql-block">三审三校:甄高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