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第八大世界奇迹 红旗渠

老吕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10日,我和朋友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参观了林州市的“红旗渠”。红旗渠是林县人民在极其困难的六十年代,凭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精神,完全依靠人力修建而成的。这条伟大的人工天河,不仅解决了林县数十万群众祖祖辈辈缺水吃的困难,更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林县的缺水问题由来已久,祖祖辈辈的居民都深受其苦,甚至连人畜饮水都难以保障。在这样的环境下,修建红旗渠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林县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懈追求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林县县委的动员令犹如一声号角,吹响了红旗渠建设的序幕。这项工程的目标明确,意义深远,旨在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彻底改变当地干旱缺水的局面。在那个机械匮乏的年代,林县人民用双手和意志书写了一段传奇。一份公告,标题为“引漳入林动员令”,主要内容是号召全县人民参与一项重要工程,并强调了这项工程的重要性以及对当地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块古老的石板,上面被打水的井绳磨出了深深的槽痕。这一细节让人不禁感叹,林县人民为了生存付出了多少艰辛。这些槽痕不仅是岁月的痕迹,更是林县人民对水的渴望与执着。</p> <p class="ql-block">如今,红旗渠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参观。在纪念碑前,人们驻足凝视,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蓝天白云下,游客们拍照留念,仿佛要将这份感动永远珍藏。这是一个高大的纪念碑,上面写着“红旗渠就是纪念碑”,周围有很多人,有的在拍照,有的在参观。纪念碑前有一条小路,两侧有树木和绿化带。</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分流闸设计巧妙,可以分别向一、二干渠供水,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站在分流闸前,我们不禁为林县人民的智慧与勇气所折服。这条渠水清澈见底,流淌着希望与梦想。</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石墙全部由手工加工的石块砌成,没有机械工具的辅助,这样的工程量令人叹为观止。每一块石头都承载着林县人民的汗水与心血,它们紧密相连,共同筑起了这座不朽的丰碑。一条弯曲的石墙,石墙旁边有一条小河,河对岸有一座现代建筑,建筑前有一些人在活动,可能是游客或工作人员。石墙和河岸之间有一些树木,树叶已经开始发芽,显示出春天的气息。阳光明媚,天空晴朗,整个场景显得非常宁静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也是整个工程中最艰难的一段。洞口上方挂着“青年洞”的红色牌匾,旁边写着“发扬五四精神,勤俭节约作风”的标语。走进洞内,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一处红色的石壁,上面写着“青年洞”,旁边有一面红色的旗帜,上面有镰刀和锤子的标志,石壁上还有一些白色的字迹。石壁前有几个人在拍照。</p> <p class="ql-block">青年洞的简介中提到,这段工程由300名青年突击队员历时17个月完成。他们用最原始的工具,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了一条生命之渠。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p> <p class="ql-block">在青年洞的入口处,我们看到一幅标语:“千人千双手,万众一条心,党委给任务,坚决要完成。”这短短几句话,道出了林县人民团结一心、攻坚克难的决心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正是这些质朴的农民,用双手创造了奇迹。他们住在崖边的凹缝里,冒着生命危险,日复一日地劳作。他们的身影虽然普通,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在红旗渠的工地上,涌现出了许多英雄模范,牺牲了八十多位农民英雄。他们的事迹广为流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物,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的建成,再次证明了勤劳善良的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能够创造任何人间奇迹。这条渠不仅改变了林县的面貌,更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