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4月10日,我和好朋友一军老兄一起在河北唐山一藏家手里各掏的一件和田籽料的貔貅把件,肉质温润细腻雕工精美,极佳的材质配上大师精湛的雕工,真可谓是一件是不可多得的珍品。下面我想说说我理解的中国的玉文化以及貔貅的传说。</p><p class="ql-block"> 在历史的长河中徘徊,中国玉文化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辉。它贯穿了华夏民族数千年的岁月,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深深烙印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从远古时期,当人类第一次触摸到那温润细腻的玉石,便仿佛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原始部落的人们将玉制成简单的饰品,佩戴在身,那不仅仅是美的装饰,更是对自然神秘力量的敬畏与崇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演进,玉逐渐融入了礼仪制度之中。在庄重肃穆的祭祀大典上,精美的玉璧、玉琮被虔诚地摆放在祭台上,承载着人们对天地神灵的祈愿。“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玉成为了沟通天地人神的媒介,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尊严。王公贵族们以玉为身份的象征,玉佩锵锵,行走间仪态万方,展现着优雅与高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玉文化所蕴含的,是中国人对品德的极致追求。君子比德于玉,它的温润象征着仁厚,它的坚韧代表着勇毅,它的纯净寓意着高洁。一块美玉,静静诉说着为人处世的道理,激励着人们修身养性,成为更好的自己。它不张扬,不耀眼,却以其内在的魅力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玉文化的广袤天地里,有一种独特的存在——貔貅把件,它融合了玉的美好与貔貅的神秘传说,成为了人们爱不释手的珍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貔貅,这只来自古老神话传说的瑞兽,有着非凡的身世。它是龙的第九子,身形矫健,威风凛凛。传说中,它的主食是金银珠宝,拥有一张巨大的嘴巴,却没有排泄的肛门,这独特的生理构造使得财富只进不出,于是它便成为了招财进宝的象征。古往今来,无数商人将貔貅的造型摆放在店铺之中,期望它能为自己带来滚滚财源,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貔貅的能力远不止于此,它还是镇宅辟邪的能手。在民间传说里,貔貅曾伴随黄帝出征,与蚩尤大战。它凭借着自身强大的神通,腾云驾雾,发出如雷霆般的怒吼,令敌人闻风丧胆。它勇猛无畏,为黄帝立下赫赫战功,被封为“天禄兽”。从此,貔貅便肩负起守护平安的重任,人们相信,将貔貅的形象安置在家中,它便能驱散一切邪气,保家人平安顺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当和田籽料遇上貔貅的造型,那便是一场完美的邂逅。和田籽料,历经河水的千万年冲刷,质地细腻温润,表面光滑如脂,每一块都独一无二。工匠们怀着敬畏之心,精心雕琢,将那神秘的貔貅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玉料之上。有的貔貅双目圆睁,威风凛凛,仿佛时刻准备着为守护主人而战;有的则憨态可掬,却不失灵动之气,让人看了心生欢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抚摸着手中的和田籽料貔貅把件,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它是玉文化与神话传说的结晶,是传统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每一次把玩,都是与古人的一次对话,聆听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财富与平安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现代社会的喧嚣中,这小小的玉制貔貅把件,宛如一片宁静的港湾。它让我们停下匆忙的脚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领悟那份传承千年的智慧与美好。它不仅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让我们珍视这份来自历史的馈赠,让玉文化与貔貅的传说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传承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