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中的佛学智慧 ‍——《听南怀谨讲佛学》读书笔记

千年追风妖

<p class="ql-block">已经很久没有很仔细的看完一本书了,前段时间耳鸣加剧,看了很多的医生,均是耸耸肩,两手一摊,开点药试试吧!和很多人一样,有些焦虑了,我知道,不能产生焦虑,于是在书架上找出《听南怀谨讲佛学》,想让自己找到安静的法门。</p><p class="ql-block">差不多两周时间,很认真的将书看完,耳鸣没有好,心情倒是真的有一些安静了。其实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有很多的人也常常感到焦虑、迷茫,甚至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怀疑。然而《听南怀谨讲佛学》一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心灵平静的大门。先生以其深厚的佛学功底和独特的讲解方式,将复杂的佛学理论化繁为简,的确能让人在繁忙的生活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p><p class="ql-block">南怀谨先生在书中指出,佛学的核心在于“觉悟”,而觉悟的关键在于超越表象,直指事物的本质。他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例子,向我们展示了佛学中的“空”、“缘起性空”等概念并非虚无缥缈,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我们现在有大部分人普遍沉迷于社交媒体,不断刷朋友圈、微博、短视频,生怕错过任何一条“热点”或“潮流”。然而,这种行为却让人感到焦虑:为什么别人的生活看起来那么完美?为什么自己总是不够好?佛学智慧告诉我们,真正的幸福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如果我们能够放下对他人生活的执着,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生活,焦虑自然会减少。注意,这里说的是“能够放下对他人生活的执着”,因为,过于“执着”就成“偏执”了。</p><p class="ql-block">所以,我个人觉得,当下,我们应试着减少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给自己留出更多时间去感受真实的生活。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价值。如此,是让自己安静下来的最好法门。</p> <p class="ql-block">先生很善于将佛学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佛学的智慧。他说,佛学并非高深莫测,而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中。</p><p class="ql-block">梳理一下日常生活,会发现确实如此。比如在工作中,许多人会因为意见不合、竞争压力或性格差异,与同事产生矛盾。有些人甚至会因为这些矛盾而感到痛苦,影响工作和生活。佛学中的“无我”思想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往往源于过度关注“自我”。当我们过于在意自己的得失、地位或面子时,就会陷入争执和冲突。所以先生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自我”,学会换位思考,以慈悲的心态对待他人。</p><p class="ql-block">回顾职场35载,有太多的教训,却很难总结出什么像样的“经验”,如果,我是说如果让我再走一遍,我会做两件事,即在与同事发生矛盾时,先冷静下来,思考对方的立场和感受。重要的是一定要学会放下“输赢”的心态,专注于共同的目标,而不是个人的得失。只是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没有如果,仅仅做一做事后诸葛罢了。</p> <p class="ql-block">只所以读此书能让人找到静心的法门,是因为佛学的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焦虑和压力应对方式。先生告诉我们,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才能真正摆脱外界的干扰,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p><p class="ql-block">现在有许多人在高压的工作环境中,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或更好的职业发展,不得不加班加点,甚至牺牲休息时间和家庭生活。这种生活方式让人感到疲惫不堪,却又无法摆脱。在这里,书中讲到了“一切随缘”,我理解就是“对任何事不可强求”。但要注意的是,佛学中的“随缘”并不是消极地接受命运,而是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变化。所以先生提到,人生中的许多事情并非我们能够完全掌控,与其执着于“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不如学会随缘而安,专注于当下能够做到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如果要我给现代年轻人一个合理建议的话,我想说,因为我读了南先生的《讲佛学》,所以可以试着说: 设定合理的工作目标,避免过度追求完美或超出能力范围的事情;学会平衡工作与生活,给自己留出时间去享受生活、陪伴家人。</p> <p class="ql-block">书中还谈到了物质主义与佛学的“空性”。现在有许多人热衷于购物、追求名牌、装修豪宅,试图通过物质的满足来获得幸福感。然而,这种幸福感往往是短暂的,甚至可能让人陷入更深的空虚。佛学中的“空性”并不是指“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是无常的、依赖因缘而生灭的。所以,物质的追求并不能带来真正的满足感,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平静和对生活的满足。</p><p class="ql-block">另外,书中也谈到了现代教育中的“竞争”与佛学的“平等”。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也就是一个小小的山城而已,然而这里的教育重视程度却是远近闻名。绝大部分家长从学生上初中开始,家长就会在学校周边租房子,全程陪读至高中毕业,更有甚者,小学就开启陪读模式。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在竞争中胜出,从小就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甚至揠苗助长。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感到压力巨大,也让家长陷入焦虑。</p><p class="ql-block">佛学强调“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因缘和能力,不必强求与他人一致。南怀谨先生提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孩子的内在素质,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成绩或排名。但现实终究是现实,现在很多时候,智慧在现实面前会一文不名,我也曾是那陪读大军中的一员,今天回过头去重新审视那一段,对其结果也很难给出一个完美的评价。但我会说,如果有一天让我带一带自己的孙辈,我会给他(她)留出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我也会尽力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竞争,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p> <p class="ql-block">《听南怀谨讲佛学》不仅是一本讲述佛学理论的书籍,更是一本指导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佛学智慧的指南。南先生以其独特的讲解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宁静。</p><p class="ql-block">应该说,这本书让我对佛学有了更深的理解,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体会到佛学的智慧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存在于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中,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以智慧的眼光看待问题,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p><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用南怀谨先生所说:“佛学不是逃避现实,而是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现实”作为结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