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周至县精神障碍社区康复中心,专注于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社区康复服务,具备专业的康复环境和全面的支持体系。近日,康复中心成功地开展了两项具有深刻意义的活动:一是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举办了一场关于相处中应注意的事项的专题讲座;二是组织了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患者参与的农业劳作户外活动,目的是促进患者的社会融合,让关怀与希望在社区中广泛传播。</p> <p class="ql-block"><b>家属与精神障碍患者相处的注意事项讲座:点亮希望之灯</b></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场专为康复患者和家属准备的讲座,主题是“精神障碍患者与家属相处的注意事项”。主讲人是来自康复中心的专业精神科医生,深入浅出地为家属们讲解了如何与患者相处的诸多要点。</p> <p class="ql-block"> 首先强调了家属对精神疾病正确认知的重要性。只有了解疾病的症状和特点,家属才能在患者出现异常行为时,给予恰当的理解和支持。接着,分享了如何读懂患者的行为和情绪。家属们要学会通过患者的肢体语言、眼神和表情,察觉他们的内心需求,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p> <p class="ql-block"> 在沟通技巧方面,建议家属多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同时,要避免批评和争论,尊重患者的感受,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分享生活中的点滴,能够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p> <p class="ql-block"> 讲座中,还特别提到了为患者创造安全和支持的家庭环境。家庭氛围应尽量减少冲突和压力,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家属们要学会识别患者的危险信号,如自残、自杀倾向或暴力行为,并及时采取行动。</p> <p class="ql-block"> 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照顾技巧,如如何帮助患者服药、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家属们在讲座中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主讲人耐心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温馨。通过这次讲座,家属们不仅学到了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更感受到了康复中心对他们的关怀和支持,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灯。</p> <p class="ql-block"><b>康复患者田间农业劳作户外活动:收获成长与快乐</b></p> <p class="ql-block"> 康复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户外农业劳作活动,为康复患者创造了一个充满田园乐趣的活动环境。让他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感受劳动的快乐,从而帮助康复患者增强自我生活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前,工作人员详细地为患者们讲解了农业劳作的注意事项和基本技巧,发放了草帽和围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分组进行播种、拔草、清理菜园等劳作。</p> <p class="ql-block"> 田间农业劳作不仅是一种身体锻炼,更是一种心灵的疗愈。在自然的环境中,患者们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了有效缓解,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患者恢复劳动技能,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功能康复,让他们在回归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康复中心组织的两项活动,如同春日的温暖阳光,为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心灵的慰藉。通过专业的讲座,家属们掌握了更加科学的护理知识,从而能够给予患者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支持;通过参与田间农业劳作活动,患者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得了愉悦,实现了个人的成长。康复中心将持续不懈地努力,致力于为精神障碍患者及其家属提供更加全面的帮助与支持,和他们在这个充满关爱与希望的环境中,共同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咨询电话:029-85186555</p><p class="ql-block"> 15353711990</p><p class="ql-block"> 1779131304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