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动物儿歌 探寻自然秘密】宁都一小一年级语文精品课教学展示活动

南乡南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切磋琢磨方成玉,深耕历练奋楫时。</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春风化雨润桃李,匠心筑梦绽芳华。</span></p><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落实新课标理念,提升教师专业素养,4月10日,宁都县第一小学继续开展语文精品课展示活动。本次展示活动由一年级语文组雷玲玲老师执教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识字5《动物儿歌》。</p> 研磨优设计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玉不琢,不成器;课不磨,不精细。”</p><p class="ql-block"> 一堂好课,离不开精心的打磨。雷老师在确定了初步的教学设计后,开始了多次试教。每次试教后,她都会认真反思,发现不足,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每次试教结束后,年级组教师迅速展开热烈的交流讨论。从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学生表现等多方面提出宝贵建议。每次磨课前的探讨,磨课中的认真记录以及磨课后的评课议课,都是为了让此次的课堂展示更加精彩。</p> 课堂展风采 <p class="ql-block">  教学以“畅游动物园,玩转形声字”为主题。上课伊始,雷老师以“动物园闯关”为情境,将书写“物”字设为“入园任务”。通过“加一加”拆解字形,强调牛字旁的笔画变化(横变提),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书写并自评互评,让汉字书写成为趣味挑战,落实书写规范。</p><p class="ql-block"> 在“动物名字我会认”环节中,通过观察偏旁归类、对比声旁读音(如“青—蜻”“胡—蝴”),引导学生发现汉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构字智慧,发现形声字规律。并迁移至鱼字旁(鲸、鲨)、鸟字旁(黄鹂)等,通过“帮动物贴名称”(蚊=虫+文)强化应用,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形旁表类、声旁示音”的识字策略。</p> <p class="ql-block">  在“动物习性我知道”环节中,通过拍手问答读、动作表演读(如“展翅飞”“捉迷藏”)理解动物习性,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结合“网”字象形视频、“粮”“食”部件拆解(共含“良”),深化字理认知。</p> <p class="ql-block">听课我们是认真的,大家都期待得到老师的表扬。</p> 研评共成长 <p class="ql-block">  雷老师就本课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思路进行简单的介绍。也反思了这堂课的不足之处,表明自己以后会不断学习、积累教学经验、精益求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p> <p class="ql-block">  评课是老师课堂观课的延长与深化,各年级备课组教师代表发言,对于课堂亮点表示肯定,针对不足提出改进的建议。</p><p class="ql-block"> “深耕细作笃前行,一朝收获终有成”。一次展示,一场历练,一段成长。研前有准备,研中有碰撞,研后有思考。正是在这种学习与反思中、探索与交流中,智慧的心灵才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与磨砺,也是一次成长的飞跃。每一次听评课都是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升的契机。语文教研组的教师们将始终以课堂为主阵地,深耕细作,不断汲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