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整十年,呕心沥血多辛艰,</p><p class="ql-block">肃托受污蒙冤死,悼念英烈祭前贤。</p> <p class="ql-block">赵万庆像</p><p class="ql-block">赵万庆 (1909—1939) 又名赵寿昆。赵万庆出生在沛县西部、大沙河东岸的赵庄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赵世安,母亲尹氏,丰县华山北尹小楼人。赵万庆兄妹四人,长兄赵万吉,三弟赵万友(后改名赵淘),次即赵万庆,还有一个妹妹赵守纯。</p><p class="ql-block">赵万庆,江苏沛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丰县县委组织部长、中共苏鲁豫特委社会部长、苏鲁豫区党委社会部长。1939年秋牺牲。1941年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1929年初,赵万庆与陈殿祥、王厚隆、尹学舆、尹克均、尹克立、张守诚等10余人经赵淘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年底,在朱新庄、王庄、康庄、鹿楼等地发展阎树棠、王玉贝等10多人人党,并相继建立党组织。</p><p class="ql-block">1930年初,赵万庆协助赵淘在尹小楼建立丰县第一个党支部。之后,采取亲串亲、友串友的方法在丰沛交界处秘密发展党的组织。</p><p class="ql-block">1931年8月1日,赵万庆和徐州特委特派员武广春一起在丰县城组织“八一”宣传活动,因叛徒韩敬禹出卖被捕,关押在丰县监狱中。</p> <p class="ql-block">1934年秋,赵万庆被提前释放出狱。残酷的狱中生活更磨炼了赵万庆的革命意志,他历尽艰辛,奔波苏鲁豫边区各地,发动民众,与史为公路光前等秘密联系,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p><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和李公俭等人发起建立了抗日临时组织——丰沛鱼砀四县统一委员会。同年底,任中共丰县县委组织部长。1938年4月后,曾任中共苏鲁豫特委社会部长、苏鲁豫区党委社会部长。1939年秋在湖西“肃托”事件中被杀害。1941年平反并被追认为革命烈士。</p> <p class="ql-block">湖西肃托事件中牺牲的革命烈士之墓,赵万庆位列其中</p><p class="ql-block">为了缅怀烈士丰功伟绩,传承革命精神,经赵万庆烈士家乡人民的要求,鹿楼乡人民政府同意,沛县人民政府批准,在赵万庆烈士家乡建立万庆小学。鹿楼乡党委、政府于1993年4月5日上午召开万庆小学命名大会。2004年,万庆小学与魏花园小学合并,改为“魏花园万庆小学”中共丰县县委、丰县人民政府,在丰县烈士陵园内立了一块赵万庆烈士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赵淘像</p><p class="ql-block">赵淘,本名赵万友,江苏省徐州市沛县鹿楼镇西南赵庄村人,1912年3月10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革命烈士赵万庆的胞弟。</p><p class="ql-block">1928年在沛县县立中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沛县县立中学特别支部委员会</p><p class="ql-block">委员。</p><p class="ql-block">1931年任中共丰县首任县委书记,1934年春,由于叛徒出卖,他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立场坚定,坚贞不屈。1937年9月,他历经艰险,奔赴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初受中共党组织派遗,到山西太原八路军驻晋办事处政治部民运科工作。不久,调八路军兵站部政治部,先后任政治指导员、教导员。1939年秋任八路军垣曲办事处政治处主任。</p> <p class="ql-block">1943年春任太岳区人民武装委员会政治工作部部长。1945年10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四纵队政治部敌军工作部部长。1946年6月任中共冀鲁豫区第三地委(湖西地委)委员、社会部部长。1947年7月任三地委副书记兼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湖西分区)副政委。1948年7月任中共冀鲁豫区第五地委(鲁西南地委)书记兼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鲁西南分区)政委。</p> <p class="ql-block">1949年他带领南下五大队渡过长江,解放江西上饶,任中共上饶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同年8月又随刘邓大军进军大西南。建国后,他历任中共贵州省委工委书记兼工会主席,省政府委员,中国铁路工会西南地区工会主席,铁道部新建铁路工程总局副局长,铁道部基建总局副局长等职。他1982年12月离职休养。于1995年8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p><p class="ql-block">赵万友是湖西早期革命的组织者和创建者,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作出了卓著贡献。</p> <p class="ql-block">湖西革命烈士纪念塔</p><p class="ql-block">湖西肃托事件</p><p class="ql-block">湖西“肃托”事件,发生在1939年山东南四湖以西的苏鲁豫边区(亦称湖西边区)。1939年8月,苏鲁豫区党委下属的湖边地委干校青训班毕业分配的时候,在学员中出现了一些思想问题,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王须仁诬指干校有“托派”活动,便开始进行所谓“肃托”。</p><p class="ql-block">肃托事件是一起在全国、全党有重大影响的冤假错案。</p><p class="ql-block">事件从湖边地委干校开始,逐渐扩大到整个湖西地区。时任湖边地委组织部长的王须仁是制造这一事件的主凶。他抓住苏鲁豫区党委书记白子明(白学光)的弱点,利用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第四大队政委王凤鸣的野心,借“肃托”之名,惨杀大批党的干部。王凤鸣利用军权,凌驾于地方党组织之上,与王须仁相互勾结,乱捕滥杀,成为王须仁的靠山。白子明丧失党的原则立场,积极主持“肃托”,亲自进行刑讯逼供,对“肃托事件”负有主要领导责任。他们既不报告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又不接受山东分局和115师的制止,大肆捕人,扩大事态,并假冒中共中央名义,擅自将区党委统战部长王文彬、宣传部长马霄鹏、军事部长张如、社会部长赵万庆等各级党政军干部约300人杀害;将区以上干部五六百人逮捕、刑讯,造成了乱捕滥杀的严重恐怖局面。</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的支持和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