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桑榆之聚(3)

丑牛

<p class="ql-block">  4月9日,星期三,晴间多云。校友聚会的第三天,自由活动,直至下午四点,在南湖荟希尔顿欢朋酒店,也就是报到当天聚餐的餐厅集中,开展文娱活动,然后聚餐。</p> <p class="ql-block">希尔顿欢朋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样安排甚好,留出大半天时间,各班可以自由活动。我提出去州博物馆参观,大家都赞成,于是商量好九日早上九点半在州政府金牛广场集合,家在蒙自的同学不必到酒店来,直接去那里等,而住酒店的同学坐公交车去那里会合。</p><p class="ql-block"> 八号夜里,与我同住的家福鼾声如雷,使我难以入眠,干脆坐起来写美篇,凌晨完成了《一次桑榆之聚(2)》,清晨就将美篇发了出去。绻在床上想眯一会,同学却来敲门催起床了。待我洗漱收拾好出宾馆,又吃过早点,到公交站等车,却还有同学未到。2路车来了,我和医八班的谭芳运等几位同学只好上了车。到了金牛广场,未见本班的同学,却见别班的三位女生在那里等着,她们是与谭芳运他们约好的,其中一位同学说她是我的粉丝,我的美篇几乎篇篇都读。于是,大家也拍一张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稍后,志雄来了,说兴禄不来了,孙京云在博物馆门口等我们。又等了好一会,家福等几位同学才来,像也没照,便直接去博物馆了。</p> <p class="ql-block">通往州博物馆的林荫道</p> <p class="ql-block">‌ 红河州博物馆‌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收藏、文物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为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于2003年12月建成,2005年10月8日对外开放,占地面积32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121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有序厅、民族文化展厅、历史文化展厅三个常设展厅。馆内藏品丰富,包括史前文物、青铜器、陶瓷、书画等,总数达11000件,其中珍贵文物有253件‌。</p> <p class="ql-block">红河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沿着螺旋形的走廊,可以上到三楼。展厅的陈列,从在红河州这块土地上出土的远古时代的动物、古猿和人类化石开始,直至近现代的历史和文物,都有展陈,展示了红河历史文化的悠久和多彩。</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史前化石展陈</p> <p class="ql-block">开远小龙潭出土的古猿化石,距今约一千五百万年。</p> <p class="ql-block">河口孤山洞及个旧阿邦出土的古人类牙化石及晚更新世旧石器,距今约3—5万年。</p> <p class="ql-block">蒙自马鹿洞出土的人头盖骨,距今约一万四千年。</p> <p class="ql-block">新石器石代石器</p> <p class="ql-block">汉代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窑及陶器</p> <p class="ql-block">文人字画,其中有清代名士尹壮图、袁嘉谷的书法条幅。</p> <p class="ql-block">  红河州古代的运输,陆地靠马帮,利用红河之利,也有航船水运,从个旧蛮耗可下越南海防,进而连接海运通往全世界。到近代,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沦为法国殖民地,随着昆明至海防的滇越铁路修通,使云南较早受到了工业文明的洗礼。位于屏边和平乡五家寨四岔河大峡谷的人字桥,成了百年经典建筑。</p> <p class="ql-block">滇越铁路沿线的车站都是法式建筑,所用的砖和瓦,也是法式的。</p> <p class="ql-block">  滇越铁路是法国修的,轨距一米,称米轨铁路。而从碧色寨连通个旧、建水、石屏的所谓个碧石铁路,是由本土的个碧临屏铁路公司投资修建的,轨距只有600毫米,称为寸轨铁路。轨距不与滇越铁路米轨兼容,是防止法国势力渗透,是民族资本对法国殖民势力的抵制。铁路公司名称中的“临”字,是指建水,因为建水古称临安,是临安府治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寸轨小火车29号机车头</p> <p class="ql-block">  锡业是红河州的主要经济支柱。个旧的锡矿开采历史悠久。解放后,云南锡业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个旧也被称为“锡都”。</p> <p class="ql-block">  二楼是民族文化展区,以多种多样的民族服饰展陈最为惹眼。其它还有各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器具、用具、饰品、乐器等等。</p> <p class="ql-block">  这段看着简单的木头,其实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叫“分水木刻”。在红河哀牢山区,世居的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举世闻名的梯田稻作文化。山区虽然“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便于自流灌溉,但对于水资源的分配,常常会因争水而引发械斗的纠纷。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先人发明了木刻分水办法,这种分水木刻可以用于村与村之间,也可以是户与户之间,从而有效地平息了纷争,促进了民族团结和谐。</p> <p class="ql-block">分水木刻</p> <p class="ql-block">  从博物馆回来,薛洪义同学请我们在宾馆附近的小吃店吃蘸水卷粉,好吃且实惠。末了,回宾馆休息,只待下午四点集中到希尔顿欢朋酒店餐厅活动,共进最后的晚餐。</p> <p class="ql-block">  其他班的活动,只收集到部分班级的照片,放在这里,以补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同学们按时到酒店餐厅集中,举行文娱活动。已九十多岁的缪老师,以及谭老师刘老师伉俪应邀出席。同学们争相与老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请出了这次聚会发起和参与组织的几位同学,为他们拍照留念。他们是何金宝、黄海涛、白树华、谭芳运、唐建勤(从左至右)。全体与会校友向他们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是各班表演节目,聚餐。聚会功成圆满!下一次的聚会还会有吗?会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10日于个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