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行记之 客家第一冠豸山

沙棘

<p class="ql-block">今天是2025年3月15日,是福建自助游的第七天,我们前往以丹霞地貌见长的冠豸山游玩。</p><p class="ql-block">冠豸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主峰远观似古代监察官员的獬豸帽而得名。它位</span>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东郊,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是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遗产地和国家5A级景区。历史上连城县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最大的聚居地之一。客家人自中原南迁后,在此繁衍生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冠豸山成为这一文化的地理标志,故有“客家第一山”之称。</p> <p class="ql-block">冠豸山景区面积较大,约123平方公里,核心游览区也有42平方公里,为便于游览,景区管理部门为游人规划了两条线路:A线和B线。A线游览约需2-3个小时,B线游览约需5个小时左右。A线省时省力,人文景观较多;B线对体力要求较高、难度相对较大,自然景观较多。权衡之下我们选择了B线游览。</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游客中心乘景交车到达石门湖换乘点后,又步行千米左右来到了石门湖码头,乘船开始了约20分钟的湖光山色之旅:马鞍寨、莲花峰、翠岛、生命之门等景观依次掠过。湖水柔媚之风与冠豸山的阳刚之气相映成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碧水丹山遮眼,感觉很是惬意。</p> <p class="ql-block">从香兰亭码头下船后,沿着山间峡谷攀登前行约30分钟就到达了鲤鱼背。为了保存体力,我们没有爬鲤鱼背那200余石阶,而是直接乘自动扶梯奔向长寿亭。这一路上奇峰、石刻、峭壁、怪石不时入眼:主要有三叠潭、伟人像、巷谷、藏靴洞、仙人谷、鳄鱼上山等;民族英雄林则徐题写的“冠豸山山色绝佳,石门湖湖光奇秀”摩崖石刻和现代著名书法家罗丹题写的“人长寿”石刻分外醒目,不时有人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长寿亭为六角玲珑结构,古朴典雅,站在亭上视野开阔,可以一览群山。</p> <p class="ql-block">在长寿亭附近可以看到冠豸山的著名景观-生命之根。</p> <p class="ql-block">生命之根高约54米,在峡谷草木中拔地而起,颇有视觉冲击力。它与石门湖的生命之门形成了冠豸山景观“双绝”,这一点可以与广东韶关丹霞山的阳元石和阴元石相媲美。</p><p class="ql-block">过了长寿峰就是索桥了。索桥全长128米,是热门网红打卡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腰栈道继续前行数十分钟,爬到孤山石墙峰巅,可看到两片不大的水面,人称“天池”。</p> <p class="ql-block">这两个天池瞧着不起眼,却有着神奇之处:看不见水流注入和流出,但始终清澈见底,雨季不溢,旱季不枯,水量基本保持不变,你说神奇不?</p><p class="ql-block">离开天池前往摩天岭,路上可看到一些象形石,还有鹊桥和古寨遗址。</p> <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竹安寨建于百余年前的太平天国时期,当地富豪为避战乱,在此处建设房舍,并筑有寨门,后被太平军攻破,建筑全被烧毁,仅余寨门。</p><p class="ql-block">摩天岭是冠豸山景区最险峻之处,海拔虽然只有660米,但山形陡峭,峡谷幽深,在这里可以看到连城县的全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玩,不知不觉四个多小时过去了,该到了返程的时候,不得不跟客家第一山说一声:再见了,冠豸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