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座小城叫分宜

海海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四月的分宜,阳光明媚又不失温柔。这次出行让我领略到了这座小城的独特魅力,从古桥到山村,每一处都充满了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导航山下林场(分宜山塘下☞往安福走的那条路☞遇到山下林场的路牌☞右转上桥☞靠右边那条路直走☞见到小铁门往里走)</p> <p class="ql-block">  赏湖景,看古桥,人少安静,静听水声。</p> <p class="ql-block">  严嵩万年桥,非汛期桥面才会露得多些。</p> <p class="ql-block">  分宜古县城,钤阳湖,打卡新余的“海”。</p> <p class="ql-block">  走进“进士村”——防里古村,迄今有1600余年历史,这里不仅依山傍水、绿树成荫,而且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学子崇文尚学、好读成风,在唐、宋、元、明、清年间,先后出了19名进士,是远近闻名的"进士村"。</p> <p class="ql-block">  按照防里村的古老习俗,村里每中一个进士或举人就在村口种一棵樟树。建村1000多年来,这个小山村有了一片古樟树林,其中最高龄的已有108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八七老妪仍在耕作。</p> <p class="ql-block">  防里村自古以来文风鼎盛,有"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思想,村中长者用"盘箕晒谷,送儿读书"来激励后代求学上进。</p> <p class="ql-block">  每个村有一个祠堂不少见,但是有御赐牌匾的和堂外立碑的祠堂我却是第一次见(考取进士后才有资格在祠堂外立一块功名碑)</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严嵩夫人的家乡,欧阳为主姓氏,还有杨孙两姓氏。</p> <p class="ql-block">  踏入介桥古村,青石板路蜿蜒向前,两旁是明清风格的古建筑 ,仿佛走进了一幅水墨画。这里保留了110余栋明清古宅,建筑上的木雕、石雕、砖雕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村里最有名的当属严嵩故里建筑群 ,虽历经岁月洗礼,依然能看出当年的气派。漫步其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想象着曾经这里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  赣派建筑的飞檐、翘角、马头墙在这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中午找了一家苍蝇馆子——小华餐馆,比起辣味,萍乡辣都真真有负盛名,分宜美食都是无辣不欢的,辣爆了,辣懵了,有麻辣鸭三件、辣椒炒肉、分宜电厂螺丝,虽辣犹欢。</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分宜螺丝小镇的兴起与分宜火电厂紧密相关。上世纪90年代,陈长青在火电厂生活区开设了小餐馆,其中的小炒螺蛳因味道鲜美而广受欢迎,逐渐形成了以“电厂螺蛳”为招牌的特色美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餐馆效仿,使得这一地区成为了美食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  朴素无华的隐形富豪</p> <p class="ql-block">  看我们在旁边观摩他做冬瓜饼,一人赏一个。</p> <p class="ql-block">  走在其中仿佛穿越到80年代似的,处处都有电厂复古文化气息,等到霓虹灯亮起时怎么拍都好看。</p> <p class="ql-block">  随着国家能源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分宜火电厂逐步停产搬迁,留下了空旷的老厂区。分宜县抓住这一机遇,将老厂区改造成为文旅综合体,即现在的分宜螺丝小镇,成功地将工业遗存与地方特色美食文化相结合,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p> <p class="ql-block">  分宜小城,不仅仅是一个美食小镇,它还承载着分宜乃至赣西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工业记忆,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  这次反向旅行,选择了小众的新余分宜,没想到惊喜满满,这是一座被低估的宝藏小城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