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 禹王洞 上篇 【原创】

陶玉和

<h3>  禹王洞位于忻州市城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 相传禹王治水时在此居住故名, 旧志称仙人洞。洞外山势雄伟, 林茂气爽, 风景秀丽;洞内九曲回环, 奇笋怪石, 景象万千。洞内宽处可容六七百人, 窄处仅一人能够通过, 到处可见石花、石瀑、石笋、石佛、石塔、石柱、石钟乳等,是一处天然旅游胜地。据明万历《忻州志》 载, 洞可通往河北平山县, 但目前只探明2000多米。1992年, 忻州市政府和当地驻军联合开发这一旅游资源, 修筑盘山公路、索道, 整修山洞700余米, 设禹王宫及3厅10洞50多个景点, 其中"群狮迎宾"、"金龟出洞"、"二仙对弈"、"瑶池仙境"、"蓬莱仙岛"、"镇海宝塔"、"禹王观瀑" 等造形奇特, 形象逼真。 </h3> <h3>  禹王洞位于系舟山腰,相传大禹曾在此治水,故而得名。</h3><h3> 禹王洞究竟有多深,至今还是个谜,堪称华北第一溶洞。忻州明万历志记载,此洞通河北平山。现已探明的洞深7000余米,对外开放的有议洪厅、治洪厅、泄洪厅、金龟洞、神仙洞、水晶洞、无底洞、九曲循环洞、观音洞、飞马洞、石花洞、一线天等三厅十洞,长约2000余米。洞内洞连洞、路通路,九曲回环,色彩斑斓,怪石奇洞,气象万千。石笋、石花、石佛等数不胜数。"群狮迎客"、"山村晨晓"、"金龟出洞"等众多自然景观,实属罕见。水晶宫奇丽无比;站在会仙桥上,可看到"瑶池仙境,世外桃源";高1.8米的镇海宝塔,花团锦簇,景象奇丽。禹王洞外,山势宏伟,层峦叠嶂,森林茂密,鸟语花香,风景秀丽,是集登山、探险、旅游为一体的理想胜地。禹王洞游览配套设施客运索道,是山西省第一条客运旅游索道,架设于禹王洞和停车场北端的南山之间,水平距离520米,高差173米,为中外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方便。</h3><h3> 森林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花草树木达248种。春季桃杏丁香争奇斗艳;夏日蔷薇百合绽红吐绿;秋天野菊竞秀,霜叶漫山;冬至青松傲雪,佳果不落。一年四季,丛林之中,常有机敏的黄羊,灵巧的松鼠,贪吃的野猪,蹦跳的野兔,惊飞的雉鸡,鸣唱的黄鹂……构成一幅幅山野美景。</h3><h3> 禹王洞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城东南20公里的系舟山腰,处于太原与五台山旅游的必经之路。俗称仙人洞,亦称仙登窑,相传大禹曾在此系舟治水,洞内有一石像,酷似禹王,后改称禹王洞。金代诗人元好问墓及野史亭,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貂蝉故里以及福田寺等名胜古迹也在溶洞附近。禹王洞洞口海拔1768米,洞内常年恒温11℃,盛夏之时,洞内凉气习习,隆冬季节,洞里温暖如春。</h3> <h3>  禹王洞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忻州市境内的系舟山脉。公园距省城太原60公里,北离忻州14公里。总面积为11万亩,森林区面积2.3万亩,海拔最高高度为1800米。山体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势巍峨雄壮,岩石嶙峋怪异,并有许多喀斯特溶洞,尤以禹王洞规模最大,景观奇绝,人称华北第一洞。</h3><h3> 禹王洞从1993年7月20日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来客30万人次。随着禹王洞的开发和对外开放,忻州城至禹王洞沿线又兴建了貂蝉公园等,形成了以禹王洞为龙头、具有连动效应的旅游热线。</h3><h3> 森林公园主要景区都位于系舟山系,相传大禹治水,在此系舟疏水,留下艰辛业绩,因而久负盛名。根据总体规划,分为四大景区,110个景点。</h3><h3><br /></h3><h3><br /></h3> <h3>  禹王洞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洞,称得上一个宝洞,洞内色彩斑谰,气象万千,仙气缭绕,灵光泛动,却终因&quot;养在深闺人未识&quot;,只能昏昏然,寂寂然,沉沉一睡便是数千年。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认为:大约四亿年以前,这里曾是一片蛮荒,一片汪洋。七千万年以前,华北发生造山运动,海床上升为陆地,形成太行山脉,后由于碳酸盐侵蚀岩层,形成繁多的记载:&quot;仙人洞,在福田寺左,相传通平山县,产玛瑙,内有遗蜕二,长丈余,大如斗。&quot;</h3><h3> 禹王洞包括以下几个景区:<br /></h3><h3> 禹王洞景区<br /></h3><h3> 以禹王洞为中心,场面宏伟,景观奇妙。沿禹王洞而下,悬崖上挂有&quot;干枝梅&quot;,雪后绽放傲对寒冬,有北国赏梅之异趣。山麓有福田寺遗址,有&quot;东岩夜月&quot;奇观。沿途还有元好问陵等景点,集登山、探险、避暑于一体。<br /></h3><h3> 聚宝盆景区</h3><h3> 以林深树密、山奇泉美为特色,共34个景点。有笑弥勒、将军窑、山猪拱宝、灵龟探路、聚宝灵泉、红岩叠翠等。山顶设古轿马车与禹王洞连成一线。山间有避暑度假的静怡山庄。<br /></h3><h3> 苍龙山景区</h3><h3> 有16个景点,以龙门峡谷、松涧石瀑、红岩石浪、醉松起舞为特色,景色别具一格。<br /></h3><h3> 翠岩山景区</h3><h3> 有25个景点,其中有红叶香泉、伞盖青松、偕老古松等景点。伞盖寺、铁链桥等景观正在修复中。<br /></h3><h3> 禹王洞集惊、险、奇、美于一体,它究竟有多深,至今仍是个谜。已探明的洞深约2000余米,已整修出可供游人参观的有四层共三厅十洞,长约700余米。禹王洞是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内洞连洞,路通路,九曲回环,色彩斑斓,奇洞怪石,造型奇特。内有&quot;八戒化石&quot;、&quot;子母狮子&quot;、&quot;刺猬游洞&quot;、&quot;睡狮初醒&quot;、&quot;万佛朝圣&quot; 、石笋、石柱、石花、石瀑、石佛、石塔等数不胜数,众多的自然景观,使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洞外山势雄伟,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花香鸟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禹王洞四周绿树成荫,花草遍地,小河流水,鸟兽虫鱼,是一个集登山、旅游、探险、避暑为一体,惊险奇特,人称&quot;华北第一洞&quot;的旅游胜地。1992年林业部已正式批准禹王洞为国家级森林公园。</h3><h3> 忻州与外界在这里沟通。伴随着滚滚而来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禹王洞成了忻州了解外界、外界了解忻州的重要窗口。通过禹王洞,忻州正及时地捕捉着外界的信息;通过禹王洞是,忻州也正不失时机地重塑着自己的形象;通过禹王洞,忻州人还架起了走出封闭、走向明天。走向辉煌的金色&quot;桥梁&quot;。</h3><h3> 系舟山上的禹王洞,相传四千年前,大禹治水沿汾河泛舟北上时,曾系舟于此,系舟山由此而得名。禹王洞是一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内路连路,洞连洞,有的扶摇直上,高不见顶;有的垂直而下,深不见底。盛夏之时,洞内凉气习习;隆冬季节,洞里温暖如春。禹王洞究竟有多深,至今仍是个谜。已探明的洞深约2000余米,已整修出可供游人参观的有四层共三厅十洞,长约700余米。洞内洞连洞,路通路,九曲回环,色彩斑斓,奇洞怪石,气象万千。石笋、石柱、石花、石瀑、石佛、石塔等数不胜数,众多的自然景观,使人赞叹不已,流连忘返。洞外山势雄伟,森林茂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花香鸟语,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br /></h3><h3> 禹王洞是一个十分古老的洞。据地质部门提供的资料认为:大约四亿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汪洋。七千万年以前,华北发生造山运动,海床上升为陆地,形成太行山脉,后由于碳酸盐岩侵蚀形成,据乾隆十二年直隶忻州志记载:"仙人洞,福田寺左,相传通平山县产玛瑙石,内有遗蜕二,长丈余,髑大如斗"。禹王洞位于海拔1768米的高处,从公园入口到禹王洞口,需沿盘山公路顺势攀登,为给游人提供方便,当地引进资金建成了旅游客运索道,可凌空而到洞口。这里的缆车,没有封闭设施,每次可由两人挨肩并排乘坐,缆车时而逐步升高,时而又缓步下滑,忽上忽下,终于顺利达到洞口。站到禹王洞口的平台上,俯视忻定盆地,那一望无际的平川,那延绵起伏的群山,那平坦无垠的公路,阡陌纵横的农田,真是美景如画,斑斓绚丽。</h3><h3> 在游览内,之间溶洞幽深曲折,光怪陆离。宽处洞面可站六七人,窄处只能一人通过。洞里的小洞之间,相互连通,洞的层面高低相间,俄而沿梯而上,俄而又沿梯而下,如此盘桓,饶有游趣。无论游到何处,洞内四壁,到处都是石花、石佛、石瀑、石柱、石幔、奇洞怪石,千姿百态,仿佛置于一座石刻艺术宫殿,使人目不暇接。洞内&quot;禹王观瀑&quot;、&quot;金龟出洞&quot;等50多个景点,在灯光闪烁下,那奇特的造型、逼真的形象,给游人难忘的印象,特别是每个景点,都有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而每个传说,都围绕中国古代大禹治水而展开。站在&quot;禹王观瀑&quot;的景点前,缅怀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敬业精神和功在千秋的丰功伟绩,又引起人们对他的尊敬和感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