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0702精神:秦岭脊梁上的热血丰碑(下篇)

孟先

<p class="ql-block">不朽的0702精神:秦岭梁上的热血丰碑(下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精神,能穿透岁月的重重尘封,熠熠生辉,永不磨灭。“0702精神”,便是这样一座不朽的丰碑,它承载着一代人的热血与梦想,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信念,铸就了一条连接希望与未来的天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揭开尘封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特殊年代与复杂环境下,0702公路应运而生。因其承载的特殊使命,这条公路从诞生起便处于保密状态,长久不为人知。它开凿过程的艰巨性和特殊性,超乎常人想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13 年,孟涛先生以“江涛”为笔名,在周至县地方杂志《盩山厔水》上,连续发表四篇关于0702公路的系列纪实散文。从《悬崖峭壁上的壮歌 —— “0702”公路修筑纪实之一》,到《“0702”公路:一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 “0702”公路修筑纪实之四》,这些文章全方位记录了0702公路的修筑过程,生动展现了周至人民在工程建设中无私奉献和大无畏的精神。文章一经发表,在周至县乃至全国周至籍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写作期间,孟涛先生深入采访,计划撰写一部全面记述0702工程的专著——《“0702”公路修筑纪实》。然而,天不遂人愿,孟涛先生在即将完稿时不幸离世。先生的遗孀路美棉女士,含泪整理其遗稿,并以《0702 —— 周至人心中的一座丰碑》为题,发表在《盩山厔水》杂志上,再度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铭记历史,传承“0702精神”,2023 年9 月,周至公路段召开座谈会,决定在周至县马召镇108国道旁的马召道班内,建立0702公路纪念馆。纪念馆旨在纪念工程中牺牲的68位英烈和建设者(周至县,不包括户县牺牲的14名民工),通过展示建设过程中的实物、影像和故事,打造红色教育基地,激励后人,弘扬奉献精神。户县的农民企业家黄福祥先生和围绕在他周围的仁人志士,正是由于参观了纪念馆,以及受到《0702——周至人的一座丰碑》这篇文章的感召,发起了“0702工程户县段纪实”采编活动,让这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逐渐浮现在人们眼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11日,《户县0702工程纪实》启动仪式在鄠邑区蒋村镇白龙村如期举行,旨在缅怀英烈,传承“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0702精神。区政协、宣传部的主要领导徐词忠、李西红、聂昆仑等参加了启动仪式,还邀请了《盩山厔水》杂志社以及孟涛先生遗孀陆美棉等文化界代表出席。采编活动正式进入实施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榜样的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次采编活动的总组织者黄福祥老人,是一位光荣的退伍军人,年届八旬,仍然保持着军人的那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雷厉风行、果敢坚毅的性格,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身体力行,全身心地投入到整个采编活动的组织和采访工作中,不知疲倦,四处奔波。丢下自己的事业,一辆柴油三轮,走东串西,上万元的来回开销,一身承担。不为名,不为利,勇于牺牲、积极奉献。组委会、编委会的几位领导也是事必亲躬,不辞劳苦,无怨无悔,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0702精神感召下涌现了一大批秉承“情系英雄、无私奉献、认真负责、锲而不舍”的采访自愿者,他们积极地活动在采访一线。“0702工程户县段纪实采编”队伍群星璀璨, 这支队伍中既有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贤达,也有长期在外工作的户县籍知名人士;有像段家信、阎克难、靳正勤、谭少峰、杜文博、杨百年、陈俊民等一大批70 - 80多岁的参加过0702工程的老英雄,也有50岁多岁的后起之秀;有从政府部门离退的老干部,也有多年退休的老教师;有从事地方志研究的文史专家,也有热衷于农民画和精于书画的艺术大师、高级摄影师;有小有名气的业余作家、诗人、文学爱好者,也有长期活跃在新媒体中声名显赫的网络高手。他们召之即来,不召自来,积极参与“0702工程”采访活动,主动积极,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无报酬、无管待,费用自理,不图名、不图利,长期坚持在采访一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艰辛而丰硕的采访历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采访的过程是一个异常辛苦的过程,炎热的8- 9月份,热魔猖獗,大地如蒸笼,热得人喘不过气,对于那些五十岁左右的稍年轻点的参与者都是一种身体和精力上的严峻考验,况且大多数七、八十岁年老体衰的老人。他们毫不迟疑,步履匆匆,顶着毒辣的烈日,穿街进户,走访健在的0702工程参与者。大多数还都很好,也有极个别不理解者抗拒采访,甚至恶语相加,他(她)们毫不气馁,一次次上门,终于感动“上帝”,欣然接受采访。所以就有了段家信、单晓莉“三顾茅庐”之说。长期的超负荷工作,他们克服身体上、精神上的疲劳和痛楚,带伤工作,带病工作。几位业余女作家如沈秀芳、孟英娥等,她们的好几篇采访报告在患病期间上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采访活动从2024年8月份开始,连续五个多月的时间,他们走遍了户县的所有村庄、街道,走访了几乎所有健在的0702工程参与者,写下了上百篇采访报告和数千张照片和视频,并通过《抖音》《美篇》《今日头条》等各种新媒体、新平台,向外宣传。使《0702工程纪实》采访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新闻热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次《0702工程户县段纪实》的采访活动远远地超越了预期效果,究其主要原因就是整个社会对思想正能量的重视和期待,也是对“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0702精神的肯定。54年前我们的英雄前辈,为了祖国强盛、国防安全、人民安居乐业,以自己的血肉之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牺牲”,54年后的今天,0702精神一脉相承,体现在采访活动的方方面面,它是一座灯塔,将永远为时代前进指明航程;它是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将永远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和镌刻在秦岭深山那条永不磨灭的丰碑一样,“0702精神”将万古长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展望未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0702工程户县段纪实》采编活动行将圆满收官之际,以黄福祥先生为核心的采编团队,依然秉持着高度的热忱,脚步不停、继续前行。采访同时,《户县0702工程纪念馆》的筹备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为了让这座纪念馆更具历史底蕴,筹备团队全力以赴收集与“0702工程”相关的各类文物。每一件文物背后,都凝聚着一段珍贵的记忆,它们将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生动再现那段波澜壮阔的奋斗岁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座纪念馆将选址于鄠邑区,承载着纪念与传承的重大使命。它是为缅怀在工程建设中英勇牺牲的14位先烈而建,也是对所有为0702工程无私奉献的英雄们的崇高礼赞。先烈们用热血铸就了伟大的精神丰碑,英雄们以汗水书写了辉煌的建设篇章,这座纪念馆将铭记他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他们的伟大精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未来,“0702纪念馆”将成为一座集历史展示、精神传承与教育实践为一体的红色基地。在这里,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过去的峥嵘岁月,汲取奋斗的力量,启迪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下一代而言,这里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传承红色基因。除以上作用外,还可以通过该馆的活动,使之成为健在的0702参与者交谊和精神寄托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通过这座纪念馆,0702精神将作为新时代的宝贵财富,代代相传,深深烙印在人们心间。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持续奋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0702精神永垂不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〇七〇二,不朽丰碑</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中苏交恶,风云骤变。</p><p class="ql-block">苏军犯境,陈兵百万。</p><p class="ql-block">黑云压城,国危兵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明领袖,谋深虑远。</p><p class="ql-block">审时度势,备荒备战。</p><p class="ql-block">〇七〇二,国防专线。</p><p class="ql-block">打通天堑,直达川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鄠邑儿女,万人参建。</p><p class="ql-block">积极踊跃,背水一战。</p><p class="ql-block">无私无畏,无悔无怨。</p><p class="ql-block">甘为国家,牺牲奉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物资万吨,全凭双肩。</p><p class="ql-block">羊肠小道,山高路险。</p><p class="ql-block">身负炸药,命系一线。</p><p class="ql-block">跑断双腿,心甘情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炸山开路,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装药点火,生死考验。</p><p class="ql-block">忘却危险,一马当先。</p><p class="ql-block">视死如归,烈士断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义薄云天,风采血染。</p><p class="ql-block">为国捐躯,名标坟典。</p><p class="ql-block">亡者立碑,生者留传。</p><p class="ql-block">不朽镌刻,英雄彰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辈贤达,乐于奉献。</p><p class="ql-block">要为英雄,树碑立传。</p><p class="ql-block">发起采编,疾声呼唤。</p><p class="ql-block">堪做绿叶,重现风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五十年前,英雄少年。</p><p class="ql-block">百年之后,巍巍高山。</p><p class="ql-block">〇七〇二,丰碑万年。</p><p class="ql-block">奉献精神,不朽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孟先</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落稿</p><p class="ql-block"> 4月6日修改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