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仓旅行记

杨建荣

<p class="ql-block">太仓我以前去过多次,这次和福仁应朋友之邀专门游玩了多个景点,感觉很不错,向大家推荐一下。</p> <p class="ql-block">一、沙溪古镇:</p><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沙溪古镇区内保存着明清临水建筑和漫长的古街,古老的小巷,古朴的古桥及历史文化名人故居。</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的发展过程具有一般江南水网地区城镇发展的特点。一开始是沿河道的简单居民点,然后不断扩大,形成基本沿河网展开的带形居民点。随着商业、生产的发展,沿河带状居民点逐步成熟,形成“一河二街三桥一岛”的古镇格局。一河(指具有千年历史,横贯镇区的戚浦河),二街(指老戚浦南北两岸沿河道走向,长达三里的古街),三桥(指跨越老戚浦,连接南北两岸古街的利济桥、义兴桥和庵桥),一岛(橄榄岛)。沙溪古镇沿河吊脚楼河棚相连,延绵几百米。</p> <p class="ql-block">1.乐荫园:为元末隐士瞿孝祯所建的私人花园。它面积仅22.5亩,湖池也只有一潭,建筑物均为临池而建。全园分中、东、西三部分。池居中部,四周环以假山、长廊、水榭、花厅、六角亭、通津桥。此园为瞿孝祯读书、操琴之所,历代名人沈周、文征明、王世贞、吴梅村、朱屺瞻等曾来此赋诗作画。</p> <p class="ql-block">2.陆京士故居:是一座依山傍水、中西结合的民宅。全宅分为两体,东侧为陆京士祖居,是典型的清末民居。西侧是三进三开间的民国建筑,是陆京士于1946年抗战胜利后回乡建造的,建造风格比较西化。两座建筑由一小房间连接,此房间原为电话间,拥有一台全国直接电话。</p> <p class="ql-block">3.连环画博物馆:由“序厅”、“追根溯源厅”、“荣兴似锦厅”和“阐扬流世厅”组成。以连环画发展的各个时期为节点,描述了各个时期连环画发展的兴盛弱衰,以及绘画名家及其经典代表作品。</p> <p class="ql-block">4.洪泾往事:四清运动以来全国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学洪泾运动。该馆讲述了沙溪洪泾大队从一个普通农村,一跃成为红遍全国的学习“毛选”标兵单位的前后经过。</p> <p class="ql-block">5.江南民间现代诗歌馆:处于一栋白墙黛瓦的临水小楼,白桦先生手书“江南民间现代诗歌馆”,馆内诗歌氛围浓郁。沙溪自古为诗文之地,古有文徵明作沙溪十咏;今天“梅村诗社”在诗歌馆内。</p> <p class="ql-block">6.童趣馆:位于河南街庵桥南桥堍,馆内搜集整理出一些怀旧游戏,如打弹珠、丢沙包、跳皮筋、跳房子等等。</p> <p class="ql-block">7.促织馆:斗蟋蟀,又称秋兴,是一项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民间娱乐活动。促织馆以此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8.雕花厅:为龚氏古宅第三进东厅,建于清乾隆年间,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厅内梁上的木雕工艺精湛,充分运用了深雕、浅雕、圆雕、透雕等各种手法。</p> <p class="ql-block">9.吴晓邦故居:建于1927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位于沙溪镇西市街,是一幢双层欧式建筑,房屋结构有客厅、主卧室、储藏室、卫生间、用膳房、厨房等十二间,房顶建有瞭望台,可观望沙溪全景。吴晓邦先生在沙溪中学任教时曾在此楼居住过1年多时间。</p> <p class="ql-block">10.吴晓邦舞蹈艺术馆:选址在吴晓邦祖宅,前后共三进,是太仓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以时间为线索展示了吴晓邦先生一生的艺术追求和革命历程。</p> <p class="ql-block">11.沙溪文史馆:展示了自沙溪聚沙成陆3000年以来的历史,以海陆变迁、政治经济、人文历史为主要内容,分为“沙之头也”、“金沙溪”、“幸福生活300年”三个展厅。</p> <p class="ql-block">12.牙行:是中国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评定商品质量、价格的居间行商。元朝时期,浏家港成为全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明朝又是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为经济富庶的沙溪带来了贸易发展的先机,一时间牙行广布,商贸通达,尤其以棉花行为代表,最盛时期共有花行百余家。</p> <p class="ql-block">13.唐调研习所:展示了沙溪最后一名进士,国学大师、工科先驱唐文治先生生平事迹,以其出生地静观堂为起点,介绍了文治先生在求学、仕途、实业救国和发展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并重点介绍了他在国学教育中所推行的古代读文方式,被业界称为“唐调”。</p> <p class="ql-block">沙溪古镇被誉为“江南水乡明珠”,拥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内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古街古桥以及名人故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漫步在青石板路上,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仿佛穿越回古代。</p> <p class="ql-block">二、金仓湖:</p><p class="ql-block">金仓湖是太仓市内最大的人工湖,以其清澈的湖水、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休闲设施而闻名。湖畔的疏朗草坪、樱花林以及赤足森林等特色景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这里不仅是市民的休闲胜地,也是观鸟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金仓湖公园位于太仓市城厢镇(市区),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超过1000亩,是太仓最大的湖泊,是上海市美兰湖的十倍大。金仓湖是太仓市的核心景区,被誉为“太仓市最美丽的地方”。金仓湖地区绿化率超过90%,位居全市排名第一,空气质量和环境指数优良率排名全市第一,年接待游客数量全市排名第一,是来太仓旅游的必游景点。2016年接待游客总量更是超过77万人次。这里正成为太仓亮丽的新“绿肺”;</p> <p class="ql-block">总体为6个功能区域,包括滨水生态体验区、湿地休闲区、体育运动区、休闲购物区、旅游度假区和住宅区。其中,引进德国理念的赤足森林是国内首家也是一家倡导赤足运动的体验式公园,卸下双足的负担徜徉其间,轻松自然,天人合一。</p> <p class="ql-block">金仓湖畔的疏朗草坪总面积达10多万平方米,是太仓最大的草坪,站在坡上,眺望千亩湖面,碧绿的草坪、成片的乔木林疏朗有致,更有曲折的木栈道、别致的木平台将草坪和湖光岛色联成一体,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三、南园:</p><p class="ql-block">太仓南园,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江南古典园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由当朝宰相王文肃(字锡爵)营建,占地三十余亩,后增拓至五十多亩。南园不仅是王宰相处理政务和种梅养菊之处,也是太仓园林艺术的瑰宝,被誉为“太仓园林富甲东南”中的精华代表。‌</p> <p class="ql-block">南园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融合了宋、元、明、清等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目前已恢复了“门楼”、“绣雪堂”、“香涛阁”、“大还阁”、“鹤梅仙馆”、“寒碧舫”、“潭影轩”和“长廊”等十八处景点。门楼为典型的明式风格,悬挂的匾额“南园”两字系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手笔。</p> <p class="ql-block">南园的景色可以用十六个字形容:景域辽阔、空间宽敞、小桥流水、碧波荡漾。园内设有多种梅花品种,每当梅花盛开时节,园内梅花如海,香气四溢,为游客带来一场视觉与嗅觉的双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太仓南园最值得关注的三个是‌绣雪堂、潭影轩、香涛阁‌,它们集中体现了明代园林的建筑精髓与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1.绣雪堂‌:</p><p class="ql-block">作为南园的核心建筑之一,绣雪堂是明代宰相王锡爵处理政务的重要场所,其命名与设计均展现了文人雅士的审美意趣。建筑与园林景观融为一体,成为体现明代官邸园林特色的代表性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潭影轩‌:</p><p class="ql-block">该建筑以水景映衬为特色,通过巧妙的空间布局将建筑与池塘、假山等元素结合,形成虚实相映的视觉效果。这种设计手法不仅符合江南园林“借景造境”的传统,也凸显了主人追求隐逸生活的志趣。</p> <p class="ql-block">3.香涛阁‌:</p><p class="ql-block">作为赏梅品菊的专设场所,香涛阁直接关联王锡爵“种梅养菊”的个人雅好。其建筑形制与植物配置相辅相成,既是功能性的休憩空间,也是文人精神寄托的具象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园内保留的明代建筑与周边现代高层住宅形成鲜明对比,却仍能保持“秀气宁静”的氛围,体现了古典园林的包容性。</p> <p class="ql-block">四、郑和公园:</p><p class="ql-block">在六百年前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浮桥镇新建,在2008年7月“中国航海日”前竣工对外开放。复制的郑和二号宝船,也称“二千料郑和宝船”,长七十一点一米,宽十四点零五米,这是为了纪念一四O五年七月十一日郑和在太仓首航出海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郑和主题公园总面积一百二十二公顷,建有十一座山体、主入口广场、音乐喷泉、郑和铜像、郑和宝船、郑和纪念馆、郑和七下西洋历经的异域风情等十个工程。建筑风格以还原郑和船队远洋的历史文化,并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异域风情区再现郑和七下西洋所到国家和地区的历史遗迹和风情,主要有马六甲、爪哇、古里、麻林、锡兰南北楼、唿噜莫斯和麦加等七大建筑,面积为三千三百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郑和铜像已建成,高十八米、重五十余吨,为国内最大。郑和手执航海图,昂首挺立在长江口当年七下西洋的起锚地,高大而典雅,宏伟而凝重。现场安装工人告诉记者说,该铜像由一百多块锡青铜板装焊而成,安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p> <p class="ql-block">复制的郑和二号宝船,也称“二千料郑和宝船”,投资一千二百多万元,长七十一点一米,宽十四点零五米,这是为了纪念一四O五年七月十一日郑和在太仓首航出海的日子,专家称,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一长宽比例也比较合适。船尾部有三层,近十八米高,桅杆高三十八米,寓意郑和曾经去过的三十八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五、太仓美术馆:</p><p class="ql-block">太仓美术馆是由原吴晓邦舞蹈艺术馆改扩建而成。总建筑面积2238.2平方米,展厅面积为802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六、弇山园:</p><p class="ql-block">弇山园为国家3A级景区,江南著名园林,誉为东南第一园。亦名太仓公园。弇山园是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体验式乐园相结合的休闲娱乐性公园,它作为南宋“海宁寺”的旧址,很好地展现了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p> <p class="ql-block">“弇”的本意是指“覆盖”“遮蔽”,也可以做形容词,表示“深”,《吕氏春秋》有云:“处必弇。”</p><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唐韵》一俭切《集韵》衣检切《正韵》於检切,音奄。《尔雅·释言》盖也。《注》谓覆盖。又《释天》弇日为蔽云。《注》晕气五彩覆日也。”</p> <p class="ql-block">在古时候,有个地方叫做“弇州”,如今叫“兖州”,位于山东省。</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第一位女首领的名字中,也有“弇”这个字,叫“弇兹氏”,她生活于前仰韶,距今六千多年了,她还发明了树皮搓绳技术,后人尊称她为“玄女”“玄帝”。</p> <p class="ql-block">有文献曾记载过这片园林,《公园残影》有云:“园之门外有一道卧波,邑人称之为香花桥,桥虽不高,名却甚古。入门迎面处设有一钟楼,高过三丈,形为四方,中悬时计……”</p> <p class="ql-block">弇山园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园内主要景观有宋代“花石纲”遗物“望海峰”,明洪武年开凿的“通海泉”,元代大型“铁釜”以及“墨妙亭”等。另有“弇山堂”、“嘉树亭”、“小飞虹”等多处景点。</p> <p class="ql-block">其中,弇山堂是弇山园最主要的建筑,弇山堂屋顶的建筑形式为歇山式,正脊的两侧为鱼龙对峙,斜脊则是双狮捧绣球,整个建筑非常端庄大气。</p> <p class="ql-block">整个园林环境优雅,景色秀丽,是一座非常值得观赏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位于沙溪镇岳王、浮桥镇牌楼交界,沪宜高速(苏昆太)岳王出口到达景区仅4公里。景区占地面积8000亩,环境优美,是一个蕴含“绿色、生态、科技、人文”理念、饱涵现代农业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分为涉农加工贸易区、特色农业创新示范区、农业产业孵化区和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区4大功能区。通过招商引资进入园区的各类项目有25个,投资总额达6亿多元人民币,流转土地近6000亩,经过三年多的建设,已形成休闲观光农业、高效农业、科技农业、外向农业、循环农业源农业6个特色主导产业。</p> <p class="ql-block">太仓市现代农业园区先后获得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特色农庄、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观光农业园等称号。</p> <p class="ql-block">投入2亿多元相继建成了6000平方米现代农业展示馆、4600平方米的花卉园艺展示馆、恩钿月季公园、玫瑰庄园一期、2万平方米名贵兰花温室生产基地、生态餐厅等一批农业项目,一个集农业科技展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务为一体,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农业生态休闲度假区已初步形成。</p> <p class="ql-block">太仓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适合游客深度游览。游客可以前往太仓博物馆,感受娄东文化的发源地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在太仓美术馆打卡拍照,体验现代方式致敬东方美学;在郑和公园了解航海家的故事,这里也是一个休闲观光的好去处;游客还可以漫步在海运堤,感受德国风情街的欧陆气质;游览南园和沙溪古镇,体验古桥水乡的慢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