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4日</p><p class="ql-block"> 清晨,观光萨拉戈萨老城。</p> <p class="ql-block"> ^萨拉戈萨拥有两千年的历史,坐落在美丽的埃布罗河南岸,是西班牙第五大城市,阿拉贡自治区的首府。</p> <p class="ql-block"> ^进老城,狮桥是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 狮桥是萨拉戈萨埃布罗河上的第一座石桥,桥两端的4根石柱上站立着威武的铜狮子,因此这座桥也被称为狮桥。</p> <p class="ql-block"> ^过桥,来到萨拉戈萨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萨拉戈萨大教堂,也称拉西大教堂,它的建筑风格揭示了这座城市复杂的历史:它建在古罗马论坛神庙的遗址上,后来成为西哥特教堂,然后是穆斯林清真寺,在12世纪,又被改建为罗马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 ^现在大教堂的塔楼是原来清真寺的尖塔,而塔楼外部雕刻却充满着罗马教堂的元素。</p> <p class="ql-block"> ^萨拉戈萨是著名诗人戈雅的故乡,正对萨拉戈萨大教堂的皮拉尔广场上立有他的青铜塑像。</p> <p class="ql-block">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的皮拉尔大教堂几乎占据了半边广场,是西班牙每年参观人数最多的教堂。它的命名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p> <p class="ql-block"> ^皮拉尔在西班牙语中,是“柱子”的意思,这座教堂建于1681年到1872年,是萨拉戈萨最具标志性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每年的十月上旬,教堂都会举办盛大的祭奠活动,同时还会举行各种热闹的舞蹈和斗牛。</p> <p class="ql-block"> ^传说当耶稣受难并复活之后,他的门徒圣雅各来此传讲福音书。</p> <p class="ql-block"> ^公元40年1月2日,他正在萨拉戈萨埃布罗河旁边祈祷时,圣母玛利亚站在一个石柱上向他显像,让他把基督教带给这个国家,并交给他一个小的木制的圣母像和一个碧玉柱子,指示他在此为圣母玛利亚建一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大约过了一年,圣雅各按照圣母的意愿建了教堂。</p><p class="ql-block"> 岁月流逝,小教堂早已湮灭,唯独圣母柱子和碧玉柱子安放在这光芒四射的圣坛上。</p> <p class="ql-block"> ^公元44年圣雅各被杀,成为12门徒中首位殉道者。</p> <p class="ql-block"> ^随后数千年,教堂不断修建,直到今天我们看到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 ^西班牙内战时,有三枚炸弹投在了教堂屋顶,却一枚都没有爆炸,其中两枚炸弹就悬挂在大教堂的墙壁上,向世人述说着圣母的神迹。</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里有根圣母显灵的石柱,露出一小部分,引得无数教徒前来朝拜,排着长队亲吻。</p> <p class="ql-block"> ^天主教堂在全球有1500多座,西班牙大约有105座。而皮拉尔大教堂是历史上第一座圣母堂,被称为西班牙人民的母亲,也叫圣母圣殿主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这道布满铜钉的门进去,一瞻大教堂的神秘。</p> <p class="ql-block"> ^教堂里,不时有人跪倒忏悔。</p> <p class="ql-block"> ^虔诚的教徒正在排队以点沾圣水。</p> <p class="ql-block"> ^八角形拼图的地砖上缀有排排小孔,一股凉气从地底冲出,空气顿时变得清新湿润,古时候的“空调”美观又实用,让我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教堂每一处雕塑都精美绝伦,这些雕塑讲述的大多是圣经故事。</p> <p class="ql-block"> ^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雕塑,在每座天主教堂里都可看见,它时刻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耶稣经历过的苦难。</p> <p class="ql-block"> ^教堂对面,模拟耶稣诞生地的马厩,让游客一下子穿越到了耶路撒冷。</p> <p class="ql-block"> ^马厩不远处的市政厅,上方挂着欧盟盟旗在内的4面旗帜,门前有雕塑,墙上有徽章。</p><p class="ql-block"> 市政厅的右侧是古交易所。</p> <p class="ql-block"> ^广场西侧有一座水幕雕塑形似瀑布,一侧有一条裂口,细细的水流不断地从裂口流淌而下。</p><p class="ql-block"> 雕塑的主题是水与世界,寓意为“断裂的大地倾泻的水流”,告诫人们要保护水资源,雕塑为2008年在萨拉戈萨举办的世博会而建,此届世博会的主题就是“水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水幕雕塑前有一个大水池,呈不规则的几何图状,被称作大喷泉,这里也叫做大喷泉广场。</p> <p class="ql-block"> ^大喷泉的西边尽头,静静躺卧着一小段古罗马城墙遗址。</p> <p class="ql-block"> ^残墙对面是古老的斯达塔,塔的前面是一座天主教堂,当年的浴室和市场曾经环顾周边。</p> <p class="ql-block"> ^拐进广场旁边的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人来人往,繁华、热闹,人气爆棚。</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游客眼中,萨拉戈萨就是一座小城,小巧玲珑,精致得令人难以割舍。我手头有一份当地游客中心提供的资料,开篇第一句:“萨拉戈萨是一座自由祥和的城市,是在四种不同文化影响下结出的奇妙果实”。</p> <p class="ql-block"> ^萨拉戈萨被欧洲人称作西班牙的“翡冷翠”,如翡翠般美丽,诗意盎然的名字,佛罗伦萨的爱称,称它为西班牙的“翡冷翠”毫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 ^结束“翡冷翠”行程,大巴一路高歌,驶往免税天堂安道尔。</p><p class="ql-block"> 过边境,检查站形同虚设,大巴丝毫没有减速,秒过。</p><p class="ql-block"> 安道尔位于欧洲西南部,是世界上5个袖珍小国之一,国土面积只有467平方公里,只相当于我国深圳的1/4左右,人口约有8.5万人,夹在西班牙和法国之间,如果不仔细看,在地图上还很难发现它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莫名惊诧的是,作为主权国家却不设军队,没有自己的货币,元首也由法国总统和西班牙塞奥·德乌赫尔地方主教共同担任,整一个“三无”国家,见所未见,闻所未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一个小国,700年不设军队,却无人敢入侵,国内治安也非常的安全,世界唯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p> <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先从安道尔的历史说起,在8世纪,它是查理曼帝国为防范摩尔人骚扰而在西班牙边境地带建立的小缓冲国。13世纪时,法国与西班牙为了争夺安道尔主权,双方就此进行了多次战争,最后于1278年和1288年,双方达成两项协议,决定共同管理安道尔,在境内也没有驻军,更没有建立自己的军队,因此安道尔由此成为公国。</p> <p class="ql-block"> ^1993年3月14日,安道尔全民公决通过了有史以来第一部宪法,从此安道尔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p><p class="ql-block"> 虽然取得了独立,但国家元首仍由法园总统和西班牙塞奥·德乌赫尔地方主教共同担任,称为两大公。</p> <p class="ql-block"> ^这两大公没有实际权力,首相为政府首脑,由安道尔议会遴选产生。这种独特的政治体制使得安道尔在保持独立的同时,也与法国和西班牙保持着密不可分的依附关系。</p> <p class="ql-block"> ^独立后的安道尔非常聪明,知道自己被两个大国包围,对别人也形成不了什么威胁,所以依然不建立自己的军队,更不选择靠边站,反而在两个大国之间周旋,游刃有余。而外面的国家如果想要侵占安道尔,那就必须要问法国和西班牙同不同意。如果西班牙想要入侵安道尔,那必须要问法国同不同意,反之也是一样。</p><p class="ql-block"> 而且安道尔同时向两大强国称臣纳贡,所以即便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安道尔也没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如此,安道尔自己根本不需要军队,因为要了,反而抵挡不住两大邻国的进攻,反而让自己处于危险的地步,这就是安道尔在过去数百年间,一直都没有建立自己军队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此外,由于安道尔处于高山峡谷之中,凭借自己的地理优势,全面开放起了旅游、金融和服务业,成为了很多国人热衷的旅游景点,每年接纳外国游客约上千万人。因此让整个国家非常富裕,人均GDP超过4万美元,可以说全国上下没有一个穷人。</p><p class="ql-block"> 安道尔还是欧洲著名的免税购物天堂,金融服务业也是共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p> <p class="ql-block"> ^因此,安道尔人民的幸福指数多年来一直都排在世界排行榜前列。</p> <p class="ql-block"> ^穿越在古典和现代的时光隧道里,流连驰骋;沉浸在深沉而璀璨的灯光中,留恋忘返。虽然只停留一个黄昏、一个夜晚、一个清晨,却让我们对安道尔产生了深深的爱恋。</p> <p class="ql-block"> ^沉沉睡去的静谧山城。</p> <p class="ql-block"> ^圣科洛玛教堂</p> <p class="ql-block"> ^安道尔石头教堂</p> <p class="ql-block"> ^山谷石屋。</p> <p class="ql-block"> ^扭曲的时钟</p> <p class="ql-block"> ^瓦利拉河。</p> <p class="ql-block"> ^巴黎桥</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1月15日</p><p class="ql-block"> 告别晨㬢中的安道尔,驱车前往西葡之行的最后一站一一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 ^巴塞罗那第一站,哥伦布广场。</p><p class="ql-block"> 广场中间高高耸立着哥伦布纪念碑,碑高约60米,全部用赭红色大理石建成。</p><p class="ql-block"> 纪念碑建于1886年,旨在迎接万国博览会并纪念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顶端哥伦布雕像高约7米,由蒙特惠奇城堡前的大炮熔化后的铸铁制成。雕像上的哥伦布巍然挺立,手指新大陆的方向,凝神远望。</p><p class="ql-block"> 站在哥伦布纪念碑下,不由想起央视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西方人的第一个强国梦由西班牙开始,而西班牙的强国梦则由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发端。</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设计非常独特,柱体中部雕有五个凌空飞舞的女神,底座四周有八只巨大的黑狮守护。</p><p class="ql-block"> 碑文记载了哥伦布的航海事迹,顶部刻有“光荣属于哥伦布”和“向哥伦布致敬”两行大字,充满着对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第三层是当时资助哥伦布远征的国王费迪南德和王后的雕塑,哥伦布在1492年首次从南美洲探险归来时,在巴塞罗那向西班牙国王和王后报告了他的发现,这使得巴塞罗那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我站在纪念碑下,思潮汹涌,感慨万千:哥伦布高高在上,竟然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的“王”踏在了脚下,碑文上更没有刻上“无吾王便无吾臣”“天大地大没有吾王的恩情大”等铭文,一时觉得不可思议,傲临天下的君王怎能屈居于臣民足下呢?何况哥伦布出海的费用,很大一部分还是王后的私房钱啊。</p> <p class="ql-block"> ^从某种程度来说,美洲新大陆的发现拉开了对南美殖民统治的序幕;然而今天,大批的南美移民操着西班牙语又来到哥伦布的故乡,历史总是上演着一个又一个的轮回。</p> <p class="ql-block"> ^顺着哥伦布青铜像手指所指的方向,是当年哥伦布远航的出海口,现在是巴塞罗那旧港的一个深水码头。密密麻麻的私人游艇让人羡慕不已。</p> <p class="ql-block"> ^长长的海岸线铺着一条别具一格的彩色人行道,与惹人心醉的蓝色海洋仅隔一片十几米宽的金色沙滩。人行道每隔一段路都有面向大海的石头坐椅,情侣们双双对对,浪漫温馨,凸显了巴塞罗那人激情如火之外的柔情似水。</p> <p class="ql-block"> ^我们随意找到一处木椅坐下,凭海临风。近处,船只密集,远方,蔚蓝色天际和大海融成一片。海鸥姿意地从人们头上掠过,大胆地在游人如织的地面上啄食,好一派温馨迷人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哥伦布塔直通巴塞罗那旧港一一南欧的黄金海岸以及贝尔港。海滩上满是穿比基尼的女郎,性感、健美、艳丽、奔放。有人说,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吸引男人眼球的天堂,一定不是泰国、古巴,而是巴塞罗那。</p> <p class="ql-block"> ^兰布拉大街连接哥伦布广场和市中心加泰罗尼亚广场,是巴塞罗那最著名、最繁华、人流量最大的步行街。</p><p class="ql-block"> 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称它为“流浪者大街”。</p> <p class="ql-block"> ^余秋雨在《流浪的本义》这篇散文中写道:“……这里浑然融和,主客不分。大家都是流浪者,……所有的卖家多半不是真正的商人,是昨天和明天的行者,只因今天缺钱,便在这里稍稍闹腾。主要不是闹腾资金和商品,而是手艺和演技,因此又和艺术衔接在一起,光鲜夺目,绝招纷呈,就像过节一般。”</p> <p class="ql-block"> ^“这些特点,在我看来,全都体现了世间一切优秀流浪者的素质。他们的谋生能力,开阔心境,自控风范,物化为一条长廊。其实,这也是一切远行者的进修学校。”</p> <p class="ql-block"> ^这儿能见到各种肤色、说各种语言的人,还有很多行为艺术家,扮成切·格瓦拉、列侬、剪刀手爱德华、性感女神玛丽莲梦露。</p> <p class="ql-block"> ^现场为游客作画的摊位,一家接着一家。</p> <p class="ql-block"> ^兰布拉大街还有一道亮丽的风景,餐桌餐椅沿街中央一字排开,桌子旁边的玻璃罩里燃烧着熊熊的火焰。</p> <p class="ql-block"> ^客人围着桌子喝咖啡,观街景,悠然自得,抛却了烦恼,忘掉了时间。</p> <p class="ql-block"> ^兰布拉大街也是著名的“花市大街”。</p><p class="ql-block"> 11月的上海,已是秋意深深,但巴塞罗那大街却仍然“春”意盎然,一家连着一家的鲜花店里,各种鲜花竞相开放,姹紫嫣红。</p> <p class="ql-block"> ^位于兰布拉大街旁的圣何塞菜场,俗称波盖利亚菜市场,有800多年的历史了,被列为“世界上最好的十大市场”之一,是巴塞罗纳市内品种最多、各类摊位齐全的蔬果、肉类市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金属结构的框架建筑,高大的棚顶下,摊位一个挨着一个。</p> <p class="ql-block"> ^各类海鲜、新鲜蔬果、鸡鸭鱼肉,五光十色,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 ^最吸引我的要数鲜活的海鲜,大螃蟹被八脚朝天地摆在摊位上,两只大钳子在空中乱舞,不可一世。</p> <p class="ql-block"> ^这里售卖的哪里是商品,分明是一种文化,一种色彩,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 ^菜市场里还有“便当”,现选、现烹、现吃。</p> <p class="ql-block"> ^菜市场外面,摆有露天菜蔬市场,食材更新鲜,价格更亲民。</p> <p class="ql-block"> ^难怪这里每天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美食家和旅行者纷至沓来。</p> <p class="ql-block"> ^在去往巴塞罗那大教堂的路上,有一座颇具名气的马内斯博物馆,斑驳的砖墙和磨损的青石板路面,无一不在向游人展示着它悠久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出了博物馆大门,抬头就可看见巴塞罗那大教堂那高耸的哥特色尖顶。这座大教堂始建于13世纪末,历经6个世纪,直到19世纪末才正式完成正立面的建造工程。大教堂有三座中殿,均以十字拱形封顶,两侧以优雅的八角塔护驾。</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侧面是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一比斯贝街。街中有个廊桥,建于1928年,颇具15世纪晚期的哥特风格,乍一看,还以为是威尼斯的“叹息桥”被搬到了这里。</p> <p class="ql-block"> ^穿街走巷,宁静清幽的环境宛如世外桃源,与大教堂前人声鼎沸的热闹气氛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 ^从兰布拉大道中段一侧拐进去,便会看见一座建筑:红砖外墙、装饰玲珑、浮雕突显,这就是1908年建成的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 <p class="ql-block"> ^现代主义风格在音乐宫的设计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造就了一个精致完美、富丽堂皇、令人目不暇接的音乐圣殿。</p> <p class="ql-block"> ^在这座五彩缤纷、花团锦簇、既梦幻又舒适的音乐宫里,每年都会举行数百次的音乐会。</p> <p class="ql-block"> ^音乐宫里,还设有咖啡吧,供游客和听众休憇、品尝。</p> <p class="ql-block"> ^这座百年历史的建筑,1908年由高迪的老师蒙塔内尔设计,建筑元素多样,外部立面丰富,堪称现代主义建筑的瑰宝,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兰布拉大街的另一头,是居于市中心的加泰罗尼亚广场,也称鸽子广场。</p> <p class="ql-block"> ^原路回到哥伦布广场,夕阳下的哥伦布纪念碑,此时正笼罩在一片玫红色的光辉里。</p><p class="ql-block"> 我久久地仰望着高高在上的哥伦布雕像,脑海中跳出了余秋雨的感想:这座哥伦布高塔,正与流浪者大街连成一直线,那么,这位航海家也就成了大街上全体流浪者的领头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流浪者。为了争取流浪,他在各国政府间寻找支持,他发现了一片大陆,于是走进了历史。哥伦布表明了流浪的本性:不问脚下,只问前方。</p><p class="ql-block"> 瞬间共鸣!旅途中,不经意间,常常会擦出怪异奇妙的思想火花,感动自己。</p> <p class="ql-block"> ^巴塞罗那是前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的故乡。</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赶在太阳落山之前,来到奥运会主会场,1992年巴塞罗那成功申办了第25届奥运会。</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巴塞罗那曾申办过1924、1936和1940年的3届奥运会,但均未成功。因而,他们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决心在国际奥委会的支持下,举办一届历史上最成功的奥运会。</p> <p class="ql-block"> ^奥运会开幕式在位于蒙特惠奇山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p><p class="ql-block"> 火炬传到主会场后,两届残疾人奥运会射箭奖牌获得者,37岁的残疾运动员雷波洛从轮椅上站起来,用火把点燃箭头,射向70米远、21米高的圣火台,奥运之火顿时映红了蒙特惠奇山的夜空。</p> <p class="ql-block"> ^10万名现场观众和20亿电视观众共同见证了这次惊艳的点火仪式。据说,为了表演这项绝技,雷布洛试射了不下2000次。</p> <p class="ql-block"> ^离开奥运会主会场,走到山顶,来到了国家艺术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它是为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而专门修建的综合展览馆,馆内藏品近25万件,全方位展示了加泰罗尼亚的艺术史。</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前的台阶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他们一边欣赏着平台上乐手的激情演奏,一边等候着落日晚霞那瑰丽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从山顶俯瞰,沐浴在金色夕照下巴塞罗那,何等的庄严,何等的迷人。</p> <p class="ql-block"> ^晚上品尝此次西葡之行的第四道美食大餐一一海鲜饭(Paella,音译为巴埃拉,意为平底锅),西餐三大名菜之一,与法国蜗牛、意大利面齐名。</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海鲜饭源于西班牙鱼米之都一一瓦伦西亚,是以西班牙产艮米为原料的一种饭类食品。</p><p class="ql-block"> 西班牙海鲜饭卖相绝佳,黄澄澄饭粒的色香出自名贵的香料藏红花,饭中点缀着无数虾子、螃蟹、黑蚬、蛤、牡蛎、鱿鱼……热气腾腾,令人垂涎。尝一口,鲜美无比,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 ^明天更值得期待:走进高迪的巴塞罗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