珺的美篇

西北师范大学万达城附属学校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耕耘教坛播新梦 以研促学共前行</b></p><p class="ql-block"><b> 西北师范大学万达城附属学校</b></p><p class="ql-block"><b> ——英语学科推门课纪实(二)</b></p> <p class="ql-block">为进一步落实“三在课堂”,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中绽放光彩,西北师范大学万达城附属学校英语学科在教导处的组织下开展了以“耕耘教坛播新梦 以研促学共前行”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推门课的形式进行,旨在让常态课高效化精品化。 </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一)耕耘教坛播新梦</b> </p><p class="ql-block">郑萍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partA( Let's Learn)部分,主要是单词教学,教授1-6“月份”单词。在新授之前先和部分同学进行了自由对话的热身活动,通过对话轮问练习,复习了之前学过的句型,也了解了学生对旧知的掌握程度。接着通过介绍图片中的节日或学校活动,引出单词,并结合句型“When is ...? It's in....”问答,完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大部分学生当堂掌握了单词读音及句子的表达。郑老师在单词教学中,紧密渗透语音,以帮助学生记单词又快又准确。单词、短语、句型相结合,课堂知识呈现丰富。</p> <p class="ql-block">翟老师执教的是一年级英语口语,本节课复习了 1-10的英文数字、10 个动物及 5 个五官词汇。通过 TPR 动作、闪卡抢答巩固记忆,用 “Touch Your Face” 游戏强化五官指令。在“我说你画,你说我画” 互动中,学生轮流做小画家与指令官。课堂气氛热烈,多数学生能准确认读,游戏环节提升表达积极性。个别学生对 “six” 与 “seven” 发音混淆,对“eight”有认读困难,后续需通过儿歌强化。整体达成复习目标,学生在趣味中巩固语言基础,初步建立英语应用自信。</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以研促学共前行</b></p><p class="ql-block">在评课议课活动中,针对常态课高年段老师和低年段口语教师遇到了同一个问题,如何在40分钟的课堂中关注后进生的同时能高效完成教学目标,针对英语课的教学优化,教研室为两位教师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建议:</p><p class="ql-block">一、流程设计:建立自动化课堂程序</p><p class="ql-block">1. 固定信号系统</p><p class="ql-block"> 听觉信号:特定音乐片段(如《Mission Impossible》前奏)表示活动结束,比口头喊"安静"更有效。 </p><p class="ql-block"> 视觉信号:教师举手即表示需要全员停止讨论并举手回应(适合低段)。 </p><p class="ql-block">2. 无痕过渡策略 </p><p class="ql-block"> 用"三句话衔接法": </p><p class="ql-block"> ① 总结前一环节("我们刚刚学会了描述人物的三个形容词") </p><p class="ql-block"> ② 明确新任务("现在请用这些词采访同桌") </p><p class="ql-block"> ③ 指示动作("采访完的同学请把学习单反扣在桌上") </p><p class="ql-block">3. 材料分发流程*</p><p class="ql-block"> 采用"对角线传递法":将材料给教室四个角落的学生,同时向中心传递,比单列传递效率提升60%。</p><p class="ql-block">二、学生调控:动态平衡参与度</p><p class="ql-block">1. 空间管理技巧 </p><p class="ql-block"> 教师动线:讲授时沿"∞"字形路线走动,自然覆盖全班;指导时优先停留在后排和靠窗位置(注意力易分散区)。 </p><p class="ql-block"> 热点座位:将易分心学生安排在靠近教师高频移动路径的位置(如教室中间的过道旁)。 </p><p class="ql-block">2. 小组管理工具</p><p class="ql-block"> 角色分工卡:每组设"时间管理员""记录员""发言人"等,定期轮换。 </p><p class="ql-block"> 使用团体目标:如"如果全组都能完成任务,可以减免一项家庭作业"。</p><p class="ql-block">三、应急处理:灵活应对突发状况</p><p class="ql-block">1. 常见问题预案 </p><p class="ql-block"> 学生争执:立即转移至中性问题("你们觉得教材第X页的案例会怎么处理?") </p><p class="ql-block"> 设备故障:常备"无技术备用活动"(如词汇接龙、快速写作)。 </p><p class="ql-block">2. 注意力涣散时的重启技巧 </p><p class="ql-block"> 身体激活:带领学生做"交叉拍膝"运动(左手拍右膝,反之亦然)重启大脑。 </p><p class="ql-block"> 悬念制造:突然降低音量说"I found something interesting in your work..."(吸引抬头率)。 </p><p class="ql-block">通过将课堂组织拆解为可量化的技术动作(如提问后移动3步再点名可增加回答覆盖率),持续迭代教学动线设计,能显著减少管理耗能,使教师精力更多投向创造性教学。</p> <p class="ql-block">本次教研活动围绕“差异化教学与课堂高效组织”展开,通过课例观摩、研讨,深入探讨了如何兼顾后进生需求与教学目标达成,针对高段英语课,提出“问题链设计”和“微课补漏”方法;低段口语课强调“多模态输入”和“游戏化容错”。此次活动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成效显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