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利用清明长假,我和老公背起行囊到风景如画的丽水去玩。从南京南到丽水,坐高铁3个小时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丽水古堰画乡。</p><p class="ql-block">古堰和画乡分别在景区的南北两端,中间轮渡相连。</p><p class="ql-block">古堰在堰头村,是一个有1200多年历史底蕴的古村落,以有千年水上立交桥、千年樟树群、千年民居、千年古堰而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堰头村村头屹立一座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这座文昌阁是当地的著名文化景点。</p><p class="ql-block">相传最初的文昌阁是供路人歇息的亭子,后因当地文风昌盛,堰头村有数十族取得功名,文化信仰促使改亭为阁。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文昌阁为清代嘉庆年间重建。</p><p class="ql-block">文昌阁周边千年古樟树环绕,前有流水,后有古道民居,构成静谧的田园画面,兼具历史厚重感与自然美感。</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旁的三洞桥,建于北宋正和初年,由知县王提设计建造,旨在解决山洪爆发时沙石淤塞渠道问题。溪坑水从桥面上通过,通济堰从桥下穿流,两者互不相扰,采用的是立体交叉的设计,道道地地的千年水上立交桥啊,充分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和成就。</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旁还有一个千年古樟树群,它还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古樟树群。这个古樟树群拥有数十株1100年——1500年树龄的古樟树,其中树龄1200年以上的有14株之多,树高20多米,最大树径超过4米,树冠覆盖面积达50多平方米。千年以来,这些古樟树不仅起到加固堤坝、形成美不胜收的自然景观的作用,还成为千年古堰的守护神和见证者。</p> <p class="ql-block">这棵古香樟树因身材挺拔,枝干分布均匀,被称为樟树中*美女*。</p> <p class="ql-block">这棵古樟树因多次遭受雷击,枝干中空可容纳数人,仍顽强生长,被当地人尊为樟树中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除此,在画乡我们也见到了千年古樟树。</p><p class="ql-block">渡船到画乡,渡口就有一棵树龄1100年的古樟树,这棵樟树枝繁叶茂被称为樟树中的*西兰花*。</p> <p class="ql-block">画乡村口的双荫亭前也长着两棵1100年的古樟树,树旁还立着石碑。双荫亭是民国建筑,因庭前两棵樟树而得名,双荫亭又因亭身支撑为十八根红漆亭柱,寓意十八罗汉,又叫罗汉亭。</p> <p class="ql-block">堰头村是一个千年古村落,墙壁上书有他们引以为傲的族谱与通济堰概况。</p> <p class="ql-block">千年牌坊</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民居。</p><p class="ql-block">这处千年古民居上有“毛主席万岁” “人民公社好” 的标语 得以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千年通济古堰</p><p class="ql-block">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它是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叶穴、渠道、概闸及湖塘等组成的大型水利灌溉体系。拱形大坝为世界首创,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筱构筑,南宋时改为石坝,以铁水灌注石坝缝隙中。通济堰自流灌溉着碧湖平原约6万亩良田,是世界水利工程史上的奇迹。2001年,通济堰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通济堰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并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p><p class="ql-block">通济堰是世界首座拱形大坝。</p> <p class="ql-block">通济古堰</p> <p class="ql-block">通济古堰是最后的江南秘境</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是世界首座拱形大坝</p> <p class="ql-block">通济堰是首批世界灌溉遗产</p> <p class="ql-block">修建通济堰水利工程中贡献最大的几个人物:詹司马、南司马、王提、范成大、何詹、刘廷玑</p><p class="ql-block">世界最早的农田水利法规由此产生。</p> <p class="ql-block">古堰景区风光</p> <p class="ql-block">中国美术艺术节落叶艺术系列作品《栖鹭》</p> <p class="ql-block">三涉桥</p> <p class="ql-block">樱花大道</p> <p class="ql-block">磨盘小道</p> <p class="ql-block">画乡在大港头村,坐渡船十几分钟就可到达,从村头双荫亭底部可以看到里面大港村的街景。</p><p class="ql-block">画乡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一群深受法国巴比松画派影响的年轻画家被瓯江的烟雨帆影所吸引,在此架起画板,用油彩“对话”山水。这一行为激发了当地的文化艺术活力,使得大港头村逐渐成为一个具有标识性的艺术村,并最终形成了“画乡”。</p><p class="ql-block">“画乡”又因为瓯江贯穿全境,孕育了独特的船帮文化和丰富的水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画家前来创作。因而古堰画乡的油画产业也十分繁荣,作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画乡,所以看到了许多有趣的电箱画。</p> <p class="ql-block">因为在画乡,见到了许多丽水巴比松画派的优秀作品。</p> <p class="ql-block">因为瓯江贯穿画乡全境边,我们见到了瓯江迤逦风光。</p> <p class="ql-block">游玩古堰画乡,多次被震撼到,这里不仅山清水秀,古树参天,空气清新,还有千年的文化底蕴,千年的水利工程,千年的历史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