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大珠山漫记</p><p class="ql-block">青岛西海岸,有山名曰大珠山。它虽不巍峨高耸,占地亦不算广袤,却已然成为青岛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大珠山主峰大砦顶海拔 486 米,这一数据确凿无误。其总面积约 65 平方公里,自古便享有 “岸海名山” 的美誉,清代《胶州志》更是赞其为 “州中第一胜地”,以 “谷秀、峰奇、石怪、花繁” 闻名遐迩。</p> <p class="ql-block">大珠山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这里的大珠山旧石器遗址,是考古学领域的重要发现。考古作为人文科学,在中国属历史学分支,在欧洲或独立成科,或归属于历史学,无论哪种体系,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遗址位于大珠山东麓,乔家洼村西侧一公里的山坡上。2013 年经发掘证实,此遗址距今 6 - 5 万年,是青岛地区首个有地层依据的旧石器晚期遗址,将青岛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前推至 6 万年前。</p> <p class="ql-block">此外,大珠山还留存着众多历史遗迹,如隋唐时期的佛教造像石窟、金大定年间的石门古寺等 。</p><p class="ql-block">除了珍贵的考古实物与历史遗迹,大珠山还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这些故事融合了神话、历史与自然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 “仙女遗珠说”,传说西天瑶池的一位仙女游玩时手链断裂,两颗珠子落入黄海岸边,化作大珠山与小珠山,正如诗句所云:“仙女倦游何处去,双珠抛在水云边。” 而我此次前来游览,是受抖音上达人直播的吸引。视频中,珠山秀谷的杜鹃花开满山野,这些生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野生杜鹃花,绚烂多姿,美不胜收。如今,这里已成为众多青岛人春季赏花打卡的热门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享受着国家给予老年人的福利,乘坐公交、地铁免费,游览景区也无需购票。加之市区到大珠山交通便利,我便决定前来一游。为避免在早高峰与上班族、学生族挤车,我特意等到快九点才出门。抵达市立医院地铁站乘坐 1 号线时,客流高峰已过,车上人不多。我找了个靠扶手的座位坐下,拉下帽檐小憩,毕竟到井冈山站换乘西海岸快线还有 13 站,车程约半小时。</p> <p class="ql-block">在井冈山站换乘西海岸快线,抵达大珠山站后,我从 B 口出站。本打算步行前往 219 路站点,乘坐前往珠山秀谷的专线公交车,却被路边的出租车司机热情拦下。司机说只需 2.5 元就能将我送到珠山秀谷景区门口,上车后才发现,这是拼车,等凑齐 4 人共 10 元便发车。一路上大家沉默不语,车程不过 3 公里,出租车便将我们直接送到景区门口。</p><p class="ql-block">在景区入口,我扫码刷身份证入园,随后乘坐摆渡车沿着水库北岸的公路上山。车程约 5 公里,虽然乘车便捷,但只能走马观花,沿途美景虽令人心醉,却无法下车拍照。摆渡车将我们送至登山石阶路处停下,我心想,真正的登山之旅终于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上山路口处,一块硕大的巨石上刻着 “春来飞红” 四个大字,我在此处双手叉腰、仰望前方,请同行的旅友帮我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踏上石阶,徒步登山远比乘车辛苦。没走多远,我便浑身冒汗。我停下脚步,仰望山顶,暗自鼓劲:真正的挑战来了!我迈着小步,缓缓前行,不慌不忙。山道上,游人稀少,大多是老年人,大家都不紧不慢地走着。我平日缺乏锻炼,走路也少,腿部肌肉不够强健,也不知自己能坚持多久。但我始终专注于脚下,努力稳稳地走好每一步。前天去中山公园赏樱花,才体会到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而今日若不亲身攀登大珠山,又怎知悬崖峭壁上的杜鹃花竟如此绚丽夺目。</p> <p class="ql-block">步行上山的过程,是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完美交融。当我累得大汗淋漓时,终于走到一处椭圆形的平坦之地。这里两侧秀竹环绕,前方又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笔力雄浑的 “大珠山” 三个红色大字。这些书法笔触,彰显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引领着登山者开启一场心灵之旅,让我们在辛苦中也能品味到无穷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此时已近中午,许多登山的游人都在此处休息。我也决定稍作停歇,卸下负担,享用背包里的午餐和水果,补充体力。这里阳光和煦,我在靠近竹林的长椅上坐下,取出提前切好的猪小肘子肉、腌香椿芽、手抓饼,再倒上一杯热水,戴上塑料手套,开始享用午餐。正吃得津津有味时,旁边的游客感叹:“野餐就是香!我在家都没胃口,出来吃了三个火烧、两个咸鸭蛋。” 看着这位身材瘦弱的游客,真没想到他竟如此能吃,或许是爬山消耗体力的缘故吧!</p> <p class="ql-block">期间,不少从山上下来的人说:“山上花没开,别上去了。” 听了这话,我心中犹豫不已,难道就这样无功而返?刚认识的旅友是一对夫妇,老先生比我年长两岁,身体硬朗,曾是军人。他说:“以前常来拍照,这个时节,头茬杜鹃花已经谢了,二茬还都是花蕾。” 他老伴因没看到盛开的杜鹃花,已不愿再上山。考虑到自己的体能,我也难以坚持从这里上山,再从石门寺景区下山,这段路程至少需要四五个小时。有了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清晰认知,我决定就此止步,与旅友一同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路轻松许多,一来背包变轻了,二来下山时腿部不用太吃力。此时,我终于有心情欣赏沿途的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喧嚣、宁静悠然的世界。归途,我和旅友没有乘车,而是沿着大珠山水库南岸的石板路,在茂密的松林中漫步、拍照。随着脚步前行,我拍下了许多美丽的风景。四月的大珠山,绿意盎然中色彩缤纷:洁白的毛白杨、紫红的鸡爪槭、橙黄的连翘、粉红的芙蓉,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倒映在清澈的湖水中,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漫步在这春日画卷里,只见堤坝横卧,珠山灵秀,湖水湛蓝……</p> <p class="ql-block">此刻,脚下的路不再只是通往终点的路径,更成为了一场心灵的探索之旅。我深知自己已至古稀之年,不能再逞强。人老了,更要有自知之明,懂得量力而行,让正确的人生观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龙江写于倚天阁</p><p class="ql-block"> 2025 年 4 月 10 号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