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尊敬的何主任、任市一小教育集团的各位领导、教师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根据安排,让我对此次活动进行点评,此时心里有点忐忑,诚惶诚恐。既然上来了,那就说几句,不然对不起大家的期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德育论坛,从县级、集团、到学校,我参加过很多。但是今天的活动,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是四月了,我想起一句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今天的分享者,就是那一抹红,让这个春天格外美丽。都说教育,是一场永不停歇地接力赛。前面在座的领导们也都曾经当过班主任,现在你们也来了。在这个平台上,你们以青春为笔,以情怀为墨,在教育的长卷上镌刻这温暖而深刻的篇章,分享既有理性的思辨,更有温度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萧伯纳说,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互相交流思想,每个人就有了两中思想。这次分享,大家都拿出了真招实招,亮出了经验、办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活动有两个板块,管理论坛和班主任论坛。既然是点评,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每个板块点一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是管理板块,任市一小紧扣红梅文化,以《以德润心,化德为行》为题,亮出了“红梅大讲堂”“红梅议事厅”两个特色德育研讨平台和“一周一学铸魂主题教育”,体现了德育共性下的个性生长,呈现出独有的特色。任市一小我去过很多次,他们校园文化给我有深刻印象,这里就不阐述。新街综合学校《育人育己 立德育人》,介绍了一个德育干部的成长。特别是实施树“头雁”、培“强雁”和育“雏雁”三个工程,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在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等方面注意渗透传统文化育人意识;靖安小学分享了《“四境”品格,凸显德育底色》。我认为,德育的底色就最基本的规矩,规范,知礼仪、懂规矩、有成长,体现了“有度”的德育,让学生行为有尺度,以后生命的发展有宽度;甘棠小学的《传承红色文化,育时代新人》以红彦文化为载体,开展“互育良习”“引育理想”“培育感恩”三大德育行动,给学校德育注入了鲜活的时代力量;新街小学用《德育赋能 你我先行》,诠释家文化的精神内核,给出了赋能的途径。既然是赋能,那有哪些能被赋予了呢,就是培训、比赛激发人性本能。我们都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对不?人人都想争先,不甘落后。再就是阵地育人+氛围带动孕育师生发展的动能。规范习惯生效能,这个效能就是学生学习的质量,为人生奠定发展的基础。我归纳为331,三个习惯、三个管理和1个大课间点评。大课间点评,也是他们的一个亮点,哪些做得好,做得不好,哪些可以改进,让大家知道进取的方向。通过赋能,实现了“三为”效果,即学生可为,教师有为,学校作为。任市二小《德育工作,从点滴开始》,体现了八个化,我觉得其特点在于构建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育人体系,充分发挥课程育人的作用。我个人认为,德育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而不是活动,因为一个主题活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去准备筹划。因为,孩子绝大多数时间还在课堂。一堂课,不只是教知识,教好课就行了,而应该包含学习习惯、坐姿、握笔姿势、书写习惯等等。二小的班级文化大家经常走动应该看到过,他们的班级文化涵盖了行为常规、环境布置、班徽、班歌等方面。特别是学校坚持办校报,必须点赞。该校德育一切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展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管理论坛体现了三个基于,四个注重的特点,三个基于一是基于新时代育人要求,刚才我们也提到了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习总书记关于教育方针和德育的论述很多,这里就不说了;二是基于现实教育的需要,比如面临留守儿童多、心理健康等问题;三是学校发展新品质的需要。学生有个性成长,我们学校也需要特色发展,而德育就有这样的作用。四个注重,一是注重顶层设计,这几个学校的德育,从校长开始,都在思考,构建自己学校的德育体系;二是注重体验参与和综合实践。他们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平台,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德育有韧性;三是注重学生成长规律和需要。四是注重处理育德和德育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说班主任板块。说起班主任,我想起了网络段子,新时代的班主任要进得了课堂,上得了操场,填得了表格,写得了文章。还有一些,我记不完了。它从一个角度说明了我们的现在班主任非常辛苦,非常累。班主任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单恋”,有时候你教育半天学生不来气,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苦恋”,面临着很多不理解,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悲恋”,稍微不注意就随时面临家长的投诉。但是,我们今天展示的班主任,从稿子的撰写、课件的制作到上台的自信,充分展示了年轻教师应有的风采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总结了一下,有三个亮点: 一是充满智慧、方法有效。任市一小的伍老师创新实施班级文化节,同时用特权卡的方式激励学生,让班级有灵魂,管理更有张力。新街综合学校侯老师的三画策略,让人耳目一新。即画圈、画饼、画叉。特别是画饼,并不是画饼充饥,而是建立一种培养愿景,让学生跳一跳,摸得着,这就是我们教育长期讲的苏霍姆林斯基的就近发展区。二是基于热爱,彰显情怀。今天进行分享的帅哥、美女,才华横溢,貌若天仙。你们认真的态度,就是热爱的表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才能去思考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价值。靖安小学的唐老师,结合自身也曾经是留守儿童,对留守儿童管理提出了四有(有规、有心、有爱、有趣)。唯有爱,方能实现师生的双向奔赴。新街小学杨老师开设的许愿墙,让学生负面情绪有了宣泄的地方,愿望有了表达的地方。只有走进了学生心,才能发挥德育润的作用。三是实践探索,反思提高。七位班主任的分享,有思路、有办法,更有心得,对班主任的认识更加全面。分享各具特点,百花齐放,让我们享受了一顿思维的饕餮盛宴。甘棠小学李老师规划三段育人管理目标,从课程、策略和评价建立了班级德育的方法论;四是爱与责任,砥砺奋进。甘棠小学王老师围绕校训追求生命的精彩,我觉得有个亮点是她提出了文化教人,重在明白。我们古人说的教化,就是这个道理,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冯老师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你”,提出严细勤实要求,从而达到学生自治管理。让我欣喜地是她能够用系统治理的思维,让管理系统化、规范化、切片化和自主化。德育,不是制度的束缚,而是自觉,这才是最终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的分享,我总结了三个词,同心,同德(得)、同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时间关系,肚子饿了。简单提三点建议,一是要聚焦问题,一定要切口小,达到管中窥豹的目的;二是要聚焦专业,一定要不断思考,让自己不断成长;三是要修炼品格,一定要涵养教育家精神,让自己走得更远更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让师生更完美。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伸出手,去触摸教育的星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大家! (根据临时发言整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