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里课外皆厚爱 缅怀龙正明主任和唐华祝老师

青青子衿兮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国最美的中学,为纪念中国革命先行者,领导推翻千年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由设计南京中山陵的著名建筑师吕彦直设计,1934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她是一个复古式的丽华建筑群,每一座楼宇都以一个革命伟人或革命烈士命名。近百年来,她以无以伦比的高贵建筑、雄厚优质的师资,严谨的校风,名列前茅的高考入学率誉满全国。</p><p class="ql-block">庄严大气的校门,校名由孙中山先生夫人,国家副主席宋庆龄亲笔提题写。</p> <p class="ql-block">皇家院庭般的教室只设两层,两边有遊廊,课间也可去边草地上小憇。</p> <p class="ql-block">标准甚高的室外体育场。初建时基底一米多的层层红砖精心堆砌,上层是精选煤碴,再舖上细砂土,表层缘草如茵,下大雨也从不积水。这里培育出不少国家级体育健儿,当年亚洲女子百米跨栏冠军李淑女正出于此。</p><p class="ql-block">只是十年动乱时底层红砖被造反派和农民掘起修房子去了,上层绿草铲去成了红薯地……</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后力图复原,但财力远远不如当年民国政府,表面可以看得过去,而基础难以如初。</p> <p class="ql-block">少年时我有幸在这如诗如画的环境里接受了三年初中教育,深得优良的校风熏陶和名师偏爱,终生感恩!</p> <p class="ql-block">其实我在读的大部分时段,在此任教的父亲仍戴着右派分子的黑帽,有些老师态度冷漠或出言尖酸是在所难免,但大多数老师出于善良的本心和有教无类的本能,不但平等对我,基至近乎偏爱。记忆最深的是龙正明教导主任和图书馆专业管理员唐华祝老师。</p> <p class="ql-block">龙正明教导主任</p> <p class="ql-block">龙正明老师有广博的文学修养和良好的组织能力。一九五一年一月,中山县成立文艺工作者联合会,龙正明任秘书长。数年后调任中山纪念中学教导主任。</p><p class="ql-block">龙主任上我们初三语文课。他诵读诗词声音抑扬顿挫,这在中学语文教师中是少见的。他讲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雪”,用古粤语调示范朗读,君、霄、九 、刚、舒……等字都提高音调并带滑音,唱歌般好听。多少年后在电视上看到古诗词大教育家叶嘉莹教授讲诗诵诗,忽浮想起当年龙主任上课的情景,不禁慨叹他也了不起呀!</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又长又宽的校道,而且自上而下大约有15度倾斜,是从翠亨村去纪中的必经之路。龙主任和我家都租住在翠亨村。我们小孩上学走完它也不轻松。</p><p class="ql-block">一天早上我往学校赶路,忽然发现后面有人在小跑,扭头一看是龙主任。我是比较自由散漫的学生,常迟交忘作业,又犯错误了?我一惊加快了脚步。后面的响起吼声:还跑?还跑!我只好停下来,回头看,龙主任大步流星,风风火火,两条宽阔的西装裤脚像两块被疾风狂吹的窗帘交错磨擦噼啪噼啪作响。我呆住了!</p><p class="ql-block">他目光如炬,生气了:“你第几次不交作文了?你知道老师怎么改你的作文?对别的同学的看一遍改点错别字错句写一两句评语,不长时间。你的看完后要思考你为什么这样写,怎么样写评语才能让你服气,得到提高,少说得用半小时。你呢?想交就交,不追就不交,拖拖拉拉,爱理不理,老师急你不急,怎么说你呀!”</p><p class="ql-block">我平时没心没肺,此刻心头涌出了并未熟悉的内疚二字:100米跑15秒多的女孩,要一个与自己父亲年龄相仿的老师追得气喘吁吁!从此之后没敢迟交一次作业。</p> <p class="ql-block">我常常在课堂上偷偷看藏在抽屉里的小说,龙主任走过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做声,但旁边有的同学不听课玩其它被批评,有意见了,说为什么她可以我们不可以?龙主任说:有些人吃一点东西都不消化要加药助消化,但有些人给他的食物远远赶不上他的消化能力,不让她加点东西会饿坏她。你是哪一种?她是哪一种?同学无语。</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我这些年不但获得了课本知识,还获得了不少课外知识。这种因才施教的理念,放在今天也够先进的。</p> <p class="ql-block">说到大量汲取课外知识,必须感恩另一位老师:当年的专职图书馆管理员唐华祝老师。很遣憾找不到他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逸仙堂上层是大礼堂,下层是图书馆。图书馆宽敞明亮,中间有讲究的舒适的木质大桌和长凳,两旁有杂志陈列桌和椅子。大厅的右边是藏书阁,里面有十分丰富的藏书。</p><p class="ql-block">唐老师大约五十多岁,戴眼镜,一个身材瘦小的小老头,样子很慈祥。他把图书馆打理得整齐美观,一尘不染。他总是站着走着询问着解答着,从来不见他坐在他的办公椅上,尽职尽责无可挑剔。</p><p class="ql-block">他应该喜欢爱读书的孩子,我来了他就主动给我介绍各种杂志。我在那里看到了最早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各种画报,各种科普常识的杂志,如《大众医学》、《少年科学画报》等等。</p><p class="ql-block">图书馆有严格的借书制度,但是我好像没感觉到有制度,因为唐老师看我爱看书,特别让我随便多借几本,迟早还也不计较,甚至让我到藏书阁挑书。尽管当时许多书禁买禁看,但是我仍然能看到西游记全套,三国演义全套,木偶奇遇记,鲁宾逊飘流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元素的故事,高尔基的作品……</p><p class="ql-block">现在看起来那些书多么普通多么不值钱,但那时候,对于我这类家庭经济困难,买不起书,连一小张包零售货品的裁剪过的上下左右不成完整行的脏报纸,蹲粪坑时也要先看完才拿来擦屁股的书迷,那简直是宝贝,图书馆就是宝库,唐老师就是掌管宝库的神!</p><p class="ql-block">我是个没理想没计划的孩子,看书可以一目十行特别快,其实囫囵吞枣,只寻找好玩的情节,其它略过。不过即使这样,至少我知道了很多书,接触到多方面知识,不知不觉中滋长了对事物广泛的兴趣和许多奇幻想法。这不正是现代中小学校缺乏的读书环境,现代小孩应该有的自由追求吗?</p><p class="ql-block">我幸运地享受到了。长大后我曾经想过要好好报答唐老师,不幸的是没机会了,他没享长寿!唉,师恩不是你想报就报得了的!</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中山纪念中学主建筑逸仙堂,特用蓝瓦,尽显专贵。</p> <p class="ql-block">吕彦直先生在设计中山纪念中学时,充分考虑了建筑的纪念性和教育意义。他将建筑群依山势呈阶梯式布局,南北向中轴线对称,由校门、寿屏堂、皓东堂、哲生堂、鹤龄堂、逸仙堂、慕贞堂及东侧配套建筑等八座单体建筑组成,在这些校舍中,大部分楼堂全为绿瓦,而唯独主建筑逸仙堂例外,用的是蓝瓦,因为吕彦直认为蓝色深沉凝重、庄重肃穆,更富纪念意义。</p> <p class="ql-block">龙主任一家三口,他夫人是音乐老师晏克宁,儿子龙平是我高初中六年同校不同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同样无法报恩的是龙正明主任!</p><p class="ql-block">报考高中了,没有大人指导的,只想不离家省车费宿费,四个志愿,纪中首选,二三仍是本县普通高中,第四个不知报什么好,写了个中专。龙主任拿着我的表严肃说:你报什么中专?你要读高中,要上大学!他帮我把第四志愿改为佛山市一中。爸妈认为我成绩必达第一志愿上纪中无疑,也没怎么在意。</p><p class="ql-block">没料到我居然被优先招生的佛山一中录走了。这一下我家陷入两难:让我去吧,要车费要住宿,姐姐也已同时考上了大学,家里只有爸爸一个人55.5元的工资,虽然叫做摘帽了,但没恢复原薪,这点钱怎么分成几份?不让去吧,没有其他学校会给你学位,你失学吧。</p><p class="ql-block">龙主任跟我爸妈说:多难也千万别让她失学,今年我们纪中考得比石岐一中还要好,她是全县第一名。不要屈了她,想想办法吧。你们给她买张汽车票与龙平一起走,到了佛山让龙平叫辆人力车,把她一起捎上去学校,以后想办法申请一点助学金。</p><p class="ql-block">后来我真的是挤上龙平租的那辆人力车走进远离长途汽车站的校园的。</p><p class="ql-block">读高三的一天,龙平找到我不安地告诉我,他爸爸去广州手术失败已经去世了!</p><p class="ql-block">我脑子一片混乱,刹间浮现龙主任如炬的目光,吼我停下的声音,和两条疯狂磨擦得噼啪噼啪作响的西装裤腿……眼泪开闸似的掩脸不敢见人……</p> <p class="ql-block">航拍的中山纪中</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一生平凡,不曾留下任何印记。他们像春雨,像春蚕,像蜡炬,成甘露滋润过我,成真丝温暖过我,成光明照亮过我。他们耗干了、吐尽了、成灰了,但永远活在他们的学生心中!</p> <p class="ql-block">暗香,我父亲的遗作之一,是对人间默默奉献者的礼赞。</p><p class="ql-block">谨献给龙正明、唐华祝两位老师!</p> <p class="ql-block"> 里桐 2025.4.10. 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