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玉兰赋</p><p class="ql-block">——赞青岛第二届玉兰诗会</p><p class="ql-block">文/刘佩琳</p><p class="ql-block"> 清明乍去,春意渐浓,鸥鸟北飞,春燕南来,恰玉兰初放,群芳争艳。黄海之滨,信号山左,作协院内,惠风和畅,聚爱诗之士,共赏玉兰。夫岛城文联作协,乃文坛领军之帷幄,麾下藏龙卧虎,皆岛城翘楚,人中龙凤,著述宏富,琴心剑胆。故岛城文帜大张,声名远播域内外,鸿篇佳作迭出,俱文采灿然,气象高华,格高意远。今遍召岛城爱诗之士,再举玉兰诗会,实为文坛一大雅事,又著新篇。</p><p class="ql-block"> 予观两株玉兰,依山面海,历经百年,极目海天,胜景尽览。万顷碧波,览尽潮起潮落;无垠苍穹,看遍云舒云卷。红瓦绿树,彰显欧陆风情;高楼大厦,尽展岛城新颜。玉兰质本高洁,非俗物可比。承接霞光雨露,花开愈盛;面迎雨雪风霜,老而弥坚。铜干鉄枝,犹如君子风骨;碧叶紫苞,恰似女神娇嫣。夫玉兰之妍,非一时也。春风乍起,蓓蕾初绽之际,暗香袅袅,红巾翠袖悄染;清明既过,花苞盛开之时,玉貌夭夭,容光满院装点。光风霁月,一树雕琼琢玉;花朝月夕,小院别有洞天。花影摇曳,如飞鹤之舞蹈;风拂枝干,似惊鸿之翩跹。楚腰卫鬓,难比玉兰之美;燕瘦环肥,不敌玉兰之颜。</p><p class="ql-block"> 玉兰情深,已与小院相伴百年。虽有昔时娥皇女英,不离不弃舜帝;江东二乔,不羡铜雀之欢。而今玉兰更甚,对小院意笃情坚、天长地远。</p><p class="ql-block"> 今日玉兰盛开之际,举此盛会,实乃岛城文坛一大雅事,此情此景,堪比右军兰亭盛会。但兰亭盛会,参与者皆士大夫;而玉兰诗会参与者涵盖社会各界,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生活,必为岛城文坛吹进一股清新之风,使岛城文坛更加叶茂花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注:在春风和煦、紫玉兰盛放的季节,青岛市市南区信号山路25号成了诗歌的海洋。2025年4月8日下午2点,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文学创作研究院主办,青岛市李沧区文化馆承办,青岛市市北区作协、青岛栈桥酒业协办的第二届“玉兰诗会”在此隆重举办。</p><p class="ql-block"> “玉兰诗会” 作为青岛市文艺界的年度盛事,已成功举办过一届。社会各界诗歌爱好者共赴这场春日诗约,现场一同赏花品诗,共享诗韵时光。</p><p class="ql-block"> 诗会的举办地——信号山路25号,院内有两棵青岛市内最大的紫玉兰树,树龄接近百年。此院落是日伪时期青岛特别市长赵琪,为其女儿赵仲玉所建的闺房,赵仲玉自小喜绘画,是进步青年,后来成为地下工作者,新中国成立后她将此院落捐赠予青岛市文联,作为办公场所,从此这座百年院落便成为青岛文脉的传承所在。</p><p class="ql-block"> 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徐树成在致辞中说:“玉兰诗会的成功在于以诗为媒,共绘城市精神画卷;以诗聚力,推动文学走向大众;以诗启航,谱写城市未来新篇章。在玉兰花开时节,我们以诗歌为纽带,将文学与城市精神深度融合。正如诗人纪宇在《路边的树》中所言,每一棵树都是城市的呼吸,每一首诗都是时代的回响。玉兰诗会以‘玉兰’为意象,从首届伊始,汇聚了来自地铁职工、医护人员、公安民警、学生、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他们的诗作,既有劳模工匠对城市建设的深情礼赞,也有外卖小哥抒写的平凡生活的诗意与坚韧。这些作品,是青岛‘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生动注脚。”“我们将持续推动文学+的跨界融合,设立更多文学创作基地,鼓励作家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书写新时代的青岛故事;借助融媒体平台,打造玉兰诗会文化IP,推动优秀作品走向全国舞台。”</p><p class="ql-block"> 为迎接第二届玉兰诗会启幕,近期玉兰树下新添了两块景观石。一块雪浪石上刻着“文脉”二字,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张伟的题写;另一块景观石上则详细记载着信号山路25号这座文学殿堂的来龙去脉。多位中国作协领导都曾到访此院落,中国文联主席、原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信号山路25号寓意深刻,从这里不断向外界释放出强烈的文学、艺术信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