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黄冈是本次春旅沿江行的重头戏。从这里我们有了东坡居士,有了认命豁达、与己和解、躬耕生活、快乐吃货苏东坡,有了天下闻名、诗词歌赋、散文、书法、绘画集大成者、中国文人天花板的文坛苏轼,有了至今人人喜爱、每人心里都不一样的苏子。来黄冈看东坡赤壁,游遗爱湖公园苏东坡纪念馆,只为苏子。</p><p class="ql-block"> 东坡赤壁直上八卦桥经锁春台绕楼花园过蜂腰桥、泛舟池,这里是当年苏轼泛舟作赋酹江邀月之地。</p> <p class="ql-block"> 过桥广场上迎面一块巨大白色大理石照壁,正面雕刻着《赤壁怀古》词作画,背面是东坡手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词。意公子《人生得遇苏东坡》书中有苏东坡一词二赋三境界之说,其词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怀才不遇、豁达心境的苏东坡“人生如梦”的第一重境界。</p> <p class="ql-block"> 走过照壁,一尊高大的白色苏轼全身立像面对大江长天,衣髯飘逸,凝神伫立。</p> <p class="ql-block"> 东坡赤壁门阁飞檐斗拱,门楣“东坡赤壁”匾额高悬,门前两根立柱“文武一身兼,苏子周郎,两顾便教垂简册;是非千载定,沉沙折戟,重磨犹自见前朝。”的对联装点大门。</p> <p class="ql-block"> 广场右侧是“此心安处 大美黄冈”东坡赤壁简介和苏东坡图片展区。展岀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四年零两个月生活期间持躬耕作,扁舟草屐,解民倒悬;创作约220首诗歌、66篇词、3篇赋、大量文章书信等大量文学作品,成就其文学创作辉煌时期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 回环曲折的荷花池西南岸有樱花园,广场右边是枝干笔直直插云天的杉林。登高望远,玉带般的长江、眉黛般的远山和一碧万顷的原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只可惜从到黄冈,天气骤变乌云密布,寒流滚滚,观景摄影拍照很不出片。</p> <p class="ql-block"> 半山腰间赤壁的红褐峭壁醒目鲜艳,掩映在翠绿丛中大小不等、古色古香、错落有致的亭阁楼榭半隐半现,攀爬登壁的石阶中部凹痕默默记录着岁月的流逝。方框椭圆形正门上方“东坡赤壁”四个大字镶嵌门楣,“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楹联典雅肃穆、庄严别致。</p> <p class="ql-block"> 走过东坡赤壁正门,名贤胜绩、迎素月两进月门一眼尽览。</p> <p class="ql-block"> 迎石壁拾阶而上便是二赋堂,始建于清代的二赋堂匾额系李鸿章所题。堂中央一木壁顶梁而立,木壁前后分别刻有前、后《赤壁赋》,前赋为楷书豪迈俊逸清代黄州教谕程之祯所书,后赋为魏书古朴苍劲近代书法家李开先所书。</p> <p class="ql-block"> 堂前右壁刻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自号水竹邨人)书写的对联“古今往事千帆去,风月秋怀一笛知”。</p> <p class="ql-block"> 《赤壁赋》从“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到吟诵《诗经•陈风•月出》,求“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惟清风有声,明月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这是逍遥解脱、乐享自然的苏东坡“享受梦境”的第二重境界。</p><p class="ql-block"> 《后赤壁赋》无心之游见“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苏子即兴爬山,独自登高,独自面对艰险恐惧哀伤,返舟,“适有孤鹤,横江东来……”“子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道士顾笑,予亦惊寤。”这是刹那顿悟生命实相的苏东坡“梦境背后”的第三重境界。</p> <p class="ql-block"> 面江临壁而建的酹江亭位于二赋堂西南处,亭内嵌有清康熙帝临摹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书《前赤壁赋》书贴石刻和历代名人石刻。</p> <p class="ql-block"> 酹江亭西侧并立着坡仙亭,内有苏轼亲笔草书《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和告别黄州时所作《满庭芳.归去来兮》词及其手绘的月梅图、寿星画像,有清黄州知府郭凤仪速写的《东坡老梅》等石刻。“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这是孤独行者苏东坡。</p> <p class="ql-block"> 坡仙亭西下方的睡仙亭相传当年苏轼同友人游赤壁时曾醉卧于此,亭内石床石枕尚在。亭前以苏轼《蜜酒歌并叙》古诗句“真珠为浆玉为醴,簟纹如水帐如烟”来形容美味佳肴和床铺的柔软舒适,颇有意趣。</p> <p class="ql-block"> 放龟亭所在的赤壁矶头,崖石壁立,景色壮观,这里可是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景象现场。</p> <p class="ql-block"> 二赋堂东边的留仙阁是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的文物,阁内嵌有清乾隆进士刘墉题跋的《东坡笠屐图》、清人杨守敬书写的《留仙阁记》、范筠所作的《东坡游赤壁图》等书画石刻。阁前苏轼亲书的《乳母任氏墓志》石刻更是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留仙阁东十来步是碑阁,碑阁因四壁嵌有清人杨寿昌创意、杨守敬选刻的《景苏园贴》石碑126块而得名,其中119块石刻为苏轼手书,另外7块为历代名人题跋。《景苏园贴》石刻是我国苏轼手书作品最多、摹刻质量最佳、保存最完好的苏书碑林,被称为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 出二赋堂后门,在留仙阁、碑阁背后陡峭的北崖下由西向东、由低到高依次有剪刀峰、问鹤亭和栖霞楼。</p> <p class="ql-block"> 问鹤亭因苏轼《后赤壁赋》中“适有孤鹤,横江东来……道士顾笑,予亦惊悟”的描写由原名“玩月台”更名而来,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问鹤亭古朴典雅,依山势布局,与周边栖霞楼、二赋堂等建筑群共同构成错落有致的赤壁文化景观。</p> <p class="ql-block"> 栖霞楼为建国后重修、由茅盾题写匾名的仿古建筑,位于赤壁矶最高处。楼高三层,飞檐翘角,赤楹碧瓦,白石栏杆。楼间嵌有苏轼手书的《黄州寒食诗》行书精品。意公子说“《寒食帖》中的两首诗,是苏东坡被贬黄州时心境的写照。”那“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的诗句写出了他的心如死灰。</p> <p class="ql-block"> 黄州苏公祠始建于南宋年间,屡建屡毁。1930年左右东坡赤壁的东坡祠毁于火灾。现在的东坡祠于2010年 9月28日改建。祠内供苏东坡坐像,坐像上后方悬挂着米芾所题“千古风流”扁额。</p> <p class="ql-block"> 出东坡祠向东出明月月门转南下,不一会儿就回到广场。</p> <p class="ql-block"> 见到憨萌可爱的东坡先生热情发问:“赤壁之游乐乎?”,立此存照,见证我们东坡赤壁快乐游的美妙时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游遗爱湖意外频发,故事不断。气温骤降,天气越发阴沉。出门开车,藏了私心的先生不直接导航苏东坡纪念馆,却导了遗爱湖赛艇俱乐部,导航直接把我们带到遗爱湖公园东门,车停园外,人进东门,故事从这里开始。</p> <p class="ql-block"> 遗爱湖为东湖、西湖、菱角湖合称,公园巨大。因苏东坡为颂扬即将离任黄州去湖南任太守的徐君猷所作《遗爱亭记》中“去而人思之,此之谓遗爱”诗句而得名。遗爱湖集东坡文化、生态保护、休闲娱乐于一体,湖岸蜿蜒曲折,移步换景。沿湖观光旅游主路线去往赛艇俱乐部、东坡文化休闲区,沿途春花林木湖石亭阁楼榭等自然风光旖旎。</p> <p class="ql-block"> 距离东门最近的芳香阁附近有一片不大的湖石石刻景区,石刻有东坡诗词如寒食林的《寒食帖》,有历代文人墨客赞美苏子的诗篇如元赵孟頫的《题四画(其四)赤壁》诗等,不一而足。只是此处距离赛艇俱乐部和苏东坡纪念馆还很远。</p> <p class="ql-block"> 先生建议穿过石径直插湖边,方便我们前往目的地,也好沿途欣赏园内春光与湖光水色。</p> <p class="ql-block"> 湖边盛开的白玉兰犹如凝脂雕琢的仙鹤展翅欲飞,缀满枝头,清香漫溢。</p> <p class="ql-block"> 藤花盛放若紫霞流瀑倾泻而下,细蕊如星缀满藤蔓,在春风中浮动暗香,织就一帘幽梦。</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从东门到赛艇俱乐部竟有近3公里路程,观景间歇我们紧走慢跑,还是花了40分钟才抵达。南京划艇集团去年在黄冈新开辟一个赛艇俱乐部,才运营几月,即被当地新接任领导叫停,只能关门大吉。此刻俱乐部湖边艇架上仍停着几条赛艇,但四周已杳无人迹。</p> <p class="ql-block"> 俱乐部距离苏东坡纪念馆尚有两、三公里路程,此时天色愈暗,气温愈低。在先生督促下,我们开始跑步前往。路经九光阁、苏公亭,不忘留下照片。</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时许终于来到苏东坡纪念馆。纪念馆靠近西门,坐落于楼阁玲珑、绿荫环绕的遗爱湖畔,是湖北省唯一一座苏东坡纪念馆。馆不大,余秋雨题写馆名,馆陈面积仅685平方米,分序厅、跌宕生涯、黄州岁月、凤仪百代四部分。</p> <p class="ql-block"> 序厅概述介绍苏轼生平事迹和他在黄州的生活经历。进馆即序厅,左侧墙壁上苏轼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以年代叙事方式呈现,正面一方坡青石刻着前言,圆形玻璃月门后的天井里,苏东坡“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石雕立像飘然伫立,月门两侧挂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载风”对联,横批“坚韧旷达 爱国忧民”。</p> <p class="ql-block"> 跌宕生涯详细展示了苏轼从政履职仕途起伏,曾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登州、颖州、扬州、定州八州知州和黄州团练副使、惠州安置和儋州琼州别驾等职时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苏东坡一生辗转30多个州县,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从知州到团练副使到安置到别驾一路被贬谪,经历了重重政治挫折淬炼和生活磨难。</p> <p class="ql-block"> 黄州岁月苏东坡完成了从“罪臣”到“东坡居士”的自我救赎,他躬耕东坡荒地,自号东坡居士。参禅问道、与僧道交游,融儒家的入世、道家的逍遥与佛家的空寂一体,超然物外。用诗词温暖社会,用美食鼓舞人心,豁达而乐观。在黄州完成身份重构,实现精神超脱,开拓诗词新境界,深刻散文哲思,突破书法拘固,直达文学巅峰。</p> <p class="ql-block"> 风仪百代的苏轼对后世影响深远,他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他面对困境时的达观、对生活的热爱(发明东坡肉、研究酿酒)、对艺术的执着,成为后世文人面对逆境时的精神标杆。其“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影响了中国文人的精神建构。</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一圈游览完回到序厅,室外竟下起了雨,没带雨具的我们望天兴叹,等了好一会儿,发现雨没停歇的意思。先生说:“冲出去吧,淋一下雨也不算个啥。”说走就走,我们挽着臂冲进雨里,途中,先生说:“你来背一遍《定风波》吧。”于是我们冒着雨迎着风背着《定风波》,录着视频,向西门而去。</p> <p class="ql-block"> 路过西门广场,再与苏东坡雕像合个影。</p><p class="ql-block"> 故事尚未终结,出了西门,先生说雨不大,我们骑车去东门外停车场,很快就到了。好吧,刷车沿大路绕公园骑行,骑着骑着发现不对劲,大路似乎离公园越来越偏离。先生带着我向公园方向的小路前行,看到了公园的一个门,先生毫不犹豫直冲进公园,坚定的说:“这里离东门肯定近。”孰料,这是一条沿湖南北走向的路,骑出很远始终看不到往东转出的道路,此时的雨却越下越大,让人睁不开眼。不一会儿,裤子全淋湿。好在去往东门东北向的道路终于出现,我们胜利骑出了东门。</p> <p class="ql-block"> 靠着《定风波》鼓舞冒雨前行的我们饥寒交迫,直奔黄冈宴点上东坡肉、东坡鱼、非遗鱼丸等黄冈特色名小吃,大快朵颐。至此黄冈之行愉快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