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进一步提升我县艺术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切实提高师生美育素养。2025年4月10日,兴业县教研室带领艺术学科骨干教师来到兴业县龙安镇中心小学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有: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兴业县龙安镇、兴业县蒲塘镇、兴业县洛阳镇小学艺术学科的老师们。</p> 美术篇 <p class="ql-block"> 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的黎少竹老师所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我设计的动漫形象》,课堂创意迸发、趣味盎然的美术课,为我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美育盛宴。</p> <p class="ql-block"> 课堂掠影:动漫世界里的创意启蒙。</p> <p class="ql-block"> 课堂伊始,黎老师以一段充满童趣的动漫短片切入,瞬间点燃了学生们的热情。“同学们,你们心中的动漫形象是什么样的?”随着问题抛出,孩子们的眼神里闪烁着期待与想象。黎老师巧妙结合教材,从动漫形象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个性表情”三大要素展开,通过对比赏析经典动漫角色(如米老鼠的圆头大耳、哆啦A梦的蓝白配色),引导学生发现动漫设计的规律:夸张的造型能强化角色性格,鲜明的色彩可传递情感特质。</p> <p class="ql-block"> 在实践环节,黎老师鼓励学生打破常规“设计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动漫形象,可以是动物、植物,甚至是抽象的‘梦想化身’!”她穿梭于课堂之间,针对学生的构思逐一指导:为内向的孩子建议添加“微笑弧度”传递温暖,为偏爱水果的学生启发“水果元素”的融合。当看到有学生将自己的喜爱与动漫结合时,黎老师欣喜地举起作品说:“文化传承与创新,就在你们的画笔中萌芽!”</p> <p class="ql-block"> 教育有温度:看见每个孩子的创意火花,黎老师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用热情洋溢的话语,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创意被认可的喜悦,瞬间点燃他们继续探索创新的热情,在孩子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这堂课不仅是技法的传授,更是对“美育育人”理念的生动诠释。黎老师特别设置了“创意分享会”,让学生们上台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有把日常使用的文具设计成有趣的动漫角色,有的将自己喜欢的水果转化为拟人化角色……每一个充满稚气的表达,都收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原来美术课不只是画画,还能表达想法、传递情感!”四年级(1)班的小雨同学捧着自己的画作说道。</p> <p class="ql-block"> 观摩的教师们也深受触动:黎老师的课堂既注重基础技法,又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通过“观察—模仿—创造”的梯度设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成就感。尤其在指导学困生时,她蹲下身耐心倾听的姿态,正是“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最好注脚。</p><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孩子们的动漫作品在黑板上组成“创意画廊”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更是乡村美育的无限可能。愿每一次思想的碰撞,都能成为教育进步的基石;愿每一支舞动的画笔,都能勾勒出孩子们更明亮的未来。</p> 音乐篇 <p class="ql-block"> 兴业县葵阳镇新荣小学的周筱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四年级音乐课《那达慕之歌》。以蒙古族传统盛会“那达慕大会”为情境,带领学生沉浸式体验蒙古族的草原风情。</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以蒙古族风土人情、生动的视频和图片导入课程,展示那达慕盛会的壮观场面,再以蒙古族小女孩介绍那达慕大会,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 在教学过程中,周老师以创设那达慕大会闯关的形式,展示了那达慕大会的“男儿三艺”——赛马,射箭和摔跤项目,带领学生攻克节奏关、演唱关、表演关,特别是注重引导学生感受歌曲2/4的强弱节奏,大小附点,渐强渐弱等乐理知识,通过声势动作模仿马儿奔跑的哒哒音感受节奏的紧迫感,学生能很快地进入状态学习歌曲。</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不仅仅局限于歌曲的教学,还对蒙古族的音乐文化进行了拓展延伸,通过小组讨论演唱时融入创编的舞蹈动作,将音乐与蒙古族特有的舞蹈动作巧妙融合,唱出了草原儿女的豪迈气概。</p> <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无论是歌曲演唱还是小组活动,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周老师以扎实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那达慕之歌》,感受了蒙古族音乐的魅力。</p> 讲座篇 <p class="ql-block"> 本次讲座的内容由兴业县第三实验小学的梁金栏老师带来的:《以乐润心·以美育人——新课标背景下小学音乐德育渗透策略》。</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说: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灯塔,它能够引导人们积极向善,能够启迪世人的思想,是不可替代、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2022年音乐新课标明确指出“音乐教育要充分发挥美育功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我们音乐教师应充当好引路人的角色,德育渗透不应是刻意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音乐本体要素的感知、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音乐文化内涵的挖掘,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自然生成道德认知。通过音乐教学来帮助学生减少消极情绪,引导学生崇尚真、善、美,培养他们拥有辨别假、恶、丑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梁老师将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音乐教学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向善展开讲。梁老师说:“小学生阶段是进行思想塑造的重要时期,因此,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加强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有意识地帮助他们提高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端正的品行”。</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首先向听课的老师们分析了各科目安排及占九年总课时比例见表。她说:“艺术学科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p> <p class="ql-block"> 利用音乐课程开展劳动教育。如歌曲:《劳动最光荣》其歌词直白简单、直抒劳动最光荣 胸臆,用简洁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着真理。</p> <p class="ql-block"> 然后利用音乐课程引导学生团结友爱。</p> <p class="ql-block"> 选择合适的音乐内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她说:“评价一个人成就的前提永远都无法摒弃这一话题,因此,自小学阶段开始,就必须重视爱国教育”。</p> <p class="ql-block"> 如:爱高唱国歌,将爱国主义进行到底。</p> <p class="ql-block"> 接着是:学习民族歌曲,了解民族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p> <p class="ql-block"> 梁老师说:“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浸润,筑牢民族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最后梁老师说:要深刻挖掘文化教育内涵,培养学生良好品格。音乐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发现生活中的美、人性中的美,引导他们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及学习过程中的挑战。</p> 总结 <p class="ql-block">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由兴业县教研室庞燕老师进行点评,她说:“送教下乡”第一件事便是“教”。每一位授课老师都带来了精彩的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并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活跃,气氛热烈。高度认可送教老师们的能力与经验。</p> <p class="ql-block"> 最后庞老师还询问了各镇的艺术课程开展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她说:“艺术老师要开足课程,认真上好每一节课”。</p> <p class="ql-block"> 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为艺术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进一步更新了老师们的教育理念,开拓了教育教学的新思路,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送教下乡活动如一缕丰盈而温情的阳光,为我镇新增了活力。终身学习,不断成长,教师永远在路上!</p> <p class="ql-block">图文:李敏 梁筱筠 黄英萍</p><p class="ql-block">初审:梁剑光</p><p class="ql-block">终审:宁振东 庞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