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桂红小学科学名师工作室迎来了2025年省级名师培育对象的集中研修活动。3月31日至4月2日,来自全省各地的小学科学教师齐聚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天的智慧碰撞与专业提升之旅。</p> 一、研修目标:名师引领,赋能成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研修活动以“发挥名师辐射作用,优化教师成长路径”为目标,通过集中培训、研讨课展示、微课题汇报等形式,助力省级名师培育对象提升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为河南省小学科学教师梯队建设注入新动力。</p> 二、精彩瞬间:研修活动掠影 1.教研活动观摩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日上午,与会老师共同观摩了郑州市金水区文化路第一小学的科学教研活动。本次教研以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电与我们的生活》为例,从五个方面展开阐述,对应课标,确定目标;收集真题,确定考点;查质量分析,筛选易错点;找跨学科概念结合点,寻找突破策略;分享小技巧。教研组长主讲,其他老师补充,鲁桂红老师做了高屋建瓴的指导与点评。本次教研,从课堂实践到理论提升,全方位感受了科学教育的魅力与深度,受益匪浅。</p> 2.微课题汇报与研讨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员们围绕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分享了各自的微课题研究成果。通过专家点评与集体研讨,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方向,提升了科研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焦作沁阳市王艳玲老师汇报的微课题是《核心素养下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与实践的研究》,本课题旨在通过小学科学作业设计这一研究视角,进一步提炼小学科学作业设计的概念、要素、结构、功能等,让科学作业真正成为科学课堂的有效延伸和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充分体现了科学课程的育人价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平顶山市王滑老师汇报的微课题是《小学科学课程中跨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究---以“建筑中的科学”为例》,本课题探讨了跨学科融合的概念意义以及实施策略,并通过实施案例分析和评价反思,深入剖析了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和挑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长葛市扶沟小学高莉娟老师汇报的微课题是《小学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本课题就小学科学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探索实践,以加强学科关联为引领,不断拓展科学教育的空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鲁老师依次对三位老师的课题给予肯定并提出建议,微课题切口要小,选题要准、研究要实,从教学实例出发,认真解析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寻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课题的研究对象。</p> 3.课例精彩展示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培教师精心准备,呈现了多节生动有趣的小学科学研讨课。课堂中,巧妙的教学设计、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的高效互动,展现了名师培育对象的专业素养与创新精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周口市李艳春老师授课的三年级科学《生机勃勃的土壤》,有效落实了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学生在观察、讨论中逐步建构知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封市袁静老师讲授的《土壤的成分》,以“成分探究”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和问题驱动,有效落实了“物质科学领域”的课标要求,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建构知识,体现了科学探究的趣味性与严谨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李老师和袁老师的展示课鲁老师也给予了中肯定的评价和建议:课堂气氛活跃,贯穿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理念。创设了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有结构性的材料,引导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探究。但教学环节要有逻辑性,教师课堂语言要严谨,课堂评价要有指向性,实验进阶要规范完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天的研修虽短暂,但收获满满。相信在鲁桂红名师的引领下,全体学员必将以此次研修为新起点,在小学科学教育的道路上深耕细作,为河南省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策划:鲁桂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王 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