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月下旬的雪后,我们驱车由北向南,翻山越岭抵达晋中南的隰县小西天。</p><p class="ql-block">一路上,积雪覆盖的大地显得格外寂静,车轮在湿滑的路面上留下深深的痕迹。远处的山峦披上了一层洁白的外衣,树木虽已光秃,却在寒风中挺立,仿佛在迎接我们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穿过雪覆盖的道路,周围是树木和电线杆,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卡车驶过,扬起一阵雪花,让这寒冷的旅途增添了几分生机。</p><p class="ql-block">途中看到一些车辆出事故,多数是轿车,因为都是两驱又没有带防滑链,好在我们是四驱车型,否则侧滑的机率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在山中崎岖山路中没有与事故车们为伍,十分满意,愿今后的路也顺利通过。</p><p class="ql-block">从繁忙的市场穿过,阎锡山故居先进入视线,再继续前行便是著名的小西天。市场的喧嚣与小西天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让人不禁放慢脚步,感受这片土地的历史与文化。</p> <p class="ql-block">小西天庙宇在雪后的山尖上,散发着寒意料峭。远处的山峦上,一座红墙黄瓦的寺庙依山而建,湖面被白雪覆盖,湖边的树木枝条上挂满了积雪,显得格外宁静。</p> <p class="ql-block">走过旗帜招展的界桥,就进入了圣山。石板路两侧的栏杆上插着许多黄色和红色的旗帜,路的尽头是一座红色的建筑,建筑显得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一阵登台奋力后至半山腰的山门处。古色古香的大门上方写着“小西天”,下方则是一副对联,对联上的文字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佛像周围摆放着几盆鲜花和供品,佛像上方有几层木制的建筑结构,显得庄严肃穆。佛字的鲜艳图案令人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位于凤凰山之巅,以其小巧的规模而闻名。山西隰县,凤凰山之巅,坐落着一座占地仅1100多平方米的精巧寺庙。</p><p class="ql-block">它虽小,却因殿内遍布的精美悬塑而声名远扬,被誉为“中国悬塑艺术的绝唱”——隰县小西天。小西天初建于明崇祯二年,因大雄宝殿内佛像众多,初名“千佛庵”。后因重门额题“道入西天”,为与另一座寺院“大西天”相区别,遂更名为“小西天”。</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几尊佛像形态各异,有的端坐,有的站立,佛像周围有各种装饰品和供奉的物品,整个场景充满了宗教氛围。这就是小西天名扬四方的所在。</p><p class="ql-block">寺庙内,高大的佛像威严地矗立着,佛像前的供桌上摆放着各种供品,佛像上方的天花板上装饰着精美的彩绘和雕塑,显得庄严肃穆。</p> <p class="ql-block">悬塑满殿历尽沧桑,古人艺术造诣深厚辉煌。寺庙内,多个佛像和菩萨雕像,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佛像和菩萨雕像被精心雕刻,姿态各异,有的端坐,有的站立,整体布局错落有致。</p><p class="ql-block">寺庙的天花板上装饰着复杂的图案和雕刻,充满了宗教气息。</p> <p class="ql-block">寺庙的入口处,门楣上悬挂着“小西天”匾额,表明这是小西天寺的入口。门两侧有对联,对联上书写着对寺庙的赞美和祝福。门框和墙壁是红色的,显得非常醒目。寺庙内,人们在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前烧香祈福,建筑上方悬挂着红色灯笼,周围有几棵光秃秃的树木,地面上铺着石板。</p> <p class="ql-block">寺庙内部的装饰,天花板和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悬挂着许多佛像,整体装饰华丽,色彩鲜艳。</p><p class="ql-block">寺庙内部的精美装饰,充满了佛教元素。寺庙内,多个佛像和菩萨雕像,色彩鲜艳,细节丰富。佛像和菩萨雕像被精心雕刻,姿态各异,有的端坐,有的站立,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寺庙的天花板上装饰着复杂的图案和雕刻,充满了宗教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些是佛像,在这间不足200平米的殿内矗立了四百多年,大的三米高,小的只有三公分。各个表情丰富多彩,神气十足。</p> <p class="ql-block">密密麻麻的塑像敬献出古代工匠们的风采,文革毁掉华夏许多文物,此庙能免遭破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附近还有个大西天,据说有很多损毁,游客问“是谁干?”导游没有回答,他说这一代曾有几次大地震。</p> <p class="ql-block">黑悟空影视采集地选到小西天,不仅是因为这里的塑像造型天下第一,还因为小西天有一种神秘的气息可以借势助力,这是靠机缘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