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桃花源——泸宁

榕树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走,往事渐远。尽管岁月无情,很多事慢慢淡忘。但在我的记忆中有一个地方仍是那样的清晰。这个地方就是我的父母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也就是我青春年少时所生活的地方,它叫泸宁。</p><p class="ql-block">说起泸宁,我就想到《桃花源记》。</p><p class="ql-block">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p><p class="ql-block">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p><p class="ql-block">多美的文章!多美的地方!</p><p class="ql-block">我一直认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是泸宁。</p><p class="ql-block">一、泸宁</p><p class="ql-block">时光回到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横断山脉中雅砻江大峡谷,两岸山高险峻,谷底江水激流汹涌。雅砻江是金沙江的主要支流,水量大、水流急、漩涡多、险滩多、江面宽。江面上还漂着很多顺江水急速而下的木头,那是雅砻江木材水运局靠江水在往下游运送木材。</p><p class="ql-block">雅砻江在当地又叫金河,之所以叫金河,是因为江里曾经有沙金。</p> <p class="ql-block">雅砻江 摄影 安东</p> <p class="ql-block">在大峡谷中一条崎岖不平的小道弯来绕去沿着雅砻江蜿蜒七十多里,一边是峭壁,陡不可攀,另一边是百丈悬崖,悬崖下江水奔腾咆哮,势不可挡。江水不停地拍打着岸边岩石掀起浪花传出阵阵轰鸣声。小道上行人稀少,视野内没有人烟。朝前望是山,左是山,右是山,回头看还是山,行走在这样的地方,真觉得世界上就只有你和这山这水。</p><p class="ql-block">逆水而行,沿着江边走到精疲力尽时便要开始爬山,这个山叫“老来穷”,名字不难理解,大概有雪上加霜之意。当你爬坡下坎已经走了70多里的山路后再来爬一个山,可想而知有多不容易啊!之字形盘山小道,弯过来拐过去,一步步往上攀升。爬到高处时举目回望,群山绵延,高低错落,浓淡相衬。江水就像玉带一样缠绕于山间,时明时暗,若隐若现。</p><p class="ql-block">爬到小山的高处后小路转向山的右侧面走,进入了一片杉树林,其中夹杂着一些松树。杉树高大挺拔,松树千姿百态,树木茂盛,浓荫蔽日。小道在此处也变得平缓,在树林中绕着山梁走。</p><p class="ql-block">走出杉树林眼前豁然开朗,另是一番天地,土地宽广,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就是泸宁。</p><p class="ql-block">在巍峨如刀削一般的锦屏山下,有一大片千百万年来冲积出的大斜坡,西高东低。天地在这里变得开阔,极目望去,层层梯田,错落有致,片片树木,郁郁葱葱,丛丛竹林,随风起舞。在良田绿树之中是一大片青瓦的房屋,这就是泸宁街。</p><p class="ql-block">古朴的老街顺地势也西高东低,座落于两条小河流之间。南面的小河叫南门河,北面的小河叫水磨河,之所以叫水磨河是因为这条小河上有一个以河水为动力的水磨房。两条小河的水都是源自于西面海拔高度4193米的锦屏山。南门河的水是锦屏山南部山上的小溪流汇集而成。水磨河的水是从锦屏山的仙人洞的一个山洞口流出。两条小河流淌的都是矿泉水,最终都流向东面的雅砻江。雅砻江的东岸便是高高的牦牛山系。</p><p class="ql-block">泸宁老街青石铺路,街两边多为木结构瓦房,这些房屋大多年成久远,究竟建于什么年代?我不得而知。两边房屋的门前都有一条小水沟,流淌着清清的山泉水。</p><p class="ql-block">十字型的街上大约住着几百户人家,这里是泸宁区委区政府所在地(泸宁区管辖9个乡),也是锦屏乡乡党委乡政府所在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因此街上就有区委区政府、乡党委乡政府、工商所、税务所、银行、粮站、医院、邮电局、国营商店、国营餐馆、国营旅店、供销社、林管所、蚕桑站、理发店、修理店、铁匠铺、地质队转运站、马帮驿站、小水电站、锦屏小学等。后来又在街的西面的山上建了泸宁中学。</p><p class="ql-block">这里是5天一次赶场(集市),赶场天街上人很多,人头攒动很是热闹,四乡八岭的老乡都来到这里,卖山货,卖土特产,卖中药材,卖手工竹器,卖水果,卖自留地里种的瓜果蔬菜,卖家禽、家畜等等。然后购买需要的生活和生产必需品,再在街上闲逛一下享受热闹。到下午晚些时候集市散去,街上又恢复了宁静。</p><p class="ql-block">平时街上人不多,只有极少过路或是办事的人,亦或有未上学的小孩在街上玩耍。街边常有老者悠闲地坐在门前抽着叶子烟(用烟叶自制的烟),或是静坐,或是三俩人聊着天。他们或许在讲述他们的身世,讲述他们的经历,讲述他们的祖辈怎么来到这大山之中,讲述这大山里的故事。他们怡然自得,其乐无穷。</p><p class="ql-block">这里居住的人大致有几种,一是祖祖辈辈一代一代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原住民;另一种大至是明、清、民国时候从外面来到此处做生意、做小买卖的人或是有一技之长的匠人,在此处留了下来扎了根,便一辈一辈生活在这里;再一种就是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一批又一批派来山区工作的干部、教师、医生、护士和各类工作人员及建设者。</p><p class="ql-block">我的父母就属最后一种共产党派到这里工作的干部。在上世纪60年代,为了支援山区工作,我的父母被组织的一纸调令从城市的工作单位调到这里的工作单位工作。面对这样的工作调动,我的父母和那个年代的无数人一样,没有选择,没有抱怨,只有服从,叫到哪里工作就到哪里。不管去的地方是多么偏僻,多么艰苦,他们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到了那里只会埋头苦干,任劳任怨。于是我的爸爸背着我这个3岁的小孩,我的妈妈背着干粮,一家人跟着马帮,翻越高山,渡过大江,来到了泸宁。</p><p class="ql-block">那时还没有前面所述的沿江小道,从县城到泸宁要走整整两天的山路,途中要翻越一座主峰海拔高度5366米,一般山峰海拔3500~3900米的叫牦牛山的大山和坐一种小木船渡过激流汹涌的雅砻江。</p><p class="ql-block">二、桃花源</p><p class="ql-block">我之所以认为泸宁是桃花源,是因为:</p><p class="ql-block">这里处于大山之中,不通汽车,交通靠走路,运输靠人背马驮,与外界的来往和交流不多,基本就是原生态。</p><p class="ql-block">这里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从无偷盗,更无抢劫。</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善良、朴实、热情、好客,若遇外来人便会邀请到家做客。</p><p class="ql-block">这里物产丰富,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油菜籽、土豆、红薯、豌豆、胡豆(蚕豆)等各种粮食作物以及花生、花椒、向日葵、核桃、甘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p><p class="ql-block">这里有品种繁多的水果,如樱桃、桃子、杏子、李子、梨、石榴、枇杷、柿子、黄果(相似于橙子)、桔子等样样好吃。</p><p class="ql-block">这里各种瓜果蔬菜一应俱全。</p><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蜂蜜、竹笋、野生刺梨、野生折耳根、木耳和很多菌菇。特别是有一种叫“鸡枞”的菌菇非常好吃,清炒或油炸味道都很鲜美,这种东西在很多地方都是没有的。</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气候还适合栽桑养蚕,桑叶喂蚕,桑果可当水果吃,汁多味甜,大人小孩都喜欢摘来吃。由于桑树多,养蚕的就多,当时泸宁还有一个缫丝厂。</p><p class="ql-block">这里气候宜人,空气清新,冬暖夏凉。冬天不太冷,白天太阳一晒可穿单衣,夏天不太热,晚上要盖棉被。</p><p class="ql-block">这里山清水秀,景色美丽。白天多是阳光明媚,蓝天白云。天是湛蓝的,云是洁白的,云朵总是变换着形态,被风追逐着飘过。各种鸟或是从天上飞过,或是在天上盘旋,时不时传来鸟的欢鸣声,也许它们为美丽的大自然在歌唱。夜晚又多是明月当空或是繁星满天。</p><p class="ql-block">到了春天,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大地披上多彩盛装。粉红色的桃花,白色的樱花、梨花,金黄的油菜花,还有李花,杏花。山上的、路边的、田间地头的各色小花,满山遍野翠绿中一片片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白色、颜色尽展,美不胜收。这种美只可想像不可描述。</p><p class="ql-block">因此我认为泸宁就是桃花源。</p><p class="ql-block">三、出行难</p><p class="ql-block">泸宁虽美,但相对来说是偏僻的、闭塞的,交通极其不便,泸宁人出行是很难的。</p><p class="ql-block">早期,泸宁到县城要先走一天路到马头乡,再从马头乡走一天路到县城。</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了县城经江口、里庄到磨房沟水电站的土公路。也有了泸宁到江口的只能走人和马的沿江小道,再后来有了一座横跨雅砻江的长长的铁索吊桥。</p><p class="ql-block">从那时开始,泸宁到县城,人们就早晨天不亮便出发,先走下山,再沿着雅砻江边走。在没有跨江吊桥前,走到一个叫张家河坝的地方坐小木船渡过雅砻江。后来有了跨江吊桥就经长长的铁索吊桥跨过雅砻江到达江口。这段路年轻力壮走得快的人大概要走7个多小时。然后再从江口坐两个多三个小时的汽车,翻过一座不知名的大山后到达县城。</p><p class="ql-block">这里所说的江口就是从县城到磨房沟水电站的土公路快要到雅砻江边的一个山沟边的一个地方,以前是没有人居住的。有了公路以及有了泸宁到江口的小道后,泸宁的相关单位(如泸宁粮站,商业供销单位等)就在这里的公路边修建了一些简易的房子,作为物资转运的转运站和泸宁人进出的落脚点。</p><p class="ql-block">从泸宁到江口的这段路也是很不好走的。其中过四弯的路段和坐小木船渡江或是走铁索吊桥过江都是很危险的。</p><p class="ql-block">四弯,顾名思义就是绕着大山转来转去转四个大弯。</p><p class="ql-block">四弯这段路就是在雅砻江边陡峭的山岩上凿出一条小道,有的地方大人都直不起腰,只能躬着身走。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的小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雅砻江水就在悬崖下奔腾咆哮,有时候山上还会滚落石头下来。在这样的路上行走,只会是提心吊胆,胆颤心惊。</p><p class="ql-block">坐船渡江是在渡口坐一种手摇的小木船,所谓的渡口只不过是船可以在那里靠到岸边而已,并没有任何的渡口设施。渡江时人和马都挤在小船上,人蹲着,马站着,船老大拼命的摇着桨,一叶小舟就在急流之中随波逐流向着下游的对岸艰难前行,此时此刻船向对岸的移动缓慢,而船被江水向下游冲行的速度倒是急速得惊人,相当危险。船上的人们大气都不敢出,胆子稍小的人干脆闭上眼睛听天由命罢了。这不只是渡过一条江,这简直就是生和死的搏斗。如果船上的马惊了,如果波涛汹涌的急流把船掀翻了,如果船撞上了礁石,如果船在有限的距离内没有能到达对面的江边而被冲进了险滩,如果船老大心有余而力不足甚至是操作失误,那么就船翻人亡。这样的惨事是时有发生的。</p><p class="ql-block">后来有了过江的铁索吊桥走吊桥过江照样惊险。铁索吊桥高高的长长的横跨雅砻江两岸,桥下江水奔流,浪涛翻卷。铁索吊桥是会晃动的,人在桥上走动的时候铁索吊桥就会摇晃,走到桥中间摇晃得最厉害,要是有马帮同时在上面走,那铁索吊桥就摇摆得更加厉害了。走在铁索吊桥稀疏的木桥板上,人的头会发晕,腿会发软,胆小的人是不敢从上面走的。</p><p class="ql-block">更恐怖的是江面峡谷中会突然刮大风,狂风把铁索吊桥吹得像舞龙灯一样,上下左右翻腾,此时铁索吊桥上若是有人,直接就把人从桥上摔到江里了,没有活出来的。这样的惨事也是时有发生的。</p><p class="ql-block">我们过桥的时候都是在桥头先观察无风,然后大人抓住小孩,一家人一起朝桥那头快速的急走,必须尽快过桥。这时候也只能靠老天保佑不刮大风了。</p><p class="ql-block">写到此处只能引用李白的一句话,“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到了江口就可以坐汽车了,这是人们最最高兴的事。可是班车一天只有一班,并且是县城到里庄的班车返回经停江口,错过了班车时间或是买不到班车票,就只有搭过路的货车。若是搭不到货车就要在江口一个相当简陋的旅店住一晚上了。</p><p class="ql-block">搭过路的货车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时汽车极少,司机很牛。公路上很久很久都难得来一辆车,来了也基本就是解放牌卡车。人们就坐在公路边等,要是听到有汽车来了的声音,赶紧就站在公路边远远的就不停的挥手,嘴里不断的大声喊到“师傅、搭车,师傅、搭车”。多数时候汽车都是扬长而去,留下一长溜尘土让人眼睛都睁不开。</p><p class="ql-block">运气好的时候也会有好心的司机停下车来,这时候人们是千恩万谢!感激不尽!我的爸爸或是妈妈就会赶快拿出一些事先准备好的上好的土特产送给司机师傅。然后一家人又是推又是拉的赶紧爬上高高的货车车厢。</p><p class="ql-block">当我们坐到汽车车厢里的货物上面或是站在车厢里面,汽车一开动,行驶在盘山土路上,风在耳边呼呼的叫,尘土在后面高高的飘。此时此刻我们就像喝了蜜一样,甜透了,开心极了,幸福极了。</p><p class="ql-block">四、思变</p><p class="ql-block">泸宁是在大山之中,挡在泸宁人面前的是高山和大江,通往外面世界的路就一条可走人和马的崎岖不平的小道。泸宁人不甘心长此以往就这样下去,他们要修建公路,要让汽车开进大山,要让汽车的喇叭声在泸宁街上鸣响,要让带着梦想的泸宁人坐着汽车走向外面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泸宁区委区政府为老百姓所想,决定公助民办修建江口(县城至江口的土公路已有)至泸宁的公路。</p><p class="ql-block">公助就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政府办手续立项并出一点钱,民办就是要老百姓自己修建。</p><p class="ql-block">泸宁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泸宁公路建设指挥部,全区老百姓总动员出修路民工,这些民工不仅没有工钱,还要自带工具、自带粮食。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愚公移山精神”!这就是“红旗渠精神”!</p><p class="ql-block">没有现在的挖掘机等现代化施工机械,只有锄头、钢钎、铁锤、炸药和人的意志,靠的是人背肩扛和精神,硬要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公路。</p><p class="ql-block">非常难!非常危险!非常不容易!你只有在看了“红旗渠”的纪录片后,才会知道泸宁公路就是那样修建的。</p><p class="ql-block">这条公路大约40多公里长,沿着雅砻江在大山中弯弯曲曲的延伸,大部分路段是在高高的绝壁上,现在叫挂壁公路,一边是陡峭险峻的高山,另一边是百丈深渊下面的雅砻江。</p><p class="ql-block">经过泸宁人几年的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江口至泸宁棉沙湾(泸宁的雅砻江对面的一个地方)的公路终于修通了。当时还没有能力修建跨越雅砻江的公路桥,汽车暂时未能开到泸宁街上,但这已经很好了。</p><p class="ql-block">泸宁人的梦想实现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们欢天喜地。汽车开到了棉沙湾,泸宁人终于不用走7个多小时的山路,可以坐着汽车轻松自如的去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了。</p><p class="ql-block">五、今非昔比</p><p class="ql-block">我虽远在他乡,但一直关心着泸宁(现在叫锦屏镇)的发展变化,泸宁早已旧貌换新颜。</p> <p class="ql-block">今日泸宁(锦屏镇)</p><p class="ql-block">摄影 陈显刚</p> <p class="ql-block">在棉沙湾建起了横跨雅砻江的公路大桥,汽车开到了泸宁街上,喇叭声在锦屏山下鸣响。</p><p class="ql-block">不仅泸宁街上通了公路,泸宁片区的所有乡也都通了公路。泸宁人的出行难早已不复存在,天堑变通途。</p><p class="ql-block">泸宁人之前公助民办自己修建的土公路早也由政府拓宽改造并全程铺成了柏油公路,平整、宽敞、安全。现在从县城开车约1个半小时左右就可以到达泸宁。这条公路也延伸到了甘孜州的九龙县,成了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今日公路 摄影 陈显刚</p> <p class="ql-block">公路江对面的沿江小道,小道上的马帮已经成为历史,成为故事。</p><p class="ql-block">雅砻江上的小渡船不见了踪影,船老大早已改行另谋职业。只因为雅砻江上架起了一座座跨江大桥。</p><p class="ql-block">交通方便了,信息通畅了,泸宁融入了外部的大发展环境。泸宁人已发家致富,很多人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还有人有了私家汽车。家家有电视,人人有手机,与外界的距离仅是眼睛到屏幕。</p><p class="ql-block">外面的新项目、新产业、新品种、新技术走进了泸宁,进一步推动了发展。泸宁的土特产、名优产品走出了大山,远销各个地方。如泸宁鸡、泸宁火腿、泸宁腊肉、花椒、木耳、核桃、蜂蜜、鸡枞、水果、中药材等等名扬四方,深受欢迎。</p><p class="ql-block">泸宁中学也从山上搬到了街上,建起了新校园,有了漂亮的楼房,标准的操场,宽敞明亮的教室,舒适的课桌椅,电脑、网络、投影仪等现代化、信息化的教学装备。新新一代泸宁人在这里幸福、快乐地学习、锻炼、歌唱。</p><p class="ql-block">雅砻江也有明显变化,江水变小了。那么江水到哪里去了呢?</p><p class="ql-block">雅砻江是中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河流之一。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水电工作者即已开始对雅砻江进行水利资源普查。60年代初国家规划利用雅砻江绕着锦屏山180度大转弯形成的150多公里长 U 形大河湾和两端310多米高的大落差,在雅砻江上修建锦屏水电站。并于1964年开始在冕宁县境内里庄的雅砻江畔修建磨房沟水电站。磨房沟水电站1973年建设完成开始发电。该水电站主要是为锦屏水电站的建设施工供电。</p><p class="ql-block">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泸宁的天上每天都有飞机绕着锦屏山转圈,可能就是为了修建锦屏水电站在勘测雅砻江的 U 形大河湾。</p><p class="ql-block">锦屏水电站就是在雅砻江 U 形大河湾的上段打隧道穿过山把江水引到 U 形大河湾的下段发电。主体工程于2007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2012年12月锦屏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2014年全部机组投产发电。</p><p class="ql-block">锦屏水电站建设完成开始发电后,雅砻江 U 形大河湾段即泸宁片区段水流量减小很多。雅砻江失去了昔日的磅礴气势和不可阻挡的威风,变得平静、缓慢、温顺,它不像江了,就像一条小河。滔滔雅砻江水去为国家发电、为国家做贡献了。</p><p class="ql-block">这就是雅砻江的变化,也是现在看到的雅砻江和我过去看到的雅砻江的不同之处。</p><p class="ql-block">泸宁的变化很大,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在各项好政策的支持下,在泸宁人和外来工作者的不懈的奋斗下,泸宁变得如此之美好,并将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泸宁已经成为旅游观光,亲近山水,欣赏美景,享受美食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六、难忘泸宁</p><p class="ql-block">从前的泸宁是非常艰苦的地方,也是锻炼人和磨练人的地方。泸宁人和在泸宁工作生活过的人都很勤奋、很吃苦耐劳、很坚强、也都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应该叫作“泸宁精神”。</p><p class="ql-block">1982年我的爸爸调到县委工作,我的妈妈也调回了县城的工作单位工作,一家人就搬到了县城生活。我也就没有再回过泸宁了。</p><p class="ql-block">我现在在一个美丽的海滨城市工作生活。掐指一算已经有40多年没有回过泸宁了,可不知怎的在脑海里总是时时想起泸宁,浮现出泸宁的山、泸宁的水、泸宁的人。</p> <p class="ql-block">锦屏山 摄影 凌莉</p> <p class="ql-block">泸宁让我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忘不了牦牛山顶的晨曦;</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清晨锦屏山巅被阳光染成的那一抹金色;</p><p class="ql-block">忘不了仙人洞流出的清凉甘甜的山泉水;</p><p class="ql-block">忘不了奔腾的雅砻江,还有渡江的小船,小船上奋力摇桨的船老大;</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泸宁难走而又危险的路;</p><p class="ql-block">忘不了那大峡谷中雅砻江上高高的长长的摇晃的铁索吊桥;</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泸宁的故事;</p><p class="ql-block">更忘不了为泸宁艰苦工作和无私奉献的老一代人;</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泸宁春天的五彩缤纷,夏天的绿,秋天的金黄,冬天雪后的洁白;</p><p class="ql-block">泸宁是美丽的,有时像国画,有时又像油画。总之它就是一幅立体的山水画,镶嵌在如此多娇的大地。</p><p class="ql-block">泸宁,我心中的桃花源。</p> <p class="ql-block">作者 凌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