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杯清茶,于阳台小憩一会儿,因有事查找了一下QQ联系人,再找人对接了一下交接事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久未登录过QQ,兴致使然,把相册逛了一圈,后又畅游在日志中,从2006年的第一篇日志《记忆中的常德小吃》到2012年的最后一篇,131篇日志就像尘封的老酒静静地深埋在岁月里,偶然想起便无法抑制地想要去品尝。</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看到这篇重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时,不由自主地从书柜中又找到了经典的三毛集中的三本:《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三毛集以三毛的生命历程为主题,分为五卷,另两本《温柔的夜》和《万水千山走遍》不知是历次搬家遗失还是被别人借走未归还的原因已不知所踪。</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生时代从《撒哈拉的故事》开始喜欢三毛,她的一生短暂,但经历不凡,多样的生活场景带给她写作的源泉。正如她给读者的一封信中这样说道:"我是一个以本身生活为基础的非小说文字工作者。要求自己的,便是如何以朴实而简单的文字,记下生命中的某些历程……生活在变,生命在延续,观念有改变,这都是无可奈何的人生之旅所造成的。于是,我也对自己的笔诚实,写下现在的自己,这也是我所坚持的写作方向。"</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样的写实影响了我,跟着她辗转流浪、去见识广阔的天地与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与她情感交融同喜同悲,体会友谊的芬芳、爱情的甜美、世间最无奈的悲伤……她的笔下无炫丽辞藻,朴实无华,带着小叛逆小可爱,意外打动人心,传递着世间真善美,切合着我当时那个年龄段的向往—闯荡江湖、仗剑天涯,让我如痴如醉,深陷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一上午的时光里,重蹈着年轻时的脚步迈进撒哈拉,去追寻那个辫子长长、笑容甜蜜的姑娘,走进阿拉伯人的生活,去寻梦、去爱、去受伤。</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时光如窗外的新绿,来了去,去又来。时光也伴着我那深耕在骨子里的国民教育,从小学生日记开始,写作文、写情书、写工作笔记到写生活日志,这些似乎已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留下的痕迹从留存的情书到QQ空间,微信、美篇再到时兴的抖音,这些工具里还是美篇编辑力强大更合我心意。</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故以此文纪念那如烟花般绚烂过的有趣灵魂和跟随着她一起逝去的青春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