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这个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季节里,实小教联体迎来了第二次主题教研活动。阳光透过嫩绿的叶隙,洒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仿佛也在为这场教育盛宴增添一抹温暖的色彩。本次活动将继续围绕“阅读教学”展开教学展评活动,旨在通过集思广益,为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与灵感。</p> <p class="ql-block"> 大单元解读:</p><p class="ql-block"> 韩萍老师首先对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进行了单元解读。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自然与科技”,围绕本单元设置了两个语文要素:一是阅读要素“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二是习作表达要素“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本单元围绕“自然与科技”,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一篇略读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以及口语交际“说新闻”,单元习作“我的奇思妙想”。单元内容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学生打开了科普世界的大门,启发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探究其中更多的奥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接着韩老师将从单元整体分析、学情分析、单元学习目标、单元任务群设计、学习活动设计、作业设计与评价六个方面来进行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说明。</p> <p class="ql-block">课例展示:《飞向蓝天的恐龙》</p><p class="ql-block"> 黄晓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公开教研课,课堂伊始,黄老师通过生动的语言、丰富的多媒体素材和互动式教学,带领学生们走进恐龙的奇幻世界。恐龙对学生来说,太熟悉了。课一开始,学生就能说出多种恐龙的名称由来,并能够一一做介绍。此时老师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提出质疑:这么大的恐龙能够飞向蓝天吗?它是怎样飞向蓝天的呢?学生也带着这许多的疑问,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寻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 接着黄老师就课文内容发布任务:争当小小讲解员,以招募小小讲解员让孩子们有兴趣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课堂中黄老师一步步引导孩子们用联系上下文方法解决问题,再让孩子们练习讲述:“恐龙是如何飞向蓝天的”。练习中还要学会使用表示语言准确性的一些词语。如:“大约”、“一些”、“第一种”等。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自学、互学等多种学习方法,在师生的共同探究中落实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p> <p class="ql-block">结语:让课堂成为探索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这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对恐龙演化的追问没有停止。课间,几个学生围住老师追问:“现在的鸟类还会继续进化吗?”或许,这就是教育最美的样子——在语文与科学的交融中,播下一颗好奇的种子,等待它生根发芽。</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教学反思与评课:</p><p class="ql-block"> “独行快、众行远”。一个人或许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黄晓娟老师首先对上次的教研课进行了说课和反思:一、语文学习不能脱离文本。在体会词语和句子表达准确性后再读文段,要让学习与文本紧密结合。二、对学生的指导和评价的层次区别不明显。反思今后的教学,还需努力做到准确领会编者意图,有效进行语文教学,让语文要素引领教学方向,让课后练习导航课堂教学。 </p><p class="ql-block"> 接着各校老师围绕课堂设计、学生参与度、教学目标达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黄晓娟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各教联体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不同角度给予了宝贵建议:在体会语言准确性上可进行对比阅读;在指导交流合作的环节可以在指导上更细致一些……虽然各自的距离很远,但是网络却让我们很近。通过网络大家各抒己见,让语文之花灿烂绽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是生活的诗人,总能在评课中点亮智慧的灯塔,引领队友们在浩瀚的语言海洋中畅游,找寻属于自己的文学瑰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