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起义纪念园

围棋二段

<p class="ql-block">郴州的人文景观不亚于自然景观,其中湘南起义纪念园位于历史文化古街裕后里东南,园内拾阶而上正西面为邓小平题字的"湘南起义纪念塔";正东面是萧克将军撰文并书写的碑文;南北两面为"湘南起义"与"建立政权"的两幅群体浮雕,反映了当年湖南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革命风暴席卷湘南的情景。1928年1月的湘南武装起义在我党土地革命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让大革命失败处于低潮中的革命群众看到了希望,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余部同百万工农兵揭竿而起,革命风暴席卷湘南二十多县,各地成立了苏维埃政权和革命军第一师和三个农民军独立师和两个独立团,后向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军会师。</p> <p class="ql-block">为了彻底消灭湘南的革命力量,国民党从韶关调集兵力对湘南地区进行拉网式搜捕,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p><p class="ql-block">据统计有超过两百名共产党员惨遭杀害,无数革命群众倒在了血泊之中。湘南特委书记杨福涛深知前往井冈山是更稳妥的选择,但他心中始终放不下湘南的革命同志和根据地。在他看来,放弃湘南就等于背叛了革命,背叛了那些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同志。最终杨福涛和湘南特委机关在返回衡阳的途中,遭遇敌人包围,不幸全部牺牲。湘南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年仅24岁的朱德妻子伍若兰也不幸被捕。敌人对她施以酷刑,企图逼迫她说出红军的去向,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最终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参加湘南起义的元帅3人(朱德元帅、陈毅元帅,林彪元帅),大将2人(粟裕大将,黄克诚大将),上将7人(萧克上将、邓华上将、朱良才上将、杨至成上将、杨得志上将、赵尔陆上将、李涛上将),但是真正认可湘南起义一脉的只有萧克,黄克诚,邓华、杨得志,因为坚守三河坝的南昌起义一脉自成系统。湘南起义共走出了28位开国将帅。</p> <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打响湘南起义第一枪的陈光在1954年的自焚事件,因林彪的诬陷和打击,被开除党籍并撤销一切职务,自1950年2月至陈光自尽之时被隔离关押长达4年多,期间他的心理和精神都备受打击,最终在个人问题解决无望的前提下含冤离世,直到30多年后才恢复名誉。</p><p class="ql-block">陈光在全军第一次大授衔前夕离世,不禁让很多人痛惜不已。以他的资历和功绩来看,至少应该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在湘南起义之后历次的战斗中,陈光都有十分出色地表现,尤其是在林彪的指挥所陷入敌军的包围之后,陈光第一个站出来组织突围队,最终让林彪化险为夷,而他却再次负伤。</p><p class="ql-block">陈光却因作战勇猛,受到了上级的嘉奖,此后更是被委以重任。从副支队长到团长,再到第十二师师长,很快成长为一位年轻的军事将领。</p><p class="ql-block">长征期间,陈光身为红二师的师长,在极为艰难的环境下,率部屡建奇功,如:突破乌江和娄山关‌,攻克腊子口‌,飞夺泸定桥‌。在过草地时再度负伤,而这已经是他第十次负伤了,不过他仍然以坚强的毅力走出了草地。</p><p class="ql-block">1936年,林彪从战斗岗位调任红大校长,陈光接替林彪担任第一军团代理军团长。</p><p class="ql-block">这足以说明组织上对陈光的信赖,以及他本人在历次关键性的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过人之处。在陈光率领红一军团时期,他曾率部在反“围剿”战斗中屡建奇功,军事指挥才能完全不输林彪。</p><p class="ql-block">全面抗战爆发之后,国共两党为了共同抵御外辱,达成了第二次合作,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下辖115、120和129三个师的兵力,由林彪、贺龙、刘伯承分别担任师长,全军第一次大授衔时,三人均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而担任115师副师长的聂荣臻,也跻身于开国元帅之列。</p><p class="ql-block">如果按照这个思路分析,曾经在林彪意外受伤并赴苏联治病期间,接替他担任115师师长的陈光,也应该具备担任开国将帅的资格,可是,在多个关键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陈光,却在评衔前夕含冤自尽,这背后其实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联。</p><p class="ql-block">陈光至死都认为自己的不幸遭遇,和林彪的报复打击有关系。二人的恩怨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至解放战争爆发初期,当时林彪身为四野当家人,曾亲自点将陈光随他去东北。</p><p class="ql-block">但后来二人却因为一部电台产生了隔阂,当时陈光主要工作是管理电台和情报人员。林彪率部抵达阜新时,催促陈光派人将电台送到阜新,但陈光却迟迟没有复命。</p><p class="ql-block">即便最终电台送到了林彪手里,但他却主观性地认为陈光就是抗命不交,二人的误会也越来越深。此后,林彪曾多次批评陈光,这也让二人结下了很大的矛盾。</p><p class="ql-block">而陈光的性格也有很大缺陷,这一点在他担任六纵司令期间表现得尤为明显,性格刚烈,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以至于得罪了很多人。</p><p class="ql-block">在陈光去世30多年后,很多熟知陈光的老同志和老战友们,都纷纷为他发声。直到1987年,组织上经过联合调查,才彻底还他一个清白。党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误伤误杀革命功臣的运动和事件,如肃反扩大化,文革等等,这些血的教训时刻提醒我们要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审慎处理各类因观念差异引起的矛盾,避免轻易造成人的政治生命终结和残酷的人身伤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