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土耳其位于东欧和西亚之间,横跨两个大洲,欧洲和亚洲。东临黑海,南临地中海,西临爱琴海,与欧洲大陆相连。东南和叙利亚、伊拉克接壤,西临爱琴海,与希腊、保加利亚相邻,东部又和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接壤,战略位置极其重要,被赞为连接欧亚的十字路口。</p><p class="ql-block"> 首都—安卡拉( Ankara ),虽然伊斯坦布尔是最大的城市,但安卡拉是土耳其的行政中心。人口约8300万人,土耳其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之一。官方语言土耳其语,官方宗教是伊斯兰教,共和制国家,实行总统制,前身是中东的第三个大统一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923年奥斯曼帝国灭亡,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现在的土耳其只是紧邻黑海、爱琴海、地中海的一个78万平方公里的小国,至此中东大陆再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大帝国。</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体,拥有多样化的经济结构,包括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土耳其拥有丰富多元的文化遗产,融合了东西方文化元素。土耳其浴、土耳其咖啡、安纳托利亚地毯等都是土耳其文化的代表。</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的历史那叫一个悠久,文化也是灿烂无比,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中心。这些帝国留下了超多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像圣索菲亚大教堂、托普卡帕皇宫、蓝色清真寺等等,每一处都散发着土耳其独特的文化魅力。而且土耳其还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代表,宗教、艺术、文学、音乐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土耳其拥有壮丽的自然风光,包括博斯普鲁斯海峡、卡帕多奇亚地区的奇特地貌、爱琴海的海滩等,吸引我们前来观光旅游。</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是世界上唯一个横跨亚洲和欧洲两个大陆的城市,国土97%在亚洲,3%在欧洲,伊斯坦布尔人口2000多万,占土耳其人口的四分之一,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也是土耳其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理想之地。</p><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历史悠久。公元前七世纪,希腊人在巴尔半岛东端的地岬上建立了一座城市,称为拜占庭。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大帝来到这里,将其作为新首都,并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后来,罗马帝国分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的首都。1453年,奥斯曼帝国征服了这座城市,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将其建设成为帝国的中心。直到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首都迁往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结束了其作为首都的历史,但其在土耳其及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依然不可撼动。拿破仑曾说过:"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那么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伊斯坦布尔在世界上的地位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伊斯坦布尔见证了多个文明的兴衰,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之城。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建设融合了希腊、罗马、拜占庭和奥斯曼等多种文化特色,再加上城市对非洲文化的包容,让这里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之所以能成为众多帝国的首都,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伊斯坦布尔横跨亚欧大陆,扼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是黑海出入地中海的唯一通道,从古希腊时期到现代,伊斯坦布尔始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俄罗斯著名的黑海舰队能否顺利进入地中海都需要先看土耳其的脸色。</p><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主城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位于欧洲大陆的旧城区和贝伊奥卢,以及位于亚洲大陆的于斯屈达尔。伊斯坦布尔地形复杂,整座城市建设在七座山丘之上,与罗马城的七座山丘相映衬。</p><p class="ql-block"> 由于伊斯坦布尔城中多元的文化资源和众多的历史遗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5年将伊斯坦布尔老城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土耳其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伊斯坦布尔经过多年的发展,在2018年跻身世界一线城市行列,成为一座历史和现代共融的国际化大都市。</p><p class="ql-block"> 伊斯坦布尔有超过3000座清真寺,最有名的是蓝色清真寺,因室内装潢的地砖是蓝色而得名。世界十大奇景之一,蓝色清真寺,在建筑时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p><p class="ql-block">园顶,直径21米,离地高36米,四个柱子直径12米,高塔耸立,穹顶辉煌,每一处都透漏出智慧与虔诚,神秘且宁静。</p> <p class="ql-block"> 圣索菲亚大教堂,千年变迁的见证者 ,最古老的建筑,1400多年历史,长120米,宽60米,高56米,曾是世界上一座东正教教堂,如今转变为清真寺,蓝灰色的穹顶下,历史的痕迹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沧桑且庄严,是拜占庭建筑的代表作,也是拜占庭帝国繁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埃及方尖碑,这座纪念碑碑体呈灰色,高18.74米,四面均有象形文字。这座方尖碑原来是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在位时雕凿,竖立在卡尔纳克神庙。公元390年,罗马帝国狄奥多西一世大帝将它运到正在建设的新首都、当时称为君士坦丁堡的伊斯坦布尔,竖立在帝国竞技场的中轴线上。碑石安放在一个高约3米的基座上。基座的底部是白色大理石,四周有浮雕,描绘狄奥多西一世及其家人在御花园中的活动,南面是他和家在观看赛马,东面是他坐在包厢,准备给赛马获胜者佩戴桂冠,北面是他主持竖碑仪式,西面是他接受降敌的朝贡。基座上还镌刻有希腊文和拉丁文,说明他竖立此碑的因由。有趣的是,拉丁文说竖立此碑只用三十天时间,而希腊文却说是三十二天时间。现在也已经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 君士坦丁方尖碑(Column of Constantine)
又称墙柱,是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也是一个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高32
米,碑身外原来镶满了镀金青铜浮雕,但后来被拉丁军队洗劫并将其熔化,只留存核心石柱。
</p> <p class="ql-block"> 托普卡帕宫是1465年﹣1853年间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如今被改造为一处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皇族生活的过往及令人称奇的珍宝,每一件都诉说着奥斯曼帝国的辉煌历史,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页,让人心生敬畏与感慨。这座宫殿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左侧的高地,可将壮阔的马尔马拉海和金角湾尽收眼中,其历史性和宏伟壮观堪称土耳其的瑰宝,也是土耳其的紫禁城。</p> <p class="ql-block"> 土耳其香料市集(Spice Bazaar),也被称为埃及香料市集,1660年就开始使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香料店、草药店、甜点店、干货店、色彩缤纷玻璃吊灯、民俗刺绣服装,银质珠宝,陶瓷、瓷砖杯子、水烟筒、编织品, 地毯等,令人眼花缭乱,耳边不时传来免费试吃声音,附带着邀请的姿势,拍照时时有帅哥给出耶的手势和笑容,让人倍感温馨。</p> <p class="ql-block"> 大巴扎( Grand Bazaar )就是集市的意思,土耳其语就是"有顶棚的市场"。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是世界上规模大、古老的巴扎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整个伊斯坦布尔的城市中心。大巴扎采取全封闭式的设计,室内大约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数公里长的通道犹如迷宫一般,四通八达,五花八门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寻宝者的乐园 。</p> <p class="ql-block"> 苏莱曼尼耶清真寺(Süleymaniye Mosque)位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三山丘(称为“苏莱曼尼耶山”),它俯瞰着博斯普鲁斯海峡、金角湾以及伊斯坦布尔的城市景观,是伊斯坦布尔最宏伟的清真寺之一,也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为纪念苏丹苏莱曼一世而建的。</p><p class="ql-block"> 该清真寺的最显著特点是其宏伟的中央穹顶,直径达27.5米,高约53米。穹顶由四根巨大的圆柱支撑,创造出空旷和开放的内部空间,建设始于1550年,历时7年,于1557年完工。它由当时著名建筑师米马尔·西南(Mimar Sinan)设计,被誉为“奥斯曼帝国最伟大的建筑师”。</p> <p class="ql-block"> 独立大街长约4公里,位于伊斯坦布尔的新市区,从塔克西姆广场往南,一直走到加拉太塔,是一条下坡的道路。这一带算是伊斯坦布尔品位较高的地区,在游客中非常有名。大街两边满是商店、咖啡屋、电影院等休闲场地,又常有街头艺人在此表演,叫人看花了眼。红色的旧式叮叮车是独立大街上的另一道风景线,它会不时穿梭在眼前。大街两侧还分布着各派教堂、各国领馆等伊斯坦布尔著名的建筑,这里一直被称作伊斯坦布尔的"香榭大道"。</p> <p class="ql-block"> 气质端庄的加拉塔大桥横跨金角湾河口,是伊斯坦布尔连接旧城区和新城区的主要桥梁。自19世纪起,这座大桥经常出现于土耳其文学及艺术作品中。有趣的塔身构造,加拉塔大桥经过多次重建,现存的是历史上的第五条,于1994年建成。大桥全长490米,中间可以打开让船只通过。整座桥分两层,上层行车也行人,下层则是成片的餐馆,中午我们在这吃了刚刚钓上来的烤鱼,除了车水马龙的景象,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许多垂钓爱好者,其闲散的生活态度与繁忙的交通相映成趣,构成另一道靓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伊兹密尔,土耳其的第三大城市,一座依偎在爱琴海怀抱中的浪漫之城,以其温和的气候和迷人的海岸线而闻名。也是重要的工业、商业、外贸、海运中心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文化名城,至今还保留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如以弗所古城,15世纪的希萨尔清真寺及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的阿耳忒弥神庙遗迹等,我们重点参观了以弗所古城。</p><p class="ql-block"> 以弗所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是古罗马时期仅次于罗马的繁华大城市,又被人称为“土耳其的庞贝”。 </p><p class="ql-block"> 塞尔苏斯图书馆建于1800年前,是以弗所的标志性景点,伫立在乌斯.塞尔苏斯的陵墓之上,由这位公元两世纪的罗马统治者之子为纪念他修建而成。图书馆壁龛中的藏书曾经达到1.2万卷之多,目前只有正面部分保存完好,但仍可以感受到他建筑之雄伟壮观,细节之精致繁复,门口的四女神像栩栩如生,可窥见古罗马时期之昔日辉煌和他们对知识的敬仰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以弗所大剧场由罗马人在公元41年到公元117年间改造,高峰时可容纳2.5万人,即使在今天看来都是规模宏大的剧院。剧院曾经作为表演戏剧和角斗的场所,也是古罗马人集会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剧场在视听效果上的设计也令人叹为观止。从舞台开始,坐席上每一排都比前一排更加倾斜陡峭,利用回音使得上层外围观众也能清楚听见舞台中央的表演。站在空旷的剧场中央,放声高呼,仿佛置身于两千年前的古罗马,身周回荡着古罗马人的欢呼与呐喊。</p><p class="ql-block"> 阿尔忒弥斯神庙曾与金字塔、空中花园等一并入选世界七大奇迹,它是为希腊神话中女神阿尔忒弥斯所建的神庙。刚建成时,它的规模比雅典的帕特农神庙( Parthenon )还大,在西方世界是辉煌的存在,它的127根柱子每根底部有雕刻有图案。但天不遂人愿,公元前356年,这座精美辉煌的神庙被希腊人黑若斯达特斯焚毁,后来重建的神庙又被哥特人损坏。直到1869年,考古学家约翰.特陶.伍德发现了阿耳忒弥斯神庙的遗址,才让这座曾经作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神庙重见天日,发掘工作一直持续到了1874年。今日的阿尔忒弥斯神庙旧址处,人们用发掘出的大理石拼成了一根石柱作为标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慢慢穿梭在以佛所古城遗址中,从恢宏浩大的古罗马剧场,到世界七大奇迹的阿尔忒弥斯神庙,精美的塞尔苏斯图书馆,主街上的喷泉、妓院、公厕、浴池、纪念碑和贵族的宅邸,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繁华景象,见证了那个时代的辉煌,曾经的灿烂文明,回首只余断壁残垣。</span></p> <p class="ql-block"> 从伊兹密尔前往棉花堡途中,经过长长的爱情海海岸线,因旅游淡季,海滩上游客很少,只有有几名垂钓者。</p> <p class="ql-block"> 棉花堡( Pamukkale )位于土耳其西南部代尼兹利( Denizli )以北19公里处。土耳其文中 Pamuk 表示棉花, Kale 表示城堡,所以 Pamukkale 就叫做棉花堡。这里是远近闻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此地不仅有上千年的天然温泉,更有这种古怪的好似棉花一样的山丘,其实它们就是坚硬的石灰岩。1988年棉花堡和其顶上的希拉波利斯古城一起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独特的阶梯状"棉花"山丘,棉花堡的景观十分独特,温泉自洞顶流下,将山坡冲刷成阶梯状,平台处泉水积蓄成一个个小池塘,从上往下看,一方方温泉平台像一面面镜子,映照着蓝天白云。从下往上看,像刚爆发完的火山,白色的岩浆覆盖了整个山坡,颇为壮观。独特的风景吸引了全世界很多摄影爱好者。</p><p class="ql-block"> 埃及艳后泡过的温泉胜地,有山有水的白色棉花堡,从希腊时代起就是温泉疗养胜地,传说埃及艳后也曾经在这里泡温泉。这里的水温终年保持在36至38摄氏度之间,水的酸碱值大概6左右。据科学鉴定,泉水富含钙、镁等矿物质,还可以直接饮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住在棉花堡温泉酒店,下午体验了一会儿温泉,室内42度,室外34度左右,不加温,自然温度,水有点黄,晚上欣赏了肚皮舞。</p> <p class="ql-block"> 希拉波利斯古城,这座古城与棉花堡紧密相连,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完美交融。走进古城,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古罗马的时代。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排列有序,小巷与街道成直角形,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 古城内的重要建筑物包括剧院、八角形建筑、纪念门、罗马式建筑房间和大墓地等。每一处都充满了古罗马的韵味和风情。漫步在古城中,仿佛能听到古罗马人的欢声笑语和马蹄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繁荣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站在Hierapolis的遗址上,远眺那白雪皑皑的科克雷兹山和霍内兹山,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这些高山与棉花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与人类文明的智慧相互交融的美好画面。</p> <p class="ql-block"> 费特希耶(Fethiye),位于土耳其西南海岸穆拉省境内,因土耳其死海海滩和滑翔伞而火爆全球,在从棉花堡前往费特希耶的大客车上,地导给我们讲解了地中海和死海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地中海之所以被称为“地中海”,是因为它位于欧洲、亚洲和非洲三大洲之间,被陆地环绕,形似陆地内部的一个巨大湖泊。其名称源自拉丁语“Mare Mediterraneum”,其中“medi”意为“中间”,“terra”意为“陆地”,全名意为“陆地中间之海”。</p><p class="ql-block"> 土耳其的南部有着漫长而曲折的海岸线,就在古镇费特希耶附近,绵延的海岸线迂回成了一个大回转的海湾,这里海水波澜不惊,平静得像梦境,没有海浪,没有喧嚣,只有风轻轻拂过水面,偶尔带起一丝微澜,被誉为“水上财富”的土耳其的死海。海滩绵长规整,洁白色沙滩呈圆弧状拥抱着如梦如幻、波澜不惊的蓝色大海,被誉为世界上让人心动的海滩。</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十余人在领队和地导带领下,乘坐游船进入了地中海,清澈见底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蓝蓝的,海水中的鹅卵石、畅游的小鱼,岛屿上的绿色植被和树,带给我们春的气息,浅蓝、深蓝、浅绿、深绿的海水相融交错,地中海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绝色调色板。</p><p class="ql-block"> 这段行程玩的嗨,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地中海,第一次在行驶的游轮二层窄窄的尾部,手把揽绳,脚踩栏杆拍照,头顶蓝天白云,脚下地中海,身侧是顺水而过的岛屿,耳边听着游船播放的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那感受前所未有,终身难忘。</p><p class="ql-block"> 滑翔伞的降落地点也在这,抬头就能看见空中飘扬的滑翔伞,有的在翻滚,有点在下降,感觉很刺激,可惜身体原因不能玩。</p> <p class="ql-block"> 安塔利亚是土耳其地中海沿岸的一座大城市,坐落于土耳其里维埃拉,始建于公元前2世纪,这里及其周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多个帝国曾在不同时期统治过安塔利亚,这座城市保留了这份丰富的历史遗产。</p><p class="ql-block"> 卡雷奇( Kaleci )地处港口环抱之中,是安塔利亚旧城区的代称,蜿蜒的街道与充满古典韵味的民居大多在此得以完好保存。它曾先后成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治下的繁荣小镇,后来成为一座代表奥斯曼土耳其时代的经典古城区。</p><p class="ql-block"> 卡雷奇历史街区,是安塔利亚的老市区,800多坐房子,现已无人居住了,现已改建成旅馆、酒吧、餐厅以及地毯、各种纪念品商店,尤其卡拉阿里奥鲁公园附近的宁静小巷,别有一番风情。这里更有罗马海港、哈德良门等知名景点。</p><p class="ql-block"> 哈德良门。这座由大理石打造的门坊,是由罗马皇帝哈德良在其统治时期建造的(117-138年),它的三道拱门和轻盈的门柱至今保留着精美的雕刻痕迹,周围仍残留着部分古城墙,如今的哈德良门已与现在城市建筑融为一体,因为地理位置显著,很多老城区内的家庭旅馆都会以这道古城正门作为辨识方位的地标。</p><p class="ql-block"> 罗马海港重建于20世纪80年代,现在是游艇和旅游船的码头。从公元前2世纪始,这里一直是安塔利亚较重要的交通要道,直到20世纪末期,被城市西面十二公里处一座新建的港口取代,在罗马海港有游船码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