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2025年4月10日

犁地

<p class="ql-block"> 西东走向似龙盘,</p><p class="ql-block"> 负荷神州界北南。</p><p class="ql-block"> 祖脉堪称民礼拜,</p><p class="ql-block"> 安然卧看艳阳天。</p><p class="ql-block">注:1、秦岭西起甘肃白石山,东至河南省崤山,主体位于陕西省中南部,东西长1600千米。秦岭是长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化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冬天,秦岭阻挡寒潮往南进入南方地区;夏天,阻挡湿润海风进入北方地区。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p><p class="ql-block"> 2、秦岭为什么不叫“山”而称作“岭”。一是地理与地质特征: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一座褶皱山脉,属昆仑山脉的延伸,它是中国中央山脉,具有显著的地理和地质重要性。这种宏大的规模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秦岭在地理上超越了普通山脉的范畴,因此被称作“岭”,以凸显其地位。二是历史文化背景:战国时期,秦岭北面是秦国,属于秦国的南部边缘,因此有了“秦岭”这一名称。同时,“岭”字的繁体写作“嶺”,由“山”和“领”两部分组成,内含“山脉领导者”之意,这与秦岭在中国山脉中的重要地位相契合。三是生态与气候意义:秦岭不仅是中国地理的分界线,更是气候、生态、人文等多方面的分界线,使得秦岭在自然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此被称作“岭”以凸显其生态价值。</p><p class="ql-block"> 3、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在陕西考察秦岭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对确保中华民族长盛不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p>